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孙中山是怎样的人?他都做过哪些事
孙中山被尊称为国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创建了中国*等等。对于孙中山我们大家已经很熟了,那么孙中山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我们主要来看一下中国历代*对孙中山先生的评价。来了解一下孙中山是一个怎样的人。*主席对孙中山先生的评价就是“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主席还不仅仅只是这样简略的评价一下孙中山先生,他还在延安举行的孙中山纪念大会上,具体的指出孙中山的伟大之处。他认为孙中山先生的三*义是十分厉害的,还可以随着社会形势的改变,而解释出不一样的意思。这一点可以看出孙中山先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主席对孙中山的评价则说:“孙中山的研究问题还可以继续搞,有益处。”*主要是肯定了孙中山先生的两个功绩。第一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第二是促成了国共合作,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但是孙中山还是有一些阶级局限。江泽*席说:“孙中山先生代表着一个时代。”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中,江泽*席指出: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却为*革命的爆发带了一个好头。在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时候,是孙中山第一个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这是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的。胡*主席则认为孙中山“始终受到全中国人民由衷的景仰”。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振兴中华,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统一。始终坚持不懈,只为了改变中国的现状,然后将中国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强国。所以说,孙中山先生有着强烈的革命意志,并且始终不动摇。
关于孙中山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个问题的讨论一直不曾停歇。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所以看事情的角度也会不同,所以之后得出来的结论也会不一样。那么究竟孙中山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就也来激烈地讨论一下。传统意义上讲,孙中山肯定是个好人。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之后又建立了同盟会,提出“三*义”学说,建立了资产阶级*,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而斗争。连最后临死前都留下了的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总之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了许多的贡献。
晚年的孙中山还致力于促进革命统一战线的成立。他还将自己的三*义重新解释,使得这个成为了国共合作的基础。他在领导革命*的时候,还十分注重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在他领导国民*的那段日子里,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而且孙中山自己与那些工人、农民们走的非常近,还会去参加工农群众的聚会。他还称赞工人与农民是革命的先锋和基础。但是也有人持相反的态度,认为孙中山不是个好人,而是一个坏人。孙中山一手促成了国共的合作,如果孙中山不死,可能国共根本不会有内战,而且甚至可能与德国结盟,免于遭受战争。孙中山死后,*的高层也都死的死,分的分,整个党内十分不团结。而且国共两党内斗的时候,中国损失了许多优秀的精英。于是他们将这些的错全部算在了孙中山的头上。但是孙中山先生的死又不是他自己能控制的,所以这种有些偏激的想法还是不可取的。
孙中山先生在1925年病逝于北京,距今已经有90个年头了。虽然孙中山先生人已经不在了,但是他所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却一直陪伴着我们。他一生的传奇经历和精神魅力一直教育和激励着后人。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孙中山的精神。孙中山的精神有许多,包括爱国爱民精神,延安精神还有革命精神等。而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精神特点。这是孙中山三*义最成功的地方,也是孙中山的精神中最宝贵的部分。我们先来看一下孙中山先生一生之中他的*革命思想变化的全部过程。一开始,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只能叫做改良思想,算不上革命思想。当时的孙中山还是寄希望于清*,认为清*会采取他的意见,但是后来并没有效果。于是辛亥革命爆发了,清王朝被推翻了。
到了这个时候,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开始渐渐地转变为革命思想。当时国内是军阀混战时期,一开始孙中山是支持用军阀革命来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但是后来发现这些军阀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并不是一心想要拯救民众。于是孙中山先生又开始改变了思想,反对军阀革命。能体现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精神的就是从旧三*义到新三*义的改变。由一开始的依赖帝国主义到后来的反对帝国主义。到最后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口号,每一步都体现了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的精神。他能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适时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孙中山在我们的印象里就是一个伟人,一个为了中华民族付出了许多的人。但是细细翻看,会发现其实对于孙中山这个人物,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政党看来,是具有争议的。那么真实的孙中山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一个真实的孙中山。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电视剧里,孙中山给我们的感觉都是伟大的、庄重的、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他属于少数身为*却受*人推崇的人物之一。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孙中山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而其实是一个损害国家利益的卖国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15年,孙中山为了能与袁世凯相抗衡,只能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有损国家主权的《中日盟约》,在这个盟约里,孙中山向日本应允让出的国家主权和利益甚至比袁世凯的《二十一条条约》还要卖国。于是,这些人就依据这个认定孙中山是个卖国贼。我们看事情要刨根究底,如果只单单看到事情的结果,而忽略了事情的起因,这样就会造成片面的影响。所以孙中山为什么要去签订这个《中日盟约》呢?在民国成立以前,中国的民众是没有国家意识的。在孙中山及那些革命党人的眼里,东北就是一块高度自治的地区,中国只是它的宗主国,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东北是中国领土主权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也不能用现代国家意识的观念去看待这件事情。在那些民众的眼里,不管统治者是汉人还是满人又或者是洋人,对他们来说都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只是换了个纳税的对象而已。而且孙中山签订这个条约只是为了获得日本人的支持,借机扳倒袁世凯,取得中国的统治权,继而实现自己三*义的理想。所以总的来说,孙中山先生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但也不是一个卖国贼。他只是一直在为自己的革命事业而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