防止食物被下毒除了用银牌 皇帝还发明了别的
清朝是我国古代饮食发展的顶峰,这一时期美食大量出现,尤其是宫廷美食。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对皇家吃饭的场景做了细致的描述。
书中写到:“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的排场莫过于吃饭。关于皇帝吃饭有一套术语,是绝对不能说错的。饭叫膳、吃饭叫进膳、开饭叫传膳。
到了吃饭时间,完全由皇帝决定---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外面的太监说一声传膳,这样一道道传下去,不等声音回声消失,一个犹如嫁妆的行列已经走出御膳房。这是由几十名穿戴整齐的太监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直奔养心殿而来。
在清代,有专门为皇帝和后宫准备饮食的机构御膳房,由于皇帝饮食即求精致,又复杂多样,所以在御膳房中工作的人员众多,这在无形之中留下了饮食安全隐患,就加大了食物被下毒的危险性。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被食物下毒而死的皇帝不乏其人,比如汉惠帝司马衷就是因为食物中毒而死,而在皇帝食物中下毒,最容易得手的莫过于那些御厨了。
那么清朝宫廷是如何防止皇帝饮食被下毒的呢?
首先,要过“摆谱”关。所谓的“摆谱”,倒不是炫耀的意思,而是摆菜谱。最初清朝标准的的御膳每顿饭有120道菜,需要三张大桌才能摆放完,除此之外,还有果品、点心以及主食。
后来的皇帝觉得这样太过铺张浪费,就减到了64道,再往后又逐渐减少到32道、24道,不过慈禧太后当政期间,又将御膳恢复到了120道。
皇帝用膳时“摆谱”除了是为说明菜名之外,还是处于安全考虑。在“摆谱”的过程中,菜名和掌勺的大厨都要在旁边标明,这样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追查到相应责任人。有了这项措施,对这些御厨们来说主要起到了一种威慑作用。
其次,做出的每一道御膳,御膳房都要留下样菜,以备查验之用,所以皇帝用膳基本上是要准备两套相同的菜肴。
再次,用餐具来验毒。皇帝使用的餐具自然讲究,以金银器为主,其中银器要占很大的比重,这不仅仅是为了突显高贵和排场,还因为银器有着非常实用的功能。
银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验毒器皿,如果所盛的食物有毒,银器就会马上变黑,这是已经经过科学证明的,在古代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当时的常用毒药是含有硫化物的砒霜,而银器遇到硫化物就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
对于瓷器的餐具,也会在旁边挂上一个小银牌,通常是由太监在皇帝面前将银器放进菜里进行实地检验。
最后,还有太监品尝环节。经过上面的检验工序之后,皇帝一般不会马上食用,他们还会采取“赏膳”“尝膳”等方法,将食物先赏给后妃一部分,或者让太监先品尝一下,确认没有问题之后,在进行用膳,即使是这样,皇帝任然还要使用银盘子和象牙筷子进行最后的检验。
而在后宫中能享用此等待遇的最多只有皇太后和皇后,其他的妃嫔们自然不会有此待遇,也不必小题大做,她们这些地位较低的妃子想必是没人会去下毒,即便是毒死了对于皇帝来说也无关紧要。
皇帝的嫔妃在常人眼中,看似风光无限,锦衣玉食。这其实是人们对后宫生活的一种误解。
当然像高居金字塔顶端的皇太后和皇后,她们的待遇当然是*的,但其他人的生活就没有那么风光了,还要受到很多限制。就拿饮食来说,后妃们是要严格遵循宫中规定,不可随意乱吃,而且她们的饮食标准也是和她们各自的等级成正比的。
其中,皇太后和皇后所享用的标准最高,比如新粳米、黄老米和高丽江米就是特供她们食用的,除此之外,皇太后每天还有大量的面粉配额,主要包括3斤梗米粉、15斤白面、1斤荞麦面、1斤麦子粉,总计20斤;皇后的区别在于,没有荞麦面,总量也有所减少,基本上为皇太后的一半。
皇贵妃以及级别更低的,就只能吃梗米了。在数量上,嫔妃们享用的标准也是随着级别降低而递减的,比如皇贵妃每天的梗米配额是1升5勺,而答应则仅有9勺。
根据规定,皇贵妃以及以下的嫔妃是无权享用梗米粉、荞麦面、麦子粉的,他们只有数量不等的白面,如皇贵妃每日的白面配额是5斤,贵妃、妃是3斤8两、嫔以下至答应都是2斤。
在后宫,最为最低一级的答应受到的待遇最低,平日里也不是鸡鸭鱼肉天天供应,但不管怎么说,她们生活也算是小康以上水平,远远高于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