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战略的得与失 蜀汉最终败亡

建安十二年秋,隆中。一位白衣青年手持羽扇,激扬文字,指点*。为一头雾水的刘备展开了一副壮阔美丽的蓝图。“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手持羽扇 指点*

这就是诸葛亮着名的《隆中对》。这幅壮阔的战略谋划,几乎成为整个蜀汉政权的行动纲领。

其实,《隆中对》简要说也就三方面内容。(一)、联吴抗曹;(二)、谋求荆、益,联合蛮夷;(三)、天下有变,图谋中原。

那这个战略思想对吗?

相当正确!对于当时一无所有的刘备而言,这个战略思想要是能够达成,那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啊!一本万利都不止!

其实,这个战略思路深合战国时期苏秦的“合众”思想。联合孙权,联弱抗强!一是抗击得了曹操,二是,若抗曹成功,也挡得住孙权,毕竟孙权相对较弱。反之,则自寻死路。

“合众”思想

这个战略思想还和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颇有几分相似。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英国总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不管他所统治的那一个国家。”由此可见,诸葛亮战略洞察力非比寻常。

那这个战略思想有问题吗?

若是细细思索,这个战略思路似乎也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完美。

(一)、因为“夺取荆州”和“外结孙权”可能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要是夺取荆州而丧失孙权这个盟友,战略上就棋输一着了;而要是为了外结孙权而放弃荆州,这个战略空间就显得太小。果不其然,这一对矛盾在赤壁大战后显现出来了。

(二)、战略意图较为模糊,“待天下有变”,什么样的情况才算是“天下有变”,没有明确指出。(三)、北进中原,可能就是一则口号。来看一下魏、蜀、吴三国人口比较,蜀国有28万户,94万人;吴国有52.3万户,230万人;魏国有103万户,443.28万人。再看兵力,三国时期各国的常备兵维持一般都不超过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这也是一个基本的规律,只有蜀国例外,却也相差无几,蜀灭时只有二十三万户,九十四万人,只有兵十万多一点。吴灭时约四十余万户,二百三十万人,有兵二十余万。

由此可见,“北进中原”的政治性质大于战略性质。

“北进中原”的政治性质大于战略性质

这个战略思想实现了吗?

应该说只实现了一半,联吴抗曹打赢赤壁之战实现了,北上中原没有实现;荆州、益州只得其一,因为荆州后来丢了,孙刘联盟也瓦解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实现了,成霸业,兴汉室则永远成了梦。

这个战略思想操作的怎么样?

也有纰漏。

(一)、荆州丢了,“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已是不能实现,但在后来的战争中,诸葛亮六出岐山,还是在用着之前的战略布局,变通力度不够。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也没能采纳。

不过诸葛亮北伐,应该是进攻性防御。因为诸葛北伐每次都不超过五万人(蜀汉总兵力也就十万众,这也已经国家的沉重负担了,蜀汉总人口才94万)。此时孙吴有兵23万(230万人口)。曹魏有兵50万(443万人口)。魏蜀实力相差悬殊,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总兵力加起来都没有30万。最多的一次6万,最少的一次万余。

(二)、因为荆州问题,孙刘两家大打出手,使得北方坐收渔翁之利。“外结好孙权也就成了空谈”。

蜀汉败亡

蜀汉败亡当然是因为三家中蜀国实力最弱。从战略层面看,多少也有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