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耗费9月修建第一城长安为何被抢了功劳?
长安城,原名大兴城,是隋唐两朝的首都,亦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外国文献上称为胡姆丹。
公元581年,北周权臣杨坚称帝,建立隋朝。开国之初,都城仍在汉长安旧城,但此时的长安城因久经战乱,已残破不堪,且宫室形制狭小,不能适应统一的国家都城的需要,几百年来城市污水沉淀,壅底难泄,饮水供应也成问题,加之渭水南侵等。隋文帝遂放弃长安旧城,于龙首原之南营建新都——“大兴城”。当时也称长安。
隋高祖开皇二年(582年)起,大兴宫的修建拉开了大兴城修建的序幕,在宇文恺的主持下,仅用9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建成了宫城和皇城。
隋大兴城是经过周密的调查勘测和精心设计后才动工修建的。宇文恺参照北魏洛阳城和东魏、北齐邺都南城,把龙首原以南的6条高坡视为乾之六爻,并以此为核心,作为长安城总体规划的地理基础。"六坡"是大兴城的骨架,皇宫、政权机关和寺庙都高高在上,与一般居民区形成鲜明对照。冈原之间的低地,除居民区外,则开渠引水,挖掘湖泊,增大了城市的水域。大兴城充分利用地形的优势,增大了立体空间,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大兴城的平面布局整齐划一,形制为长方形。全城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完全采用东西对称布局。外郭城面积约占全城总面积的88.8%,居民住宅区的大幅度扩大是大兴城建筑总体设计的一大特点。大兴城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为巨大的城市,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王国都城大7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6.2倍。
可以说,之后的李朝历代国都,都以大兴城的建筑为样板,日本和韩国等的国度也是如此。
开皇三年(583年),隋王朝迁至新都,因隋文帝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因此便以"大兴"命名此城。开皇之治时人口大60万(一说25万)人。
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动用10余万人在宫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城市的总体格局至此基本形成。
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618年,隋朝灭亡,唐朝之后继续在此定都,并更名为长安。此后进一步修建和完善,在唐太宗,唐高宗和唐玄宗年间先后增建了大明宫和兴庆宫等宫殿。到了盛唐时期人口达到100万左右。
为什么谈及长安城,就是大唐长安呢?很少有人会说隋朝长安或大兴城呢?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尽管杨坚是有名的一代明君,然而隋朝短暂,再加上其子隋炀帝声名狼藉,改名扩建后的长安城,大多功劳归到了身为胜利者的唐太宗李世民身上。尤其大唐盛世,万国来朝,长安城似乎从此之中,和隋朝一点关系都没有。
当年也曾万国来朝,被称为第一位“圣人天可汗”的隋文帝,也从历史尘烟中被人淡淡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