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项羽有杀叔之仇的章邯为什么率兵投降项羽?
司马欣便是章邯派去咸阳禀告秦二世巨鹿战况的一员手下悍将。然而司马欣此次咸阳之行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凶险万分。因为他差点儿就掉了脑袋。
司马欣快马加鞭赶到京城后,就直接就去找秦二世。然而,他很快就悲哀地发现,虽然他在战场上跟着章邯出生入死好几年,也算是风流人物了,但此时连皇宫的大门也进不了。原因其实很简单,没有领到赵高签发的许可证,宫中的卫士就不给放行。
见皇帝还要赵高许可,司马欣这时才感到事态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看来朝廷果然如传闻中的一样,朝中大权被赵高独揽,秦二世早已被架空了,只是他自己身在云里雾里还不知道罢了。
虽然这明显有违常理。但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没办法,司马欣只得去找赵高了。
他一连数天到赵府都吃了闭门羹。
后来他悄悄地塞了一些碎银给那些门卫,有钱能使鬼推磨,看在银子的分上,那些门卫就悄悄地告诉了他一些实话,他们主子(赵高)是抱定主意不会见他的,想拿去见皇帝的许可证,还是省省吧。
不让自己见皇帝,这明明是心中有鬼啊。司马欣不敢再逗留了,于是,他连夜就逃出了咸阳。
因为是夜里赶路,他走着走着竟迷了路。可世上的事就是这样,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倚,正是由于他的迷路却捡了一条命。赵高本来就打算这几天把司马欣就地解决了,惊闻他连夜出了咸阳,情知不妙,马上派人来追,可惜他们派的追兵走的是阳光大道,自然就没有追到他了。
司马欣如实汇报了咸阳的所见所闻,章邯的心悲凉到极点。果真不出他所料啊,他南征北战这么多年,换回的就是这样无言的结局!看来大秦王朝真的气数已尽了。
一个可怕的想法在他脑海里产生了,他自己也为这个可怕的想法吓了一跳,是啊,如果这个想法付诸实际行动的话,就意味着他一世英名将彻底毁了。然而,除了这样,他又能怎么样呢?进退两难,章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正在这时,他收到了一封信。信使告诉章邯,派他送信的主人叫陈余。陈余,一个大家都并不陌生的名字,一个识大局顾大体却被自己的结拜兄弟张耳误会至深的人。巨鹿之围被解后,因为误会一时间无法消除,他和张耳之间的关系甚至发展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于是他黯然地带领手下士兵归顺于项羽麾下。
这封信是他和范增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才完成的。主题只有一个字:和。直到这封信送出,他们都瞒着不让项羽知道。
为什么要瞒着项羽呢?原因很简单,章邯当初杀了他叔父,项羽对他有不共戴天之仇,在还没有弄清章邯心里的真实想法前,还是先瞒着项羽好。
这封信充分展示了陈余作为“和平大使”的非凡才华。
首先从秦初的名将蒙恬说起,说他如何如何有功,又如何如何被赵高害死,然后故事的主角一下子换成赵高了,说赵高如何如何独断专行,又如何如何指鹿为马。直到最后,才说他(章邯)如何如何英勇,如何如何精忠报国……
这封信如果站在现代文学角度来看,信中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归纳如下:
对比:拿当年劳苦功高的蒙恬来跟同样劳苦功高的章邯来比,蒙恬最终落得个诬陷惨死的境地,那么你章邯的结果会不会是一样的呢?
暗喻:在指鹿为马的事上大做文章,说朝廷已被赵高独揽大权,黑暗至极。如果此时再把巨鹿比喻成“鹿”,那么“马”又是谁呢?
