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芈月传》里的张仪在历史上到底有多牛?
《芈月传》的热播在网上掀起了一股“考据热”,大家发现,在女主角芈月身边的一众“配角”,其实都是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在这里,小编就带你“扒一扒”这些剧中人物在历史上的真实一面。
今天,就让我们从芈月的“蓝颜知己”,“一口倾国”的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说起。
学前班:什么是“合纵连横”?
看《芈月传》,先要搞懂战国时代的流行词:“连横”与“合纵”。
“纵”与“横”的来历,据说是因“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秦国位于西方,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位于其东。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一起对抗秦国,故称“合纵”;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故称“连横”。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各国所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一批对当时的国家间的政治形势非常娴熟,善于辞令和权术,从中获取功名利禄的说客应时而生,史书上称他们为“纵横家”。
看过《芈月传》中智商爆表、舌战群儒的张仪,小编要跟你讲讲历史上的张仪,其实更厉害。
真相:历史上张仪究竟有多牛?
学历:师从鬼谷子
官职:分别两次拜相秦国、魏国
业绩:凭三寸之舌戏弄天下诸侯,变六国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为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打下基础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纵横家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游说,可谓“一口倾国”,这其中最显要的人物当属主张“连横”的张仪。据司马迁《张仪列传》记载,他曾师从于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
据记载,张仪年纪轻轻便掌握了纵横家的看家本领,几经辗转后,他来到秦国,得到了秦惠王的赏识,被封为相,后来张仪出使各国,凭三寸之舌戏弄天下诸侯,首先破除了秦国和齐国两个大国的联盟,后来又先后到齐国、赵国、燕国,说服各国诸侯“连横”亲秦。这样,最后六国“合纵”联盟终于被张仪拆散。
后来,秦惠文王因为张仪功劳卓著,就封他做了“武信君”,并赐封给他五座城邑。张仪的连横之术成为后来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基本战略。
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典故:你不知道张仪到底有多努力
张仪折竹
典出《拾遗记》。张仪年轻时替人家抄书,遇到没有见过的好句子就写在掌中或腿上,晚上回到家中,就折竹刻写,久而久之,就集成册子。后人遂以“折竹”或“张仪折竹”形容勤奋刻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