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奇葩事董相国竟然还是个盗墓贼?
董卓进京以后,不久升任为太尉,掌握了汉朝廷军事大权。于是,他把少帝刘辩废为弘农王,不久又将他和何太后杀死,立了汉灵帝的小儿子刘协为皇帝,这就是汉献帝。董卓升任为相国,被封为郿侯,一切军政大权全部集于一身。董卓敢于废立皇帝,其他就没有什么坏事是他不敢干的了。杀戮平民冒充军功,纵容将士抢夺民女人妻,淫乱宫室,杀降、滥施酷刑以及把钱币铸小,以至于引起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如果这一切对于一个篡逆之贼,形同土匪的军阀来说都是可以想象得到的话,那么,这个贵为相国、太师的人竟然还是个盗墓贼,这就有点儿让人吃惊了!没错,这个董相国董太师就是个盗墓贼。
董卓是率领着军队来到洛阳城的。本来,汉灵帝死后,宦官把持了朝政,大将军何进策划杀掉宦官,但少帝的母亲何太后不同意这样做。何进一意孤行,就把董卓等人招来,想利用这些人来逼迫太后,董卓就是这样堂而皇之的来到了京城。董卓还没有来到的时候,何进已经被宦官杀了,宦官段珪等人劫持皇帝到了小平津,董卓率领军队赶到北邙,将少帝迎接入宫。何进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被部下所杀,何进、何苗的军队都被董卓收编,董卓又收买吕布杀了丁原,吞并了他的军队,京都所有的军队都归了董卓,军权也自然落入董卓一人之手。
废了少帝后,董卓升任为相国,国家的武器库,戎衣铠甲以及皇室的珍宝都归董卓所有。本来,对于一个想当皇帝的人来说,这时候有了一切,剩下的事情应该是收拢人心,但董卓不但不这样做,反而纵容军队滥杀无辜,真可谓是倒行逆施,多行不义。在百姓节日祭祀聚集的时候,董卓的军队把他们全部抓起来,抢夺了他们的财物,用他们的牛车载着准备回城。董卓把男人们的头颅砍下来,系在车辕和车轴上,车连车地向洛阳城归来,还说是进攻敌人获得大胜,高喊着口号进城。军队到了城门,就把那些头颅焚烧,还把掳掠来的妇女给士兵当婢女和小妾。
这样的暴虐行为,必然会引起人们的仇视,也必然会引起人民的反抗。于是,地方州郡长官就利用人们的怨愤情绪起兵反抗董卓,而这些人当中很多都是董卓自己任命的。比如说那个盟主袁绍,就是董卓任命的渤海太守。只是由于这些人多怀私心,人人都想保存实力,拥兵自重,而没有形成合力共同打击董卓,才让董卓侥幸得免。但是,尽管这些人各怀鬼胎,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以讨伐董卓为号召。董卓知道,说不定有一天,哪一个诸侯有了*,仍然会拿他董卓说事,进攻洛阳。董卓感到了时时的威胁,再加上坏事做多了,总害怕人家来杀他,所以心里始终恐惧不安,就决定迁都长安。
董卓这个人,他不把坏事做尽做绝恐怕就不是他董卓了,在他离开洛阳时,不但烧了洛阳的宫殿,还盗坟掘墓,把陵墓中的珍宝都盗挖出来。董卓就这样离开了洛阳,去长安继续他的罪恶。一个堂堂的相国掘坟盗墓,是不是够奇葩的啦!春秋时期伍子胥掘了楚平王的墓,是为了报仇,毕竟,父亲和哥哥都被这个楚王毫无道理地杀了。尽管如此,后来的人还是要骂他一个“鞭尸贼”,即便是有人要维护伍子胥,也只能说他根本就没有干过这件事情。战国时期燕国的骑劫代替乐毅为伐齐主将,为了打击齐国人的意志,他将即墨城外齐国人的坟墓掘开,结果是被田单利用,即墨城里的人反而是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坚决要求出战。骑劫也因此付出了惨重代价,自己在混战中被杀,乐毅所得齐国七十二城迅速丢失,燕国从此衰落。楚汉之争,刘邦说项羽掘了秦始皇的墓,目的就是为了诋毁项羽,那意思是说,你看项羽这个人有多坏,连人家的坟墓都要挖掘!大家当时打得旗号就是反秦,把秦始皇定性为暴君,是必须打倒的对象,就是这样一个人,坟墓也是不能挖掘的。事后证明项羽并没有那样做,但刘邦的目的却达到了。
古人的坟墓是动不得的,这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共同遵守的规则,它反映的是古人对先人的崇敬!让入土者安宁,这是大孝,也是一种共同遵守的秩序。要不然,为什么生人会有灭族之罪而刑律没有对死者的毁墓之条?反过来,盗坟掘墓却是大罪。董卓这样做,与其说是挖人家的坟,倒不如说是掘自己的墓。董卓到了长安后,权力排场更大了,但他的死期也同样临近了。他为自己修建了一座郿坞城,城墙和长安一样高,还存放了三十年的粮食,说是篡逆成功了(当皇帝),就统治天下,不成功,就住进郿坞安享晚年。可是他不知道,天已怒,人怨重,一座郿坞城又怎能救得了他!董卓让吕布杀了旧主子丁原,收编了他的军队,控制了大权,王允又收买了吕布,吕布一个人就把他杀掉了。
吕布杀董卓,主簿田景奔向董卓的尸体,吕布又杀了田景。包括田景,吕布一共杀了三个人。可见,董卓已经成了独夫民贼。假如董卓能有点儿人味,那些护卫亲兵又怎能不尽责去保护他?正因为董卓坏事做尽,所以他死后,长安人才会相互庆贺。一个相国竟然还是个盗墓贼,这事儿的确是够奇葩的了,但看看董卓的所作所为,如果再往深里想想,却又是一点儿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