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侂胄为收复失地主持北伐之战但为何却被杀
在南宋年间,虽然基调是偏软的,但是其实有很多的有志之士都非常渴望能够收复失地,恢复宋朝,在南宋中期的时候就有过这么一次大规模的北伐,那就是韩侂胄主持的开禧北伐,这次北伐的失败对于南宋的北伐热情的打击是非常巨大,让不少支持北伐的大臣都受到了主和派的攻击。
在宋宁宗的时候,当时的南宋宰相韩侂胄手掌大权,他力主抗金,而宋宁宗也算是有雄心壮志,支持了韩侂胄的抗金举措。当时金朝是比较弱的时候,金朝皇帝沉迷酒色,北边又有人侵犯金朝边疆,韩侂胄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就打算起兵伐金,为此还启用了一大批主张抗金的大臣,但是其实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当时的不少朝臣认为这次伐金的机会其实并不好,当时南宋朝中没有多少有能力的将领,而且韩侂胄虽说独掌大权,但是自己的能力有限,并不能做到运筹帷幄。
虽然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宋军收复了一点失地,但是随着金朝准备好之后,宋军就开始落了下风,中路的统帅皇甫斌两次大败,而东西两路也战况不佳,真州,扬州先后被攻占,本来韩侂胄还打算依靠在四川的吴曦挽回败局,但是吴曦这个时候已经投靠了金国,可见韩侂胄的能力确实有限,至少看人上还是很差的,结果宋军大败,在谈判的时候金国坚持要韩侂胄的人头,韩侂胄自然不肯,结果就打算重整旗鼓再和金国一战,而这个时候南宋的主和派就冒出头来,一群人竟然密谋暗杀了韩侂胄,而韩侂胄的头也被送到了金朝,可以说这次北伐韩侂胄的心思是好的,但是准备上实在不充分,而且用人不明,最后才落到了如此下场。
韩侂胄北伐檄文
韩侂胄是南宋时期有名的大臣,在当时可以说是独掌大权,他一直是一个北伐的坚定支持者,在手掌大权之后就开始着手为自己北伐建立基础,他大力打击当时朝廷之中的主和派,并且发掘了当时不少的主战臣子,在开战之前还颁布了激动人心的讨金檄文。
这篇檄文具体怎么样这里也就不抄一遍了,反正翻来覆去也就这么个意思。这篇檄文是以宋宁帝位主角来写的,主要是描述了现在国家不幸,虽然是大国,但是却经常被人欺负,当时金国的态度确实非常不好,这让宋宁宗也是非常不开心,所以支持着韩侂胄弄出了这么多的事情来,还发表了这么一出振奋人心的檄文,一时之间南宋气势大振,无数的爱国将士纷纷参与战斗之中,百姓们也给宋军一定的支持。
在当时,刚开战的时候,宋军还是占据上风的,一路攻下了好些城池,但是在军事上的准备还是不太够,没有很好的将领,而朝中不少人还因为先前的矛盾拒绝出战,这样将帅缺乏的情况下,韩侂胄不得不任用了一些才能不足的人,其中还包括那个汉奸吴曦,还没开打,吴曦就已经出卖了宋朝的情报,也是因此导致了宋军正式宣战之后战况不利,节节败退,而吴曦后来被杀,在叛徒被杀以后宋朝一度迎来了反扑,但是又被当时朝中的奸佞安丙给破坏了,他不允许趁势北伐,反而在宋军之中大搞内乱,结果宋军再次败北。其实当时的金朝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根本没有继续作战的能力,但是南宋的胆小鬼早已吓破了胆,金朝一逼,就慌张的杀了韩侂胄,选择了投降。
韩侂胄怎么读
虽然南宋一朝给后人留下的印象基本上都是那种柔弱的,以投降为主的形象,但是纵观南宋时期,其实有不少人都在为了重新夺回失地而奋斗,其中包括陆游、辛弃疾等著名的人物,而这里要说到的就是另一个重要的主战派,韩侂胄。
说到韩侂胄或许小伙伴们还不知道他的名字怎么读,韩侂胄的正确读音就是hántuōzhòu,其中“侂”字有着寄托的意思,细细一看其实“侂”和“托”确实是有一点相似的,而在古代,这个字还可以用来表示毁灭。而“胄”这个字一方面有着甲胄、盔甲的意思,一方面又有着皇公贵族的后人的意思。
纵观韩侂胄的一生,可以说他虽然算不上什么有大成就的人,而且在能力,小节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缺陷,但是其实韩侂胄依旧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大节无损”的人,这样一个人在史书上的名声却很并不好,被后来的史官和秦侩等人放在了一起,被称为是奸臣,反倒后来独断专行十多年,一味求和的史弥远却没有被列入奸臣之列,不得不说有的时候史书上的记载还是非常“神奇”的。
可以说韩侂胄还是比较冤屈的,而这也和他在位时间打击朱熹和他的理学有着一定的关系,要知道后来的那些个史官几乎都是朱熹的徒子徒孙,因此韩侂胄承受着冤屈一直经历了千百年的时光,直到了现在才有人站出来为他洗刷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