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 宋江仪仗队队长的不同人生
头上三叉冠,金圈玉钿;身上百花袍,锦织团花。甲披千道火龙鳞,带束一条红玛瑙。骑一疋胭脂抹就如龙马,使一条朱红画杆方天戟。
头上三叉冠,顶一团瑞雪;身上镔铁甲,披千点寒霜。素罗袍光射太阳,银花带色欺明月。坐下骑一匹征宛玉兽,手中抡一枝寒戟银绞。
先不说穿戴, 先说戟的前生后世:戟是古代冷兵器家族中一种经常使用的长兵器,它是在戈、矛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一种复杂冷式兵器,具有勾啄与前刺得战斗性能。商周时期,戟便在战争中出现,由于战争形式的改变,从汉代开始,一些贵族们就有了以列戟代表主人地位的现象。北周时一些高级官吏的门前已设有门戟,隋朝三品以上官员均有资格以列戟显示身份地位并形成了列戟制度。到唐代,戟退出了采用兵器的行列,称为一种表示身份等级的礼兵器,叫“矟戟”。那时,矟戟也是朝廷文武官员表示身份的仪仗物,门前列戟以示身份的高低,皇帝派重臣巡视或统兵出征,赐“矟戟以代斧钺”表示授予权柄。唐代典章对矟戟有详细的条文规定,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实物标志。列戟制度到了唐代晚期已经成熟,《新唐书·百官志》中详细记载了各种官署门前列戟的数量。如规定宗庙、社、宫、殿一类的门前时24戟,东宫门前为18戟,一品官吏门前为16戟,二品及京北、河南、太原尹、大都督、大都护的门前为14戟,三品一类官员门前12戟,下都督一类官员门前为10戟。宋代的门戟完全成为一种象征,*规定了各级官署门前列戟的数目,甚至明文将戟改为木制。
现在我们开会的时候,最重要的领导一定要坐在主席台*位置的受人注视,这在中国从古到今政治官场亘古不变的定律。警车开道【铜锣开道】,行人回避【净水泼街】,警车之后,A8L走第一位,A6L分两排走后面,警车越多,级别越高,A6L越多,官越大。这是传说中的: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这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要不然都是两个眼睛一张嘴,领导除了秃头啤酒肚之外,跟我们有什么差别吗?(这是以前的领导,我最近看反贪纪录片,里面的省部级的贪官都是很有气质的嘛,气质上确实跟我们一般人是有区别。)
宋押司骑着国外皇室的定制版的A8L,他身后是一队的红衣红甲的A6L,一队的白衣白甲A6L,赤裸裸的仪仗队嘛,不远处还有金枪手队和银枪手队两队警车。这才是‘山东及时雨、郓城呼保义’,梁山泊总兵都头领,八百里水泊梁山大寨主,天魁星下凡的孝义黑三郎---宋江的排场。
就这么一下,梁山泊的品牌形象一下子就树立了起来,矮胖矮胖的宋江也顿时高大伟岸了许多,相比而言,二龙山实力虽然强悍,但是一个和尚一个行者站在队伍的最前面,排场上输了许多。
童贯也是久经战阵,见过大场面的将领了,骑着官方标配A8L来梁山耀武扬威准备消灭梁山,宋江排了个九宫八卦阵,童贯标配版的排场瞬间被宋江的定制版的梁山阅兵排场秒杀,吕方郭盛两个持戟卫士对宋江形象的提升确实功不可没。
郭盛和吕方是梁山上有名的帅哥,他们出场时候的排场也是颇为壮观,郭盛来找吕方的茬打架,吕方原来以为是郭盛只是要来争地盘,对影山嘛,分你一个山头呗,谁成想郭盛不领情非得打架论输赢,吕方好歹也是山大王的身份了,于是两个人就打了起来,一打就打了好几天还不分胜负。宋江一队人马刚好路过,花荣神箭总是名不虚传的,于是花荣一箭把两个人缠在一起的豹尾射开,两个人立马服气,过去拜见宋江,花荣这一表现也让宋江十分的得意啊。吕方和郭盛一听说是宋江,二话没说就一起上了梁山聚义去了。随后,就一直担任宋江的保镖兼仪仗队。他们不光在梁山做仪仗队队长,有时候还担任接应,救人,警卫等实战工作,这两个‘小鲜肉’也是争气的孩子,表现得可圈可点,在梁山上的前途是大大的光明。
接受招安之后,宋先锋何等聪明,哪里敢比领导还牛逼。,吕方郭盛的仪仗队就变成了二线部队,后援部队。毕竟高太尉,童太尉,杨太傅骑的只是标配A8L。
就战绩而言,虽然两个人同时宋江的仪仗队,但是吕方的出勤率明显比郭盛多了许多,虽然第一次出战曾涂三十回合就明显的戟法乱了,是铩羽而归。征方腊的时候倒是出彩不少,江南二十四神之首的厉天佑被吕方一戟刺死,五十回合抗住了梁山好汉的噩梦---石宝的攻势,最后在乌龙岭一战中,和白钦同归于尽,算是死得其所了。
郭盛的战场出勤率就不如吕方了,因为郭盛跑去娶媳妇了,还生了个大胖小子,取名郭啸天,郭啸天也生了个大胖小子,就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典范大侠---郭靖。郭盛在攻打乌龙岭的时候,被山上飞下巨石连人带马砸死,虽然死的没有吕方壮烈,但也算是阵亡的烈士。
地佐星,‘小温侯’,吕方,湖南潭州人氏,善使朱红画杆方天戟,梁山中军护卫队马军骁将。
地佑星,‘赛仁贵’,郭盛,四川嘉陵人氏,善使寒戟银绞方天戟,梁山中军护卫队马军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