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入侵慈禧和八国联军各打了什么如意算盘?
一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深切悲痛的说:中国人是带着国都被人占领的耻辱进入二十世纪的。
而这耻辱剧情的最高潮部分,正是《辛丑条约》的签订。在慈禧太后的反复催促和授意下,年过七十的李鸿章最后一次悲情北上,声嘶力竭的谈判,哆哆嗦嗦的签字,无可奈何的卖了最后一次国。套历史教科书的通用说法,这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彻底完成。
这场席卷北方的浩劫,让排外到*的国人,蒙受到了颜面粉碎的羞辱。且不说城内的大宅院被洋兵抢劫一空,昔日光辉气派的王府尽数被焚毁。仅是北京城内倒毙的尸体,就到了满街都是的地步,好几个月无人清理,任凭野狗啃食。这是清末七十年丧权辱国打击中,最刺醒国人的一针。
刺的有多醒?就连当时京城里一户养尊处优的小官太太,虽说躲过了劫难,却也大受刺激。第二年回老家生完孩子后,就哭着喊着要去革命。而后她纵横兵火直接,从一个平凡的妇女,变成英姿飒爽的革命者,并最终在清王朝覆灭的前夜,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个被国难改变人生的女子,就是鉴湖女侠秋瑾。
她的命运,只是那年代有良知血气的中国人,人生选择的缩影。
议和早在计划之内
国难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包括女人的命运。但制造这场国难的元凶:那个高高在上的女人慈禧太后,则一直被钉在耻辱柱上。
好些稍微知道这段历史且愤懑难平的朋友,都搞不懂在这件事上,慈禧前后犯了什么糊涂,一开始就像个请人跳大神的农村老太太,啥刀枪不入的鬼话都信,最后给打的没办法,又变成了倒驴不倒架的破落阔太太,咬牙赔笑的量中华物力结列强欢心。如此把国家闹的山河破碎的折返跑,实在是五千年中国史上难见的荒唐。以至于个别刻薄点的学者甚至怀疑,她老人家这时是不是老糊涂了?其实慈禧一点都不糊涂,从头至尾脑袋清楚的很。客观点评价,这场民族浩劫,她虽然是最大责任人,可要论起来,却也一肚子苦水。慈禧太后根本没有战胜八国联军的信心,她甚至知道与八国联军的这一战是必败无疑的。而她之所以坚持着一战,其根本在于她担心她的权利。而端郡王也恰好利用了她的这一弱点,才能够一次又一次的造谣成功,使自己在权利的斗争中不断胜出,使自己在拥有禁旅八旗(端郡王的王牌,禁旅八旗是北京城的卫戍部队,也正是如此,慈禧才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迁就于端郡王)的情况下,又成功了利用了义和团。
而对这些传说中神功盖世的拳民,以许多近代亲历者笔记里记录的慈禧一句话,就足够表明她的态度:这些东西都是假的,可这些精壮的汉子是真的。
慈禧对义和团的根本态度是否定的,我们应该承认,洋务运动是经过慈禧的同意之后才能够顺利进行的,这位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就已经见识过洋人厉害的老太后,是不相信刀枪剑戟能战胜洋人的。可是在洋人面前,面临着权利的安全问题,慈禧却又不得不铤而走险,于是抱着两害相较取其轻的原则,做了这个决定。
对她个*力来说,后果确实算轻,至少大权还在手,但对于国家来说,后果却极度严重,堪称一子错,满盘皆落锁。用错误去弥补错误,最终得到的也只能是更大的错误。慈禧的算盘自认为打的很好,包围东交民巷却善待里面的洋人,一旦在天津能够抵挡住八国联军,那么这些洋人就成为自己手里谈判的底牌,到时候把话说开了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早在六月初义和团进北京之后,慈禧就已经密电李鸿章进京了。但李鸿章却心里明白,这个时候进京,不被端郡王迫害,就得被义和团杀死。所以李鸿章推掉了。在慈禧的御前会议做战争总动员的第二天,又一次命令李鸿章,袁世凯进京。
