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作为终结乱世的皇帝 为何历史评价不高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结束乱世,建立一个新朝代的皇帝,往往得到很高的历史评价。比如结束战国七雄争霸的秦始皇,建立隋朝的隋文帝杨坚,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等人,即便不是个个千古一帝,那至少也是被历史津津乐道的明君。但是,对于激烈程度不下于战国和楚汉争霸时期的三国,结束这个乱世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为何得不到较高的历史评价呢?

首先,在笔者看来,司马炎和晋朝的基业,严格意义是司马懿、司马师以及司马昭一手搭建的。即便是终结乱世上,魏蜀吴三个国家中,蜀汉是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消灭的。魏国则是司马炎通过篡位取代的,当然,即便是篡位,那也是自己的爷爷和父亲铺好了道路,自己只要按部就班,然后南下将昏庸的东吴君主——孙皓俘虏,就可以比较轻松的结束三国动乱。晋朝建立之前的政治环境及其拥有的军事能力,放在一位稍有政治手段的君主,都是可以完成统一的。换而言之,司马炎终结乱世的含金量,别说和秦始皇比了,就是和汉高祖刘邦比,那也是相型见拙。

就刚刚建立时的西晋来说,整个核心统治集团主要是司马懿、司马昭提拔起来的官员。至于西晋的官僚制度和行政体系,也是司马昭去世前制定的。也即西晋王朝的统治架构,主要还是司马炎的父亲、祖父搞出来的。正好今天又是父亲节,而司马炎能开创一个王朝,最应当感谢他的父亲。在司马炎三十岁之前,他不过是个晋世子,中护军,没有深入参与到新朝代的建立中。

在这一点上,司马炎和开国之君之间,似乎还差了点距离。当然,这种情况也发生在曹魏集团的曹丕身上,曹操生前已经将汉献帝彻底架构,魏国的统治架构和制度也搭建完整,曹丕不过是走个形式。

在司马炎去世后,整个西晋王朝的和平也转瞬即逝。尤其是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就发生在司马炎死后的第十年左右。对于司马炎这位开国皇帝来说,和平时期不到二十年,他拿什么来治理晋朝。相对于汉朝数百年的相对稳定和南北朝的长期动乱,西晋初期只不过是称不上真正的安定,更无法让广大百姓忘掉三国的动乱,享受灿烂的和平。在这一点上,如果汉高祖刘邦之后,汉朝立即陷入到动乱中,那么也会造成刘邦的历史评价减分。

最后,司马炎开创的西晋王朝延续五十年,都城被攻破时尚有大半疆土,只是被胡人成功打出了斩首战术。所以,之后东晋王朝依然存续了上百年,五复洛阳,武功之盛冠绝历代南朝。进一步来说,历史之所以批评和低估,主要是司马炎的参照对象是秦始皇、刘邦、杨坚等一代明君,和这些大一统皇帝比起来,司马炎无疑成为了反面教材。但是,如果不用如此的高标准苛责,在历史长河中,司马炎至少是中上水准的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