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密史 慈禧为什么被人们尊称为老佛爷
后世有人揣测,慈禧长于养生之道是想要得道成仙,而且这跟她老佛爷的称谓也有关联。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慈禧曾经扮作观音菩萨照过一张很大的相片,因而宫中上下才都称呼她为老佛爷。当时,慈禧头戴毗罗帽身穿袈裟,旁边站着李莲英、崔玉贵,还有庆亲王奕劻的四女儿。四格格扮的是龙女,而李莲英则扮的散财童子。其实,老佛爷确实很敬佛、崇佛,不过,她手拿净瓶扮观音大士,也是调整自己心绪达到养生的目的。
每当她上朝的时候,军机大臣们禀报军报,就得如实上报,不能照顾到老佛爷的情绪。比如在太平天国的时期,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军报报上来,常常是又被对方攻下一座城池这样的消息。这个时候慈禧自然是又生气又着急,脸色也会变得特别难看。尤其是女人,一旦动气就会造成肝脾不和、心胃不和、肠胃不和这类的毛病,所以她的健康和政务有着很大的联系。
所以太监、宫女们都养成了一种习惯,每当慈禧很生气地退朝下来,他们就得察言观色,看到老佛爷神情不悦,所有人赶紧大气也不敢出,等着她发话。
这时候慈禧会很自觉地调整自己情绪。她会马上回到她的宫中,进到西室,里面有一间静室供着白衣大士。慈禧到了里面在佛像面前一坐就是40分钟,不管有多急的战报、军报都不许报告她,谁都不能打扰她。她这个时候就是在里面一心礼佛,心中无杂念专心念经,以此来静静地沉淀情绪,洗濯心灵。礼佛的过程能够使她冷静下来,很好地消除心绪不宁。40分钟一过,慈禧再从里面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多云转晴了,变得和颜悦色,再继续她的政治生涯。
有一个故事是关于“老佛爷”这个称谓的来历,说当年慈禧太后在宫里面听说江湖上有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和尚,这个和尚特别擅长画观音像,且擅长画各种各样的菊花和兰花,慈禧首先非常尊崇观音大士,其次自己名字是兰儿,所以一听这个传闻就命人把和尚请到宫里来了。
和尚来到宫里之后,慈禧却把这件事给遗忘了,过了好长时间突然想起来,就出了一个难题给众人,问谁能在五尺的宣纸上画出八尺高的观音来。这明显是个不可能的任务,但谁也不敢言语。其实慈禧这是在试探这个有才干的和尚,这时候他果真就站了出来说自己试一试。
和尚回去之后,经过一番苦心思索,终于画出了一幅观音像拿给慈禧。寻常观音怀抱净瓶直立,而和尚的画上净瓶在地上,观音弯腰去拿瓶中的柳枝。和尚解释说他画的观音是下身四尺上身四尺,这是观音在弯腰时候的样子,如果直起来了身高就是八尺。
老佛爷一听这和尚果真聪明,就要打赏,但是这和尚什么也不要。这引起了老佛爷的深思,觉得自己道行还是不够,在佛法方面造化还太浅,就说要出家继续修炼。她虽然这么说,但是她是掌管天下的西太后,哪能随随便便出家。这时候她身边的李莲英就很机灵地给她跪下了,说您就是我们的老佛爷,不出家也是老佛爷。这句话一下子就说到慈禧心坎里去了,随后“老佛爷”这个称呼就不胫而走了。
但关于老佛爷还有很多其他的传说。有学者认为老佛爷是慈禧太后专用的,其实是一种误解,这实际上是清朝历代皇帝特有的称呼,因为清朝是女真族建立的王朝,身居高位的首领就叫满柱,清朝建立后就将满语的满柱译为佛爷,成为清朝历代皇帝的特有称谓。慈禧太后让别人称呼自己为老佛爷,用意就是想和男性皇帝一样,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
不管怎样,慈禧的修身养性之道跟她信奉佛祖是分不开的。而她能够活到74岁,垂帘听政40多年,27岁丧夫、41岁丧子,内忧外患不断,还需要周旋斗争于侄皇及其帝党之间,可谓纷争不断。虽然政务缠身,但她年逾花甲,却风韵不减、精神矍铄、肌肤如玉、青丝不落,除了她极尽奢华的生活方式,应该与她能够处理好忙碌与养生的关系也有着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