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银子在水浒时代买到什么?为什么不吃猪肉
在衣食住行方面,如何挣钱又如何花钱是基本的。梁山好汉喜欢大秤分金银,重义轻财,一个比一个仗义。小说第一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收了史进这个徒弟,王教头后来想走,史进留不住,设宴送行,拿出100两银子相赠,这是小说里第一次提到“钱”,一出手就是100两“花银”。到第二回,鲁智深、史进、李忠三人结识,一次偶遇被人欺负的金家父女,鲁智深想帮他们,身上有5两银子,觉得少,问史进要,史进二话不说拿出了10两银子,而李忠抠抠索索地摸出了2两银子,鲁智深看不上,没有要,最后给了金家父女15两银子。
鲁智深的兵器是一柄62斤的水磨杖和一口戒刀,是他花5两银子让人打造的。除了这些,小说中凡涉及打点官差狱头、犒赏兄弟、收买人心、行走江湖等都离不开银子,看来银子是那个时代的“硬通货”。
那么,1两银子在当时能买多少东西呢?这个在小说里至少有过两次直接的交代。一次是在第九回,林冲被发配到沧州,遇故人李小二,李小二开了一家饭馆,一日店里来了“两位神秘客人”,其中一位拿出了1两银子,让李小二取三、四瓶好酒,“果品酒馔尽顾将来”,看来这1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不少。另一次是在第十回,晃盖、吴用亲自到石碣村邀阮氏三兄弟入伙,吴用也给了阮小七1两银子,阮小七用这些钱买了1瓮酒、20斤生熟牛肉和“一对大鸡”。综合来看,1两银子的购买力,少说也得有现在的几百元人民币吧?
但是,上面这些描写都存在着一个常识性错误,梁山好汉尽管“不差钱”,但手里不会有这么多银两,更不可能整天拿着银子去消费、去济贫,因为直到宋朝时银子都还不是主要流通货币,梁山好汉和其他宋朝人一样,平时主要使用的货币不是银子而是铜钱。
货币从性质上可分为信用货币和非信用货币两类,从材质上可分为贝币、铁币、铜币、银币、金币等多种。包括银币在内的不同材质的货币在中国古代早都有了,其中银币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不过在其后一千多年时间里,铜币几乎一统天下,银币也罢、银两也罢,与金币、铁币一样在市面上都十分罕见。
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并不盛产白银,一方面当时发现的银矿资源十分有限,矿石品位差、含银量低,另一方面银矿冶炼复杂,提纯难度大。据有限的史料记载,宋初的元丰元年全国白银总产量为21.5万两,其后大体也就维持在了20多万两的年产水平,貌似不少,但当时每年全国财政收入有数千万贯,换算成白银达数千万两甚至上亿两,GDP更是这个数字的数倍,这点白银产量就微不足道了,如果以白银作为主要货币,显然不够用。
铜钱自秦汉以来一直是主要流通货币,尽管模样不断变化,但圆形、方孔是基本形制,宋朝使用的也是这种货币,1枚铜钱为1文,约1000枚铜钱称为1贯,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每月俸钱为“三百千”,即300贯,到县令这一级,根据所在县规模大小每月俸钱为12-20贯。当时底层百姓一天的平均收入约为100文。10文可以在饭馆里叫上一盘还不错的菜,勾栏里的茶1文钱一碗,陆游曾用1文钱给唐婉买过一块糖。可见当时官员的工资是挺高的。
不过用铜钱也很麻烦,不好带,1000枚铜钱串起来就是一大串,带个10贯、8贯出门肯定不方便,想不招摇也很难,所以北宋出现了交子——一种纸币,这比西方同类型货币早了五、六百年。作为一种信用货币,发行交子对应的也有储备金,只不过不是黄金、白银,而是铜钱。宋、元一直到明中期之前,纸币不断变种,除交子外还有会子、宝钞等形式,使“铜钱+纸币”的货币体系格局又沿用了数百年,而银子在百姓日常生活中一直都是个稀罕物,有人甚至认为很多百姓一生都没有接触过银子。也许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但大致情形如此。
所以,无论梁山好汉还是岳家军、杨家将,动不动拿出多少两银子来都是不对的。类似的错误也经常出现在武侠小说里,郭靖追黄蓉时出手很大方,刚见面就送给了黄蓉貂裘、汗血宝马等名贵物品。郭靖第一次请黄蓉吃饭,地点在张家口,不算什么繁华都会,黄蓉点菜,郭靖买单,点的是“玫瑰金橘、香药葡萄、糖霜桃果、梨肉好郎君”等,名字好听,其实都没啥。到结账时却发现共花了“十九两七钱四分银子”,这绝对是一笔巨款,看来郭大侠挨宰了。问题倒不在这儿,问题是作为生活在南宋的人,郭靖、黄蓉下馆子用银子去结账,就好像现在去饭店吃饭拿的是“袁大头”一样,时空错位了。
《水浒传》为什么会出现币制上的错误?这是因为小说写于明代,明中期以后货币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向被作为辅币和储备之用的白银成为主币,大家不使铜钱改用银子了。因为明中期以后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大量廉价商品输往世界各地,使明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净出口国,换回了大批白银。据国外学者的研究,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都流入了中国,前前后后多达数亿两,白银不再稀缺。张居正改革又改实物税为货币税,交税统一折算为白银,等于默认了银本位制,白银一跃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水浒传》的作者是明代人,小说写的虽然是宋朝的事,很多地方却都带着明朝的影子。比如,小说中有一个有趣的细节,英雄好汉每下馆子,除好酒外必不可少的就是牛肉,几乎从未写过吃猪肉,难道宋朝人根本不吃猪肉吗?可陆游又写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有人推测,明朝的皇帝姓朱,写“猪”遭忌讳,所以《水浒传》里只吃牛肉不吃猪肉。这种时代的印记在小说中还有很多体现,把明朝人的“银子”给宋朝人花也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