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拿美女换“和平”的中国皇帝们
汉初,匈奴困高祖刘邦于平城,七日才解,这个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无赖皇帝吓着了,战战兢兢将本民族女人敬献出去,开创了“拿女人换和平”的先河。
刘邦为了所谓的“稳定大局”,曾经打算把嫡出的女儿鲁元公主送去和亲,只是由于吕后的一再哭求才做罢,最后汉廷在后宫中挑选了几位美女送给匈奴可汗,又陪送大量金银珠宝,才算勉强解决了暂时的危机。在西方那拥有骑士精神的古老欧洲,送出本民族女人就是被征服的象征。而在东方这位高祖皇帝眼里,女人——即使是他的女儿,也只不过是他苟延残喘的一粒棋子。这是因为,占据这位东方皇帝脑子里的,是失去骨气的无赖宝典。项羽要烹他父亲来威胁他投降,他却要分一杯羹,这样无耻的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看来皇帝真不是人人都能当得——很多情况下,得成为“披着人皮的狼”。连亲爹都舍得,何况女人?
自“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汉高祖刘邦开创了“拿女人换和平”的先河后,一大批公主含悲远嫁。从此汉代的执政者,都无限热爱起了和平,当然,和平的祭台上所供奉的牺牲,便是无辜的女人。与牺牲出去的女人同载史册的,是汉家男人的懦弱与耻辱!中国男性文化的懦弱一面是千古悠悠的。中国古代史上,最令人头疼的边患首推匈奴。那万里长城再壮观,也掩饰不住华夏民族对游牧部落的恐惧内核。于是,无赖刘邦一带头,后世小子便高喊继承先烈的遗志,将和平进行到底。汉家女子遂相继被汉家男人奉献出去,形成了著名的牺牲。
就连后代讴歌的所谓汉武大帝,也在男人的战争没有取得彻底胜利的情况下,沿用了这一省事的政策,并在让本民族女人忍受耻辱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细君原是江都王刘建的女儿、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弟刘非的孙女。早在公元前121年皇室的互相倾轧中,细君的父亲刘建和母亲成光就以谋反罪被处死,家族受牵连也被夷灭三族,细君因是幼小的女孩得以幸免,但身价却因此一落千丈,她是靠父辈亲戚的怜惜才得以长大成人的。虽然依然保持着皇族的身份,可是皇族的荣华富贵却与她无关。但细君毕竟拥有皇室血统,又生得美丽,所以在她十六岁时被选为和亲公主。
公元前105年,细君到达乌孙首都赤谷城,乌孙国王昆莫举行盛大的婚礼迎娶细君为右夫人(第二王后,第一王后是匈奴女子)。可是再喜庆的场面也冲淡不了细君内心的忧伤,因为新郎昆莫已是一位年过七旬、满头白发的老人了。两年后,昆莫去世。临死前,昆莫留下遗言,要细君按乌孙风俗嫁给自己的孙子、新国王。这显然与细君从小所习的道德伦理相距太远了,细君抵死不从,并上书汉廷请武帝为自己作主。武帝虽然同情细君的心情,可对他而言,政治需要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他回书细君,要她为国家大计着想,按乌孙风俗行事。细君无奈,只得含泪顺从又成为昆莫孙子的妻子。原先的奶奶辈,一下子变成了孙媳妇儿,大汉女子被玩于股掌,大汉男人颜面何存!?
四大美女之二王昭君也是在这种形势下被奉献出去,形成了著名的牺牲。无助的王昭君一出国门泪满巾,给汉元帝作情诗大意如下:小女人有幸成为皇上众多的女人后备队里的一员,自认为傍上了太阳和月亮,死后也将流芳千古了。没想到流窜边疆,如果能捐躯报主,也不枉人世上走一遭,更不敢自我可怜。望南方汉宫,更增加了我的悲伤……
元帝得书,大为动情,问题是,这么好的情书,也换不来昭君的回归,因为和平使者昭君一回来,元帝害怕匈奴男人就跟自己打仗。匈奴男人特别喜欢汉家的和平使者,上了婚床,就忘了战场了,最后两人还生了一个儿子。再后来,老单于死了,肥水不流外人田,昭君再嫁老单于之子小单于。昭君有点不情愿,上书求归,可是“故交”元帝已经不在了,代替他的是成帝,当然更不敢答应了。即使“故交”在,也无可奈何。因为这些汉朝的男人需要和平,又懦弱,当然需要用女人换和平。好歹昭君比细君强那么一点,嫁的是儿子辈,又生了两个女儿。真不知这等奇耻大辱,怎么拿来当“爱国故事”卖弄!
在保护本民族女人这一点上,地球那一边的男人跟汉家的做派完全相反。回首历史,当古希腊男人为了争夺美女海伦发起战争时,中国的男人正忙着把自己的女人送来送去。外国男人是为女人挑起决斗,中国男人是送美女换取和平,从西施到昭君不一而足。众所周知,著名的特洛伊之战,完全是希腊的男人们为了抢回自己国家被骗走的女人海伦才开的火,而且这火一开就是十年。西方文化里,保护本民族女人就是一切,就是战争的全部理由,这理由是唯一的,也是充分的,因为本民族女人的背后是全国男人的尊严。相形之下,细君公主昭君姑娘的背后,是苛安,是交易,是男性集体的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