7月3日,7月6日,慈禧两次催促李鸿章进京,李鸿章还是犹犹豫豫,没有任何表示。袁世凯比李鸿章还滑头,表示山东有可能会遭到八国联军的侵犯,所以不能离开山东。但局势却越来越紧张,随着八国联军杀掉了聂世成,天津卫即将沦陷,7月8日,慈禧下令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建北洋大臣迅速来京。这就是慈禧的纠结,已然下决心向世界宣战了,却还要把李鸿章召进京城,如此现代化的世界,慈禧太后还在耍自己的小心思。别说八国联军了,就连清朝人都知道,慈禧老人家其实就不想打,你在内心是主和的。慈禧的这一做法无疑坚定了洋人攻打北京城的决心,既然你没打就决定卖,那我不如先多捞一票,到时候还能抓满了筹码,多换些好价钱。
作茧自缚,行文至此,笔者不禁想起最后一次御前会议,满朝文武面对着慈禧太后,竟无人能有一点建议,只是哭哭啼啼。光绪帝也只是呆呆的看着。风烛残年的老女人,面对着这样的局面,又能怎样呢?怪不得李鸿章会发出与妇女小孩共事的哀叹了。
谈判的前夜
李鸿章见君命难为,只得从两广动身来京。他的心情还不错。想当年《马关条约》后他的没落,如今再一次回来,老人有种重头再来的期待,八国联军基本上都买他的账,这对于李鸿章来说,无意是这么多年外交努力最大的“收获”了吧?然而,他心里也明白,他回京面对的,依旧是谈判,依旧是签丧权辱国的条约。但是,这种事情舍他其谁呢?
必须承认的一件事是,李鸿章虽然在很多事情上,犯过相当多的错误,但在几次关键谈判上,却堪称*高手。他生命中最后且最重要的两次谈判,即《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负责任说,换别人谈,怕会卖的更多。
而比起北洋时代曹汝霖陆征祥等人,惯于在谈判桌上慢条斯理磨洋工把洋鬼子磨抓狂的神奇功夫,李鸿章的路数,却显然是不同的,他信奉的一个神功,就是乾坤大挪移,谈判桌上斗得你死我活,也比不上谈判桌下的小动作。利用列强的矛盾拉一批打一批,最大程度的借力打力,尽可能化解自己的压力。谈伊犁的时候,拉来英国压俄国,硬逼着俄国把北疆还过来,谈马关的时候,拉来三大帝国主义列强压日本,总算保住了大清的祖宗圣地辽东。就冲这俩次逼着强敌把吞到嘴里的肉生生吐出来的成果,李鸿章够拼了。
但这次他要拼个最大的,要在八国之间纵横拉拽,打开局面。恐怕就要把老祖宗传下来的连横合纵之术,发挥到最大功力。对于风烛残年的老李来说,这真是悲壮一战。
李鸿章先去了香港,这种事情必须要和英国人商量一下嘛,也算是打个招呼。随后在香港乘船去了上海。在上海,李鸿章不走了。向慈禧表示,人老多病,我得在上海休息一下。其实,李鸿章哪里有什么病,人是老了但健康的很,只是此时的他看不清北京城的时局,看不清自己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所以他不敢轻举妄动。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设想,如果李鸿章当时立即北上,那么北京城还会沦陷吗?或许不会吧,因为他李大人的面子,英国人,俄国人甚至包括日本人,还是给点的。但历史不容假设,李鸿章没来,北京城也沦陷了。那么,李鸿章究竟顾虑的是什么呢?端郡王和义和团,有他们在,李鸿章就不敢迈开步子。
北京城沦陷前(7月17日),光绪皇帝还给美国总统写了封信,请求美国总统麦金莱调停一下,别打进北京来。然而这只是病急乱投医,麦金莱表示会积极斡旋,但有心无力。(根据唐德刚先生的分析,此信件为李鸿章等东南大臣伪造,光绪并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去请求美国总统)相比于光绪,慈禧倒是明白,求人不如求自己。求和还需要李鸿章。在八国联军进攻通州时,慈禧任命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其目的就是让李鸿章北上。但李鸿章依旧一动不动。也是慈禧太天真了,八国联军已经打到了通州,北京近在咫尺,李鸿章即便是来了又能怎么样呢?。前方就是北京城,那里面有无尽的宝藏。在宝藏面前,李大人的薄面也算了吧。抢一番再说吧。
8月14日,北京城沦陷,慈禧老佛爷带着光绪帝逃亡西安。8月24日,慈禧密电李鸿章表示授予李鸿章便宜行事的权利,随后,加封奕劻为议和全权大臣。31日,封张之洞,刘坤一等人为议和大臣。并表彰了他们在庚子国难时期的东南互保的行为,为其加官进爵。自此,汉党终于翻身了。这些年来被端郡王的满党打压的实在够呛,现在终于站起来了!但是,此时还不是汉党高兴的时候,因为他们必须先完成慈禧交给他们的任务,先要确保慈禧平安的回归北京城,老佛爷还在外面饥一顿饱一顿呢!
