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竟会害死人

安徽的兰女士的半个西瓜在冰箱里放了两天,怕浪费,就拿出来吃。吃下西瓜后不久,就觉得有点发烧,怕冷,头晕心慌,她以为是感冒了,找了点感冒药吃下,但很快开始上吐下泻。第二天早上陷入昏迷。

后来竟然发热原因不明、休克、多脏器功能损害,病情危重被转到安医大二附院重症监护室。

医院主治医师介绍,兰女士是典型的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是很严重的临床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医生介绍,原因很可能就出在她吃的那半个西瓜里——原来她吃的西瓜已经滋生大量细菌,细菌进入肠道后又跟着血液“跑”遍全身,侵入器官。

令人不解的是,兰女士不仅将买回来的西瓜放进了冰箱,还包上了保鲜膜,并无什么不妥!这也是我们常用的西瓜保存方式,这有什么问题呢?

真相是:保鲜膜包西瓜,那就是在养殖细菌!

延伸阅读:保鲜膜的危害有哪些?

目前,用保鲜膜包装出售的食物在大大小小的超市随处可见,并且被愈来愈多的家庭所接受。保鲜膜轻轻一盖,保住食物的美味,为料理食物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这种随手可得的方便,其实并不安全。

为了增加其黏性、透明度和弹性,聚氯乙烯保鲜膜中增加了一定量的增塑剂,而增塑剂含有一种化合药剂,它对人体内分泌系统有很大破坏作用,会扰乱人体的激素代谢。经过长时间的包裹,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并且在加热时,会加速增塑剂中化合药剂释放到食物中,食用后会引起妇女患乳腺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男性精虫数降低,甚至精神疾病等。目前,增塑剂在欧洲已被限制使用,在韩国被明令禁止使用。

分清种类再使用

目前,市场上的保鲜膜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保鲜膜,适用于冰箱保鲜;一类是微波炉保鲜膜,既可用于冰箱保鲜,又可用于微波炉,消费者在使用上要特别注意区别使用。没有注明适用微波炉的保鲜膜,就不宜在微波炉煮食及加热用。即使有些保鲜膜声称可用于微波炉,使用时间也不宜过长,以防止食物温度上升而导致保鲜膜融化,粘在食物上。保鲜膜与食物表面最少应有25毫米空隙。而选择耐热玻璃、瓷盘等来代替保鲜膜覆盖食物是一个古老却很有效的方法,这样可避免保鲜膜融化和保鲜膜中的增塑剂被食物吸收。

保鲜膜中可能含有邻苯二甲酸盐和DEHA 等化学物质,微波炉加热后会产生致癌物。因此食物包装任何保鲜膜时,最好不要使用微波炉烹调或在蒸笼、电饭锅中加热;即使没有接触到也最好去除保鲜膜。平时保存食品时,多多改用有盖的瓷碗盘或不锈钢容器。如果可能的话,买肉时,尽量用自备纸来包肉。食物装在无盖的陶瓷碗内,如果上面附盖保鲜膜,不要装满以免碰到食物。

保鲜膜、保鲜袋、保鲜盒你选哪一个?

保鲜膜适合保存水分较大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梨、西红柿、油菜、韭黄等,不但能长时间保鲜,还会增加其中的一些营养素。实验表明,100克裹上保鲜膜的韭黄,24小时后其维生素C含量比不裹时要多1.33毫克,油菜、莴苣叶多1.92毫克。但有些蔬菜的实验结果却相反,100克裹上保鲜膜的萝卜存放一天后,其维生素C含量减少了3.4毫克,豆角减少3.8毫克,黄瓜存放一天一夜后,其维生素C的损失量相当于5个苹果。对于这些蔬菜,尽早食用是最好的方法。

对于馒头、点心这样的主食,用保鲜膜显然很不方便,相比来看,保鲜袋比较厚,透气性不是很好,相对适合一些,但使用时尽量不要把口封死。

熟食、热食、含油脂的食物,特别是肉类,最好不要用保鲜膜或保鲜袋包装储存。这些食物和保鲜膜、袋接触后,很容易使其材料中所含的化学成分挥发,溶解到食物中,对健康不利。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绝大部分保鲜膜和常用的塑料袋一样,都是以乙烯母料为原材料制作而成。有的材料是聚氯乙烯(简称PVC), 这种材料经常加入稳定剂、润滑剂、辅助加工剂等原料,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因此,建议大家恢复多年前使用瓷质碗盘盛放的习惯。

保鲜盒的作用主要是密封,可以有效地将生熟食品隔离储存,阻隔气味的飘散。所以,从超市里买回来的熟肉制品、吃剩下的熟肉制品、有浓烈气味的食品,最好及时用保鲜盒封存起来,一方面避免细菌交叉感染,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食品不串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