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自己的老婆死了 却去别的男人的墓前哭泣!
在古代有过很多专情的皇帝,他们可以为了一个心爱的女人,而去放弃整片森林。但是在古代却有这样的一个奇葩人物,他钟爱一个女人,但在这个女人死后,却在另个男人墓前哭泣!
他就是顺治_ 爱新觉罗·福临。满族,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子。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戌时(晚七点至九点)生,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最大成就:指挥清军入关,在山海关打败李自成农民军。统一中国。迁都北京。成为清军入关以后第一任皇帝。将清朝这个地*权转化为统治全中国的*王朝。
六岁即位,乾纲独断。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多尔衮病逝于喀喇城。顺治八年正月初六(1651年1 月26 日)福临将多尔衮同母兄英亲王阿济格以谋乱罪“幽禁”,十二日后于太和殿宣布亲政。此年他虽仅十四岁,但“坐殿上指挥诸将,旁若无人”。二月二十一日,福临颁谕追论多尔衮罪状昭示中外,“罢追封、撤庙享、停其恩赦”。
顺治八年的阳光只属于顺治,这是顺治皇帝在得知多尔衮死讯时油然而生的一种感觉。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人死去,可多尔衮的死对顺治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
公元1644年10月30日,顺治成为名义上的大清皇帝。对于这个时年仅七岁的小男孩来说,一切不可能由他来做主。事实上他是多尔衮与政敌博弈的产物,是多尔衮问鼎大清政坛的遮羞布。这一点从多尔衮的头衔上可以看出来。顺治成为名义上的大清皇帝时,多尔衮是“叔父摄政王”;第二年,多尔衮成了“皇叔父摄政王”;差不多又过了两年,多尔衮的头衔是“皇父摄政王”。
毫无疑问,这是个含义鲜明的称号。多尔衮从一个皇权潜伏者变身为裸泳者,或者说差不多是个裸泳者。皇父与皇帝只有一字之差,可对多尔衮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在这个国家里,他的话就是法律,他甚至拥有皇帝的传国玉玺。
但现在,他死了,一个属于顺治的年代,终于拉开了序幕……
他是无情之人却最多情,多情之人最无情。在顺治的情感历程中,这个多情无情的辩证法体现得最彻底。
对于孝庄为他指定的两个女人,顺治当然没什么感情,因为这是政治婚姻。政治婚姻最肮脏,顺治要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一个他自己心仪的女人。顺治十三年的二月初八,年轻的顺治惊喜地发现,那个女人来了。
是个有夫之妇,他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妻子董鄂妃。毫无疑问,对顺治来说,这是一次悲喜交集的邂逅——他生命中的女人以别人老婆特别是他弟弟老婆的形式到来,这让他感觉到世事的不完美。
当然世事从来是不完美的。五个月后,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突然自杀身亡,年仅l6岁。死前,他曾与被称为九阿哥的顺治皇帝有过肢体冲突。准确地说,顺治给了他一耳光,并向他表达了自己的爱情宣言。
襄亲王博穆博果尔死后差不多50天,董鄂妃被顺治册封为贤妃。与此同时,顺治令鳌拜带上丰厚的祭品祭拜襄亲王,以表达他难与人言的歉意或者说心境。
爱情真是一个令人丧失理智的怪兽,但顺治似乎心甘情愿被这头怪兽打败,目的只有一个:得到这个女人。
他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同年九月,贤妃董鄂氏进宫。九月底,顺治高调宣布:将其由贤妃晋为皇贵妃。一切似乎朝着花好月圆的方向发展,因为第二年董鄂妃就为其生下一个儿子,这是顺治的皇四子。顺治喜出望外,立即下诏全国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并称这个尚未取名的皇四子为“朕第一子”。很明显,顺治有视其为皇位继承人的意思。