夸张:章邯如果答应求和,他手下二十余万秦军就可免遭生灵涂炭。一名秦军士兵上有父母下有妻儿,如果只算上最亲近的五个人,二十余万士兵就将影响一百万人的命运啊。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啊。
章邯看完这封信,怔了良久,才把它交给了司马欣。
这信若是让朝廷知道了是要砍头的,司马欣是聪明人,自然已明白章邯心里的真实想法了。其实经过这一趟咸阳之行,他心里也早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只是一直还没敢说而已。看来,现在已不用再隐瞒了,他重复了一下那个字:和。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章邯终于决定求和。
对于这个南征北战、戎马一生的乱世枭雄来说,做出这个决定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从当年的不败到连败,项羽已注定是他命中克星。即使这样,他仍然没有想过背叛朝廷,此时如果朝廷能给他一点支持和安慰,他一定会拼了老命和项羽继续斗下去。然而,朝廷除了一封陈述他剿匪不利督促他火速歼敌的诏书外,什么都没有。赵高早已把秦二世玩弄于掌心。那么他呢?国已不国,胜了又如何,败了又如何?他不过是一枚被赵高任意摆布的棋子罢了。胜了得不到应有的荫封(极有可能因功高盖主而被砍头),败了就是替罪羔羊死无葬身之地。无论胜负,他的命运都是一样的。
哀莫大于心死,这一刻,章邯的心真的死了。
这是怎样的朝廷,这是怎样的悲哀?直到这时,他才明白为什么这些年来革命之火长久不熄,他剿灭了这里,那里又起来了,他剿灭了那里,这里又起来了。他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革命的烈火是扑不灭的。秦朝腐败到了这种地步,而他这些年又干了什么呢?打败了陈胜吴广起义,灭掉了项梁。这些年他扮演的不正是刽子手的角色吗?
直到这一刻,他才发现自己的双手已沾满了正义者的淋漓鲜血。现在只有帮助义军一起推翻这腐败的朝廷,才能减轻一点自己的罪过。章邯终于醒悟过来,虽然有点迟,但终究还有回头是岸的机会。他派出始成前往项羽营中求和。
听说是来求和的,项羽火冒三丈,叔父的大仇未报,你倒好,眼下无路可走,居然来求和,白日做梦吧。第一次求和就这样宣告流产了。
但陈余范增心里却有了底,知道章邯那边已搞定了,现在关键是如何搞定项羽了。如果当面向项羽再进言求和的事,以项羽的牛脾气,效果肯定不好。于是范增采取了“等”的战略方针。既然求和不成,那接下来双方再开打吧。
章邯此时已不愿再和革命义军为敌,因此项羽的几次进攻都以胜利告终。项羽胜了,但脸上并没有一丝笑容。因为这时他突然发现军中的粮草供应不够了,要行军打仗,就必须先解决士兵们的温饱问题啊。
章邯那边处境更差,由于连吃败仗,他知道自己已到了穷途末路,如果退回朝中去,赵高他们肯定不会放过自己,后退的路已是死路一条,前进的路又被项羽封死。章邯在生死存亡的这一刻,再次面临抉择。最终章邯再一次鼓足勇气请求求和。这一次他派出的和平大使是司马欣。当年司马欣曾救过项羽叔父项梁一命,因此,项羽对司马欣心存感激。然而两人叙叙旧拉拉家常还可以,一谈到求和的事,他依然会怒不可遏起来,在他的潜意识里,叔父的血债只有用血来还才行。
范增等的机会终于来了。他对项羽进行了不接受求和的利害关系的劝导。项羽眼见自己的粮草供应出了问题,知道再这样打下去,对自己也没有好处,不得已只好答应了章邯求和的请求。
其实什么和不和,说白了就是投降。“和”这个字首先是陈余提出来的,换了个词,虽然意思是一样的,但却给足了败军之将章邯极大的颜面,让他有台阶可下。
我们的汉字语言真是富有魅力。什么时候运用什么样的遣词真是一门艺术。就像在后来,我们看到一些将领把在战场上“屡战屡败”在上报朝廷时改成“屡败屡战”一样,同样的四个字,只是稍稍换了一下出场的顺序,意思虽然还是差不多,但效果却大不相同了。
经过范增反复开导,项羽终于解开了心中那个结。
章邯来求和这一天,项羽表现得很大度,并没有对叔父的仇耿耿于怀。是啊,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都有很多恩恩怨怨,但如果都冤冤相报何时了?为了大局,为了天下的苍生,为了自己的宏图大业,项羽最终选择了善待章邯。
相逢一笑泯恩仇。面对项羽爽朗的笑,章邯原本畏惧的心这才放下。当他要跪拜时,项羽却握住他的手深情地说了两个字:“免了。”同时就给了章邯一个承诺:“将军如若与我携手灭敌,将来同享天下富贵,苍天作证!”
嘴上说完,项羽接下来来了点实的。封章邯为雍王,直接留在他身边当大将用;封司马欣为上将军,统领二十万降军。
楚怀王本来就是封项羽为上将军的,但此时项羽却封司马欣为上将军,可以说他此时已完全摆脱了怀王的控制。实际上已拥有了自己独立的领导权。
这条巨龙终于腾到了半空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