李鸿章的纵横捭阖
李鸿章还在上海没有北上,但是已经开始试探列强的态度。当然还是从俄国人和英国人开始。但是,英国人和俄国人有利益冲突,德国人压根不想议和。各国也有各国的打算,怎么才能够和这些国家都议和呢?李鸿章有自己的考虑。李鸿章和俄国人走得最近,所以李鸿章要议和,俄国人自然表示权利支持。可这份友情换来的支持却有着更大的阴谋。
俄国人希望得到东北地区,但这就是后话了。俄国人和英国人有过节,俄国人支持,英国人便跳出来反对。但是,张之洞,刘坤一和英国人走得近,东南互保就是他们与英国人谋划的。所以,在他们的安抚下,英国人也同意议和。德国人却对议和一点兴趣都没有,瓦德西元帅和德皇威廉二世是铁了心的要把中国变成殖民地,他们就不信东亚病夫还能有能力抵抗?所以他们建议,只要李鸿章到北京来,咱们就把他变成俘虏。这一说,俄国人就不干了!那是我们俄国人的朋友,你想干嘛?德国忌惮俄国远东的实力,所以只能暂时屈服,李鸿章先来北京吧。
李鸿章开始为战犯名单犯愁了。端王集团和义和团自不必说,他们肯定是战犯。可慈禧老太后呢?德国人明确提出,要把高层的罪魁祸首找出来并把他的财产没收。这就是冲着慈禧来的,德国人有自己的打算。
一来呢,能够提出惩办慈禧这样的苛刻条件来将战争进行到底。李鸿章向慈禧表示俄国人可能不会放过她,老太后吓坏了。随即表示,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她和她的权利。李鸿章也为着这个目标努力着。
替罪羊的悲哀
9月7日,慈禧正式颁布缴费的旨意。表示战争因义和团而起,所以命令各地严查义和团,务必斩草除根。一些已经不再是拳民的农民又被挖了出来,尤其是进京地区。这些可怜的农民,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却被清朝无情的卖掉了。
行文至此,笔者又不禁要以史论史了。当年李自成进京,崇祯皇帝于煤山自缢,留言于李自成不可有伤于城内百姓。笔者无心比较慈禧与崇祯的功过,只是有些事情足矣让人大跌眼镜。正如唐德刚先生在其《晚清七十年》中所言:遭殃的是四亿五千万人民,而身为祸首的叶赫那拉老太婆却因祸得福——*无恙,归政免谈。
说起*无恙,这的确是有的。在之后签订的《辛丑条约》竟没割出半亩土地,不知道这是大幸还是大不幸。下次聊聊,《辛丑条约》签订的那些事儿,又是一番尔虞我诈。都说弱国无外交,可悲的不是国弱,而是既无外交,却还要靠着外交苟延残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