但是,很遗憾,世事总是很遗憾。这个被顺治视如珍宝的皇四子在未及四个月大时就夭折了,这让顺治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忧伤。
更忧伤的事发生在两年之后,皇贵妃董鄂氏因忧虑过度离开了人世。顺治皇帝悲痛至极,他下令:亲王以下,满汉四品以上,公主王妃以下命妇都到景运门外哭灵,朝廷停止办公五天。他甚至亲写行状,以寄托哀思。事实上这是破天荒之举,因为历来皇宫中无论谁死了,行状都由他人代写,哪有皇帝亲自执笔的?但是顺治坚持亲力亲为。
从相关的历史记录来看,皇贵妃董鄂氏死后的殊荣是无与伦比的:她*封为皇后;有30名太监与宫女被赐死,到地下为她服务去了;出殡那天,八旗二三品大员轮流换抬棺材,顺治则一身孝服,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列;皇贵妃董鄂氏死后百日之内,民间包括王公大臣们禁止一切娱乐活动,否则治罪……
顺治就是这样一个人,将张扬的形式做到极致。恨要恨之入骨,狠要狠之入骨,爱也要爱到骨头里去,当然,忧伤更是深入骨髓——毫无疑问,他是个性情皇帝。
性情皇帝总行性情之事。皇贵妃董鄂氏死后,顺治万念俱灰,无人可以诉说,便跑到崇祯皇帝墓前,一诉衷肠。他们两个人,一个是明朝的亡国之君,一个是清朝入关后的开国皇帝,似乎没有可以交集的地方,但吸引顺治前来祭拜的,却还是他们骨子里共有的忧伤。崇祯皇帝是“孜孜求治之主”,但大明这条破船漏洞太多太大,下沉已然不可避免,所以崇祯的忧伤是历史的忧伤,是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忧伤;顺治则是内忧外患频仍——南方战火不息,朝中权臣党争,母子亲情反目,爱情随风而逝,不错,这个国家表面上是他的,但其实他什么都没有。
重要的是精神支柱没有了。皇四子死后,他连未来都没有了。想到这一切,顺治真是万念俱灰啊,这个曾经以狠著称的皇帝此刻发现对自己狠不起来了。在最后一次祭拜崇祯墓时,他竟然长跪于地,哭唤崇祯为大哥,很有追随他而去的意思。站在他身后的近侍与太监看到这一幕,一个个吓得毛骨悚然,隐隐地,便感觉这个皇帝身上有很强的宿命感。
的确如此,顺治十七年十月的某一天,顺治的宿命时刻到来了,他一个人跑到万善殿去要求剃发为僧。虽然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个不可理喻的选择,不过对顺治来说,却是水到渠成之举。当一个人万念俱灰时,出家也许是最自然的选择,不管这个人是普通人还是天子。不过,顺治的出家之举最后没有完成,有太多的人和太多的理由制止他作出这一选择。他重新开始了一个皇帝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只是很多时候他都显得心不在焉。廷上朝对之时,满臣和汉臣为某个问题争吵得不可开交,顺治却坐在龙椅上昏昏欲睡,默不作声。他的一颗心,已然不在这个朝廷,这个世间。
无情之人最多情,多情之人最无情。顺治此时,应该说对这人间已无任何情感,他只是一具行尸走肉。在皇贵妃董鄂氏死后不到半年,他也染上天花,很快与世长辞。死时年仅24岁。
毫无疑问,顺治是个短命的皇帝,却又是个很具个人特质的皇帝。在他的时代,很多规则等他去确立,很多情感等待他去处理。这是一个王朝的早晨,他激情洋溢、精力充沛、手忙脚乱、爱憎分明。他有破有立,破中有立,立中有破。他看见了文明间的交融和纠结,看见了新奇的爱情,也看见了肮脏的交易。他以一个少年的视角和勇气不妥协,敢抗争,最后却一无所获甚至身败名裂,只能以罪已诏匆匆收场,留下了令人嘘唏不已的尾音。
但毫无疑问,他毕竟是这个新王朝的开拓者,这是无可争议的。大清朝二百多年的显规则和潜规则,由他确立。他是这个王朝第一个张扬个人情感的皇帝,活得真实、激烈。最重要的是他为这个王朝贡献了一杰出的继任者一玄烨,是他指定了此人为大清朝续写接下来的部分。毫无疑问,这是个正确的选择
他走了,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和有争议的声音。这些构成了故事,或者说一个人的密码,等待后人去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