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旋风李逵真正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正史里所记载的梁山好汉,都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换一种角度,看看正史里所记载的梁山好汉,然后再回味《水浒传》,也是一番味道。之前我们介绍了关胜和杨志,我们再继续看看李逵,不过,正史里对黑旋风的记载,就没那么客气了。

解读原汁原味的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篇

“靖康奇祸”之后,北宋灭亡,宋徽宗第九子赵构逃到应天府称帝,是为宋高宗。

在这乾坤交替、中原动荡之际,很多不法分子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惜铤而走险、趁乱而起,抢班夺权。李逵,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李逵时为密州乐将节级,和守衙节级杜彦、小节级吴顺是意义相投、性情相近的好兄弟。三人看见世道混乱、民情汹汹,就有了谋乱之心。杜彦是带头大哥,他对李逵和吴顺两位小弟说:“方今盗贼纵横,一州生灵,岂可无主,请自为知州。”(语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十四)杜彦其实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这个时候的密州并非无主,密州的知州是宋高宗登位后新起用的开封人赵野。杜彦这么说,无非是想为自己的谋反找个合理的借口而已。不过,这个借口,算得上是蹩脚又蹩脚。

凭着这样一个蹩脚的理由,李逵和吴顺两位小弟在军营中不断的秘密游说和串联,说动了一大帮人。史称:“军兵皆听命。”就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赵野约略收到了一些风声,果断地做出了一个决定:逃!赵野一走,密州就真的无主了。于是,杜彦大大方方地自称为知军州事,接管了密州。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杜彦命李逵和吴顺两位小弟带人追捕赵野。李逵和吴顺两位小弟异常卖力,一直追到张仓镇,顺利将赵野及其家属捉回。

杜彦人模狗样坐在大堂上,戟指被捆绑在堂下的赵野说:“尔为知州,自搬老小,欲向南去,不知一州生灵谁为其主。”俗话说,无耻是无耻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杜彦这句话,赵野根本无从回答——他娘的,老子带着一家老小往南方逃命,可不都是您给逼的吗?杜彦命人取来木驴,用长铁钉钉牢固定赵野的手足,推出谯门,一刀斩为了两段,又取其头,签于市,用一竹笠盖在上面。

说起来,赵野也算得上是两宋年间的一大名人了。其人于政和二年登进士第,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试起居舍人兼太子舍人,俄迁中书舍人、给事中、大司成,拜刑部尚书、翰林学士。宣和七年,拜尚书右丞,升左丞。靖康初年,为门下侍郎。宋徽宗往东南奔命时,赵野为行宫奉迎使,后来又出任为北道都总管、提举嵩山崇福宫、宣抚司,负责守东京。

东京被金人攻破,赵野失势落魄。在密州,赵野的政绩还是不错的。所以,百姓见了他那颗戴着竹笠、淌着鲜血的脑袋,无不为之垂泪。回头,杜彦又将赵野的家产、奴仆、丫头与李逵和吴顺两位小弟分了。接下来的日子,杜、李、吴三人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建炎三年三月,盗贼宫仪围攻安邱县。安邱县的县令被攻得急了,病急乱投医,派人向密州求救。杜彦为人虽然凶残,但还是有些仗义精神的,准备引兵去救。李逵和吴顺两位小弟极力反对,他们说:“仪众甚盛,未可与战。”(语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十四)杜彦不听,说:“见敌不击,何以威众?”

在一个名为泼石桥的地方,杜彦与宫仪互相对砍。对砍的结果是:杜彦败了。骑兵有马,逃得快,没有马的步兵,基本被歼灭了。杜彦回到密州,李逵和吴顺两位小弟紧闭了城门,不许入。李逵和吴顺两位小弟的意思是,我们说的话你不听,活该!李逵和吴顺两位小弟还亲自坐在城头上数落杜彦。杜彦又羞又气,却又发作不得,只好带领败阵归来的骑兵另寻出路。可是,骑兵们不干,他们的老婆孩子都在密州城里呢。这些骑兵在李逵的鼓动下,反水了,抛弃了杜彦,改为拥护李逵。李逵的人生信条是“无毒不丈夫”,他打开了城门,迎回了骑兵,却残忍地杀死了杜彦,还把杜彦的脑袋砍了下来,挂在城头示众。杀了杜彦,李逵就大大方方地接替了杜彦的位子,也称知军州事。

建炎三年五月,金兵继续南下。国难当头,必须全国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宋高宗赵构大赦天下各路反*武装,号召他们以自己为核心、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共同抗击金人。宋高宗发给李逵的敕书和发给宫仪等人的是一样的。敕书是这样说的:“敕李逵等:朕惟胡虏凭陵,山东震扰,保此数州之地,皆由诸将之功。尔等夙著忠诚,各应委任,宜互倾於肝腑,以同奖於朝廷。速底成功,是为报国。”(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二十九、汪藻《浮溪集》卷十六)宫仪很对得起宋高宗这道敕书,率领部众,与金兵展开殊死搏杀,虽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相比之下,李逵和吴顺就相当没种了。

建炎三年闰八月,金兵来了,不断向李逵和吴顺哥俩招降。当时,宫仪驻军在密州城南八十里的常山王庙,金兵则屯于密州城北三十里处。李逵和吴顺密谋说:“今南有宫仪,北有大金,安敢投拜?若能破宫仪,即日投拜;如不然,或宫仪破大金军,亦降宫仪。今孤城无援,唯强是从。”金兵知道了李逵哥俩的心思,就全神贯注对付宫仪。经过盘石河和九仙山两场大战,宫仪兵众尽溃,只好逃往海州,又退到楚州,最后迤逦入真州。宫仪兵既败,李逵、吴顺如约而降,以密州献于金人。(事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三十一、《宋史》卷二十五)

前文说过,李逵、杜彦、吴顺是意义相投、性情相近的好兄弟。当然了,他们所谓的“好兄弟”,那是专门用来出卖的。而“意义相投、性情相近”这一评语,却是很准确的。你看李逵杀杜彦,干脆利落,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可是,李逵却做梦也没有想到,和吴顺同在金人手下充当走狗的日子里,为了争骨头吃,他最后竟然给吴顺杀了。杀李逵的时候,吴顺同样干脆利落,眼睛眨都不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