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武将都要先单挑一决胜负然后士兵再打吗?

我们看过很多演义小说和影视作品里,比如《三国演义》《说岳全传》,还有《隋唐演义》《东周列国》什么的,里面对打仗的描写,都是两军列队于旷野,中间有很宽阔的距离,然后其中一方将军出阵,跃马扬枪,高声叫骂。另一边坐不住了,一将挺刀而出,驱马杀奔过来。然后两边士兵当啦啦队,擂鼓助威,大声吆喝。就好像武将单挑赢了就等于打仗赢了一样。

倘若这场大战,战不数合,一方将领就被挑落马下,那这一方更厉害的将领肯定不会服气,一定要上前报仇雪恨。如此数个回合,当某一方所有将领都被打得趴下,再不敢出战的时候,另一方主帅令旗一举,率军乘胜掩杀过来,往往这场战一开始就决定了胜负,鲜有逆转的情况。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打仗,是不是这样的呢?因为我们没有生活在古代,由于历史文献的限制,究竟是不是这样打的,其实我们并不完全清楚。

有人会觉得这有点搞笑,这不是打仗,而是小孩儿玩游戏。不过,通过我的研究和判断,我倒是觉得,说不定古人还真就是这么打的呢。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我们看《曹刿论战》这个文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鲁国和齐国打仗,齐国擂一通鼓,军队冲出来一次,鲁国不迎战。齐国只好退回去。然后齐国又再擂一通鼓,齐国军队又冲出来一次,鲁国还不迎战,齐国又只得退回去。如此反复折腾,等到齐国第三次冲出来的时候,军队已被折腾得疲惫不堪,怨气冲天。这时候鲁国才擂响第一通鼓,结果一鼓作气便把齐国打败了。

这里并没有说先将军出战,然后再士兵出战的问题。不过它也并没有否定。而且如此一鼓再鼓,这种打仗的方式,和将军先战,然后士兵再战的方式,有多么的像!大家都会有一个疑问,齐国既然已经擂鼓出击了,为什么不能趁着鲁国未发动,乘势冲杀,杀鲁国一个措手不及呢?为什么要退回去呢?这真是太奇怪了!我们对这种奇怪的疑惑,丝毫不下于对演义小说中将军先打,分出胜负后士兵再战的疑惑。其实,说到这里,已经揭示出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对战争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们古人是厌战的。看起来从古至今我们的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的战争,但从古人的心理来看,他们是不愿意打仗的,不愿意发动战争的。你看我们发明的这个“武”字,多么形象!止戈,就是不要战争。打仗的目的是不打仗,这是有非常深刻朴素道理的,同时也体现着古人对战争的评价和看法。就算是古人打过很多仗,但大多是*的,尤其是汉人,汉人几乎很少主动对外出击,尤其是对待和汉人长期对峙的北方游牧民族,如果不是游牧民族南下骚扰,汉人几乎是不和他们计较的。

其次,就算是非打仗不可,古人也总是以减小打仗的损失为主。中国古代有很多讲军事理论的书,可以说,世界上找不到一个国家讲军事理论的书有我们的多,有我们的丰富。而且,我们的军事理论在先秦时期就非常成熟,达到了高峰,还因此成为百家学说中重要的一家——兵家。但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这些军事理论着作,我们就会发现,这些着作中虽然也讲到智谋,用兵的技巧,但更多的却是讲如何避免打仗,如何减少损失。讲的是“心理学”,而不是“力学”。比如咱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句子:“不战而屈人之兵”;“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上者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等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古人打仗是要讲礼仪的。所谓“先礼后兵”,只有讲了礼仪之后才会打仗。有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比如“春秋五霸”,有多个版本,其中一个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我们会觉得很奇怪,其它四位大佬我们都认可,这宋襄公是怎么挤进去的?我们能记住的就是宋襄公的泓水之战。宋楚两国交战,楚军渡河一半了,宋襄公身边谋臣向他建议“半渡而击之”,宋襄公不同意,多不知礼呀!楚军渡河过来了,又有谋臣建议宋襄公趁楚军混乱而击之。宋襄公也不同意,非要等楚军摆好阵再打,结果宋军被楚军打得大败,宋襄公也惨受重伤。这么个窝囊的人,怎会挤进五霸之一?其实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个宋襄公很讲用兵的礼仪!就这么一点,他才受到后人足够的尊重!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真算得上不好战的民族,现在一些西方人歪曲中国,认为中国要在世界上称王称霸,真可算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不了解中国文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