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明朝的马政:为何成为大规模动乱的导火索

从前看《西游记》,玉皇大帝让孙悟空做一个喂马的弼马温,很替猴子生气。人家那么大能耐,让人家去当饲养员,搁谁心里能舒服?但如果你了解历史就会发现,弼马温虽然地位不高,但养马却是一等一的大事。《西游记》成书的明朝时代,甚至全民总动员,一些地区家家户户都要为*养马,一时间万人瞩目,议论纷纷。养马是主流话语的一部分,关注养马,就是向主流话语靠拢。

朱元璋登基后设立了很多规矩,搞了好多新举措。比如,他认为马是重要的战略物资,马匹的多少决定着国力的大小。应该说,这种判断有一定道理。明朝建立三十多年后,全国的马匹存量才两万三千七百多匹,数量之稀少,难以想象。

明朝以前,*的马主要靠官府自养。朱元璋开始,百姓养马就像纳税一样,成为重要义务。其饲养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官府交给你一匹母马(骒马),明年你必须交一匹小马。母马不死你就得年年交幼崽。但谁能保证母马年年怀孕,且必须生产呢?官府不管那一套,你交不上,就得赔偿。这就相当于官府存款在你这里,年年收取旱涝保收的利息。又比如,官府把良马寄养在你的家中,有了差池,原价赔偿。但谁能保证马匹没个头疼脑热,生老病死呢?官府不管那一套,马匹比你祖宗还金贵,后果自负。

百姓养马基本没什么回报,而马匹又很贵,动辄二三十两甚至五六十两,相当于一般中等家庭全年的收入。为了减少老百姓的负担,官府采取“轮养”政策,一家养不起,左邻右舍凑一块,十来户养一匹马。怎么样,皇帝多体贴百姓,这样你们就可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群策群力,取长补短。但乡民可没皇帝想象的那么善良,实际操作中,谁的弟兄多,*大,谁就不用出钱出力了;谁家里穷,孤儿寡母谁就多干活儿,不服来战!这样一搞反而增加了穷苦人的负担。朱元璋知道后很生气,指示严查,并下了一道命令,说自己本意是好的,被底下人搞歪了,乡民们良心大大坏了,“有伤风化”,如果孤老病残孤儿寡母被逼养马,有权将为首作恶的人绑缚京城,将其全家发配边疆。说来挺吓人,但贫弱者本来就被欺负,谁还有胆量有能力把恶人绑缚京城?所以最后没有一个恶人被绑缚京城。

百姓义务养马不算完,还得送到管理马政的机构太仆寺进行验收。动辄几十里地几百里地,人困马乏精疲力尽,人吃马嚼费用不少,到了目的地,太仆寺的老爷们要严格查验啊,查完告诉你不合格,怎么来的怎么回去。据说当时的退货率达到百分之四五十。白养一年不说,还得赔上人家一匹马。为减少损失,他们只好凑钱贿赂查验官,放自己一马(“放人一马”合着是从这儿来的)。收了钱,查验官心里舒服了,老百姓交来的马也就合格了。你算一算,里里外外老百姓得付出多少代价。

太仆寺这么干,地方官不高兴了。地方官负责向老百姓收税,老百姓忙着养马耽误了种地,交不上公粮怪谁?地方官要求百姓专心种地,太仆寺要百姓专心养马,上头本想一鱼多吃,但厨师为争夺原材料打起来了,一个要红烧,一个要清蒸。中国的官员自古就是有利的事都抢着管,无利的事争先恐后地推,百姓这块肥肉谁都不肯放。双方互相告状,官司一直打到最高层。皇上也没办法只好和稀泥。和来和去,最后吃亏的还是老百姓。

田赋劳役本是老百姓已经习惯了的负担,朱元璋创造性地搞出“马政”,并叠床架屋地设置了从*到地方的管理机构,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这些官老爷要吃要喝要领工资还要克扣勒索,个个都是养不肥的吸血鬼,老百姓忍无可忍,有的消极反对,有的揭竿而起,社会矛盾越来越激烈,终明一朝遗患多多。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设计弼马温这个情境,或许是有言外之意的:你再叫我养马,我就大闹天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