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行千年的健康观念竟会是错的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的一句话是“早睡早起身体好”。做得到做不到另当别论,几乎没有人怀疑过这句话的正确性。而事实的真相是,这句话大可值得商酌。不但古人对于“早起”与“早睡”有着严格的定义,而且如果“不当早起”的话,不但于健康无益,反而会对我们的身体带来危害!

首先要肯定的是,古人倡导的“早睡观念”是正确的,关于这一点我想大家都应该有共识。今天人类普遍存在的很多疾病,都和睡得太晚有关,长期晚睡会熬肝伤肾,引发全身器官的机能失调,进而导致各种各样疾病丛生。有关这方面的话题,我在以往的多篇文章中都讲过,这里就不再赘言了。

不过看过《黄帝内经》的读者可能会说:古人也不是完全提倡“早睡”的,按照《四气调神大论》中的说法,在春天和夏天都应该晚睡才有利于养生啊。

其实大家不知道,古人的作息和我们今人有很大的区别。古人所谓的“晚睡”,指的是晚上9点钟左右,这个时间也被称之为亥时初。今天我们认为能在晚上11点以前睡觉就叫做早睡了,而古人说的早睡,是指晚上7点左右——内经中认为这是秋冬两季最佳的睡觉时间。

很显然,当今的社会,让大家晚上七点钟就早早地上床睡觉,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很多人连晚饭还没吃呢!过去人们每天只吃两顿饭(现在有些农村地区依然如是),下午四点前后就吃完晚饭了,秋冬两季天黑的早,过去又没有电,更没有电视、电脑、电影、卡拉OK什么的可供消遣,7点多睡觉是件很自然的事,可是放到今天这种社会节奏下,古人对于“早睡”的定义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根据浩然的经验,秋冬两季我们能在晚上9点多入睡,春夏能在10点半以前入睡,就基本符合“早睡”的条件了。很多喜欢熬夜的人,晚上一两点才睡,一觉睡到自然醒,一看表九十点了,看着也睡了七八个小时,似乎睡够了,但起床后身体却很疲乏,觉得很累。我曾经给他们中很多人讲过,只要你能每天10点半以前睡着,同样也是睡七八个小时,甚至时间更短,但早上起来一定会神采奕奕,一天的精神都很好。有些人不信,但试过一两次就心服口服了。

关于这个“早起”的观念,就值得好好商榷了。先说明一下,古人所谓的早起,是指早上5点左右,所谓的晚起,是指早上7点左右。在讨论早起是否正确之前,先给大家描述一个真实的案例:

有位老人很注重体育锻炼,一年四季他都是五六点钟就起床,然后开始锻炼身体,可是每年一到冬天,就会老犯腰腿疼的毛病,有时腰都挺不直了。而他的老伴喜欢睡懒觉,身体却一直没啥大毛病。

这是因为冬天的五六点钟,太阳还没有出来,天时属于“阴中之阴”。老年人本来就气血比较虚,这时出门最易受寒,上例中的老人长期在这种自然环境中锻炼,身体内就堆积了很多的寒气,所以会导致腰酸腿痛的毛病。长期这样下去,就不止是腰腿疼的问题了,会引发身体更多的疾病。

如此看来,正确的“早起”观念,判断标准就是应该等到太阳升起来以后,这时天地中的阳气也升起来了,在这时再开始锻炼身体才能真正有益于身心健康。

那么,是不是说按照上述这种早起的观念,每个人都应该早起呢?那可不一定。

现在大家平时的工作都很忙碌,到了假期的时候,有时我们就会睡懒觉。可是尽管睡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平时,但起床后,反而比平时更困更累,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人体自愈系统作用的结果。现代人体康复学研究发现,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其实都有着强大的自愈功能,都能自动对身体受损的器官进行修复工作,不过这种“自动”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保证身体的“气血量”水平维持在一定的高度才行。用手机来举例,就是你要有足够的电量。手机没电了就需要充电,人的气血量不足了,同样通过睡眠才能恢复。

我们大多数人平时身体都常期处于血气透支亏损的状态,身体的气血量水平很低,因此人体的自我修复系统也处于停止状态。当通过长时间的睡眠,就会补足气血能量,当血气能量具足时,人体的修复系统就会开始工作。虽然说人睡了一夜,但身体却忙了大半夜,所以人起床后就感到特别疲倦。

小孩子都有懒床的习惯,不是他们嗜睡懒惰,而是身体的真正需要。所以放假了应该让孩子多睡一会,睡到自然醒,让孩子体内的气血量水平很充足,这样不但能修复他们的身体器官,而且对他们的生长发育也很重要。

生活中,很多心脏有损伤,或者患有心肌炎的朋友,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早上很难早起,即使到了夏天,无论他睡得再早,但到了早上,就是起不来床,起来了还犯困,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在春、秋、冬季,人体需要调动大量的气血用来进行器官的保温;当到了夏天,才能把这些用于保温的血液释放出来,当人的血气能量充足时,才能进行受损器官的修复。身体修复心脏时,最主要的症状就是一到夏天,早上起不了床,而且起床后还有点冷,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把保温的血液全部用在了体内了。所以对这类人来说,晚起是必须的,这样对健康才有益。

因此,因为人体的血气充盈和自我修复工作,大多都是在睡眠时进行的,所以最好的睡眠策略就是顺着身体的需要,睡到自然醒,也即“早睡自然醒”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