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罕为人知的南昌起义竟是以*名义展开的
1927年8月1日凌晨,南昌城中爆发了由*领导的起义。由于南昌我方兵力相对集中,战斗只进行了几个小时,起义便宣告成功。当天南昌的《民国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阐释这次起义意义的《*委员宣言》,这里的“*委员”,是指部分**委员。其中也有数位如谭平山、*、吴玉章、恽代英、高语罕、邓颖超等*员的名字,可此时,他们只是以跨党的*员的身份列入的。这从宣言的内容可以清楚看出:
同人等受全国同志之重托,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6年1月广州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任为*委员以来,根据本党主义政策与总理遗教,为国民革命前途奋斗,赖全国同志之协同努力,虽历经党国危机时期……文中 “总理”,当然是孙中山;“本党”、“国民革命”,自然是*的特别用词。也就在8月1日当天,在南昌召开了*委员各省区特别市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选举宋庆龄同志等二十五人组织中国*革命委员会。 8月2日下午,革命委员会在南昌贡院侧举行委员就职典礼。会场悬挂着*党旗和孙中山遗像。
获得了*的认可
八一南昌起义,是以*的名义展开的,但整个过程,完全是由**的重要*倡导,**同意并部署,委派*为书记,成立由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著名*员参加的前敌委员会——负责领导和策动的。这是当时的基本情况。但随之一个问题便出现了,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扯起一面*的旗帜呢?
通过历史材料分析,当时的具体情况是:一方面,*反动面目已经暴露,必须与其保持距离甚至对立;另一方面,认识到*的力量还相当强大,并且内部并非统一,这是可以利用的。所以,几天后商讨南昌起义事宜时,提出*的名义问题,很快就获得通过。这一点,此次起义的重要策动者、主要*李立三,于当年十月在讨论“八一革命之经过与教训”的报告中,陈述得十分清楚:
当时我尚在庐山,得中(邓中夏)、平(谭平山)、代英等电召即返浔,参加会议,此次会议对暴动(当时对起义的叫法)计划完全一致。在政治上决定组织中国*革命委员会为集中政权党权军权之最高机关,以反对宁汉**党部,继承*正统……在这项纲领之下发表宣言(用**委员联名名义)。第二日(周)恩来自汉赶到,报告*意见,认为形势既已于是,对在浔同志的意见完全同意。因此看来,以*名义发动起义,当时在九江开会的几位*高级*是一致同意的,之后也获得了*的认可。
树立起自己的旗帜
那么,起义部队是在何时丢掉了*的名义,树立起自己旗帜来的呢?据张国焘的回忆,那是在起义队伍行进到广东汕头之后。 “不两天,张太雷奉着**的使命,由香港潜来汕头……他要我们根据*的新政策,将革命委员会改为苏维埃,丢掉‘中国*’这块招牌;放弃潮汕,将军队调驻海陆丰,会合那里的农民,改组为工农红军。 ”
这对正在战斗的部队和机构,显然会产生影响。因此,当时的起义*并没有马上宣布。直到10月4日左右,病中的*,被担架抬着进了流沙的一座小庙,在那里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在会上,*宣布:现在我们奉*命令,我们*,不再用中国*这面旗帜了,将在苏维埃旗帜之下,单独地干下去;现在中国*革命委员会,事实上已不存在了。实际上,在起义队伍行进过程中,已有*负责人对打*招牌心存质疑了。李立三在当年十月关于“八一革命之经过与教训”报告的结论部分,就表现了这种态度:
*在武汉反动*工农以后,已成为群众所唾弃已臭的死尸,所以八一革命应该是工农政权的开始,但是还死恋着已臭的死尸,好像要靠总理在天之灵来保佑一样。革命委员会中几乎全数 C.P.(*英文缩写),但是每次开会时还是要宣读总理遗嘱,想起来真好笑!到瑞金以后已经在原则上决定要建立工农政权了,但是还舍不得一块国民*的招牌,直到汕头失守,才决定取消*的名义和“白色恐怖”的旗子,这就是机会主义在这里作祟。起义时的“头面人物”贺龙,在起义失败后到达上海。当时代表*的李维汉与贺龙进行了谈话。谈话中贺龙认为,“南昌起义有两个错误,一是用*的旗帜,二是未没收土地”。
在今天看来,似乎还不好简单地认为南昌起义最初以*的名义就是错误。毕竟*当时还没有更大的力量和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当起义队伍向广东行进时,并不能获得百姓的强烈呼应和认同),所以,当时打出*的名义,有利于汇聚军队和民心,有利于起义顺利进行,这应当是基本的客观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