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领蒋介石一生最后悔的抗日决策是什么
蒋介石在抗战中的决策有很多,决战上海是他一生中最重大的决策之一。
1937年10月下旬,经历淞沪战场数月的激战,中国军队早已疲惫不堪,此时他们正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向后方撤离,以求保存实力与日军再战,然而就在军队撤退时,蒋介石却突然下达了停止撤退回防的命令,刚撤退又突然停止撤退,两道截然相反的命令给中国军队内部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可能连蒋介石自己都没有想到,这道停止撤退的命令将会给整个军队乃至整个国家带来怎样的影响,蒋介石为什么会下这样的命令呢?这道命令的下达将产生怎样的后果?
1937年9月,淞沪会战的局势越发对国军不利,渐渐处于主动的日军还在不断增兵,而国军经过长时间战斗的损失,原本唯一的兵力人数优势也在消失,再加上空军的损失与海军的全军覆没,此时的国军已是强弩之末,撤军似乎成为当时保存实力最好的选择,但在这个问题上蒋介石却又开始举棋不定。
此时身在前线的指挥官,难道就没人向蒋介石提出撤军的建议吗?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到:淞沪会战至此,我军已成强弩之末,亟应后撤,然委员长意气用事,严申命令,有擅自撤退的,军法从事,根据李宗仁的说法,蒋介石的“意气用事”是军队没有后撤的原因,然而,蒋这番“意气用事”到底是因为什么?
10月26日蕴藻浜被日军突破,大场镇失守,日军直逼苏州河,国军自上海市区撤退,李宗仁,陈诚等将领向蒋介石建议撤守苏州河防线阵地,往吴福线、锡澄线移转,为什么要向这里转呢?原来吴福线、锡澄线筑有坚固的要塞,被称为东方的“马奇诺”,退守要塞,可以使中国军队以逸待劳,同时远离海岸,减小日本海军的攻击,并将日军的补给线变长,蒋介石一度同意这一建议。
正当国军有计划地从淞沪战场撤退时,蒋介石却又突然下达了回防的命令,这道命令,不仅令国军士气受挫,更大的影响是造成了整个军队的混乱,朝令夕改也是造成整个淞沪会战大溃败原因之一。
原来,蒋介石一直幻想国际社会能出面干预日本,他每一次决策都会参考国际最新消息,当他听闻国联要于11月3日召开九国会议,讨论中日之战,便下达了回防命令,正是由于蒋介石一直抱有这种幻想,使他在会战之初不惜贻误战机,推迟进攻时间;在战争进行中,下达停止进攻的命令,给敌人以喘息机会;又在撤退时,命令撤退中的部队回防。
蒋介石在这场大规模会战中作为最高决策者,做出不少正确的决断和部署,对于未来抗战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在指挥中也犯有严重失误,以至造成本来可以避免的严重损失,但是他的错误绝非偶然,有其深刻的政治、军事、*上的原因。
11月5日,日军第十军从金山卫登陆,9日松江失守,蒋介石下令撤退,但此时部队序列已乱,整个撤退成为了大溃退,加上日军战机的空袭,国军损失惨重。
19日和26日,国军弃守吴福线、锡澄线,淞沪会战结束。
2月7日,江阴要塞失守,南京岌岌可危,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竟不分步骤,全线尽撤,绝无规律,痛心盍极!”可见他对自己的决策痛心至极。
淞沪会战以中国军队失败告终,暴露出了中日两军实力间的差距、最高指挥层的失误、以及各兵种间缺乏配合等一系列问题,但是这场战役中中国军队顽强的战斗,使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口号破灭,让国际社会见到了中国对抗侵略者的决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这场战役实现了蒋介石国内政治统一目的,无论是*还是地方,在全民抗战大背景下,都不惜血本将自己的全部实力投入进来,使当时经历了长期军阀混战的中国,在军事、政治上形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蒋介石当初选择在上海与日本决战,并非迷信“中国历史上,由北攻南者无不胜”的说法,所谓诱敌东进,是淞沪会战失败后的官方托词,蒋介石肯定清楚,日军通过上海登陆侵华,远比从北往南进攻方便,毕竟,上海离日本本土更近。
蒋介石选择决战上海,主要寄望西方大国的出手,因为上海是这些西方国家的利益集结地,蒋介石想复制第一次淞沪抗战的先打再谈的成功模式,通过先下手为强,把日本彻底赶下海,再把英美法西方大国拉进来,通过国际调节一举解决日本问题,他一度甚至在等待苏联进攻日本。
然而,上海战局的发展,让蒋介石的如意算盘崩盘了,一发而不可收拾,对于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场名义上虽败犹荣的战争。
实际上宣告中国外交战和消耗战的彻底失败,国军在上海损失了百分之六十的精锐,过早耗竭实力,无力再对日军组织有效的防守,致使开始了千里大溃败,南京及大半中国相继沦陷,中国资源富裕地区全部被日寇占领。
当蒋介石被日军包围在中国西南边陲时,发现自己再无以空间换时间的资本后,是否会反思自己当初的抗战时机及抗日战场的选择呢?
淞沪会战使得持久战的理论受到质疑,淞沪会战后日本占领了中国广阔的疆域,八年侵华战争中,大量使用中国战略资源,蒋介石最后只能等待美国通过飞机飞过珠峰输入的援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