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的童年 光绪儿时忍饥挨饿 常跪地哀求乞食

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宫*,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绪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挟制,未曾掌握实权。

据说光绪刚进宫的时候,身边没有亲人,日夜啼哭,慈禧本就不是一个会带孩子的人,她也是束手无策,最后只得派人去醇王府问怎么办。

醇亲王奕譞说,大概是因为载恬的乳姆没去,去了可能就不会哭了。

按当时的规矩,没有四品以上的官职是不可以进宫的,但慈禧太后被小皇帝的哭声弄得实在是头皮发麻,她为求一时清净,也只好赏与光绪的乳姆四品官服并将之召进宫中,小皇帝这才破涕为笑。

不料到了第二天的早上,小皇帝又放声大哭,慈禧不知所措,问光绪的乳姆:“这又怎么了?”乳姆想了想说:“小皇帝在醇王府的时候,府中有个马夫的儿子,和小皇帝年龄相当,两小孩成天在一块嬉戏,相处得极好,大概现在是因为找不到玩伴才哭的吧?”

慈禧太后听后只好再次破例,赏给马夫的儿子四品官服,并立刻接到宫中,承担陪小皇帝玩耍的重大政治任务。小马夫来了后,小光绪这才嬉戏如常,慈禧太后也乐得轻松。

以上是野史,当不得真,不过,光绪自从进宫之后,慈禧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他与醇王府的关系全部切断,即使是光绪的亲生父母醇亲王夫妇,也不许有任何的联系。

进宫之后,光绪的名分便由慈禧的外甥和侄子变成了慈禧的继子,而在慈禧的授意下,服侍小皇帝的那些太监宫女也从小就向光绪灌输“皇帝的母亲是慈禧”的观念,据宫中太监说,光绪后来一直称慈禧叫“亲爸爸”,不知是真是假,亦不知何解。

不管怎么说,打光绪进宫之后,慈禧便成了小皇帝至高无上的主宰。当然,慈禧对光绪的关系也未必是外间人所传的那样恶毒和刻薄。

事实上,光绪进宫的时候只有四岁,便由既是姨妈又是伯母的慈禧太后照管,并亲自过问小皇帝穿衣、吃饭、洗澡、睡觉等生活琐事。但是,在教育孩子这方面,虽然慈禧也很想做好,但由于在个人性格及耐心等方面的缺陷,她显然不是一个善于教子的母亲,譬如她自己儿子同治的教育就是一个很失败的案例。

鉴于同治的经验教训,慈禧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对光绪严厉管教、严格要求,免得重蹈同治的覆辙,但矫枉过正的是,慈禧完全忽略光绪与同治两人实际情况的差别。

事实上,同治是个性格活泼好动的人,对他严格一点、严厉一点,可能会收到好的效果,而光绪的性格相对比较内向,这套方法不但不适用,反而会造成他日后不可弥补的性格缺陷。

当时在宫中服役的太监寇连材在他记的《宫中日记》中说,慈禧对待光绪一贯是疾声厉色,在光绪小的时候,每天总是诃斥之声不绝,稍不如意,常加鞭挞,或罚光绪长跪。

长此以久,光绪见了慈禧太后如同老鼠见了猫,战战兢兢,胆为之破。光绪本就胆小,在慈禧的威严强压之下,以至于长大之后都害怕听锣鼓吆喝之声,有时候听到天上打雷也会吓得腿直哆嗦。

就连光绪每次到慈禧那里去请安,只要慈禧不命他起来,光绪就只能跪在那里,动也不敢动一下。

寇连材还说,光绪每次吃饭的时候,虽然有十几中菜肴馔品,罗列满案,但离光绪坐的地方稍远的菜大多已经臭腐,原因是菜几天都没有换过,而离得近的菜虽不臭腐,然大多久熟乾冷,一点都不可口。

光绪也不敢说,每次都吃不太饱,有时想御膳房换一馔品,御膳房就必须奏明慈禧太后,而慈禧太后往往要光绪从小培养勤俭之德,最后光绪也就不敢再提要求了。

信修明在《老太监的回忆》中也说,“光绪在十岁左右的时候,由于经常吃不饱,他每至太监房中,必先翻吃食,拿起就跑,等到太监追上,跪地哀求,小皇帝已经将馍馍入肚一半矣。小皇帝如此饥饿,实为祖法的约束,真令人无法”。

有一次,养心殿的窗户破了,北风吹面,很不舒服,光绪便让内务府大臣立山去用纸糊好,当时立山正受宠于慈禧太后,可怜光绪苦寒,便没有请示慈禧太后就把这事办了。

慈禧太后得知后大怒,责骂光绪说:“祖宗起于漠北,冒苦寒而立国。你听朝难道还怕风寒不成?”

随后,慈禧太后又把立山找来痛骂一顿,越说越气,立山弄不好要遭不测之祸。李莲英平时和立山关系不错,在旁边为他解围,喊道:“立山滚出!”立山一时醒悟,便仰跌地上,翻转四下,滚出帘外,慈禧太后见了一乐,这才放过立山。

由于慈禧过度的强调威严,使得光绪从小就缺乏母爱,成天生活在恐惧当中,这对他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对此,慈禧一来是不懂得儿童需要什么样的情感教育,二来也因为她再次垂帘听政,外间的事务非常繁忙,因此也是经常疏于对幼时光绪的关心与照顾。作为一个母亲而言,无论是对同治还是光绪,慈禧都是不称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