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统勋的简介 刘统勋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儿子

刘统勋是乾隆身边的肱骨之臣,他敢于直谏,在这个方面都有突出的政绩,深受乾隆的倚重。可惜的是刘统勋操劳过度,在某天上朝的时候哦,卒逝于路上。

刘统勋生于1698年,卒于1773年,其祖父与其父一样,都是进士出身。所以刘统勋生长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自幼便受到诗书的熏陶。

刘统勋在康熙年间考取进士,雍正年间历任了各种并不大的官职,直到乾隆时期,才开始得到提拔。也是在那个时候,刘统勋学习了治水之法,成为了一个治水的能臣,造福了万千百姓。

乾隆十一年,刘统勋开始修理河道、治理水患,至此走上了一条漫漫治水之路。从乾隆十一年到乾隆二十一年间,刘统勋在山东赈灾、勘察河道;视察江南江南河岸,并查出河道官员的各种亏空贪污案件,使贪官污吏得到了严厉地制裁;在铜山县修筑堤坝......刘统勋在这十年间,不辞辛苦,历经种种困苦,治理水患无数,造福了无数的百姓。

此后,刘统勋曾多次奉命疏通治理河道,其治水能臣的称谓并不是浪得虚名的。从刘统勋学习治水之后的三十余年间,他一直致力于对水患的治理,既避免了国家的损失,又定期完成而来对河道的维护,消除可各种隐患,使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1773年,刘统勋赴早朝时,因操劳过度而不幸卒逝。乾隆亲往吊唁,梗咽出声,并将刘统勋列为了五位阁臣之一。

刘统勋杀子

刘统勋是清朝乾隆时期的重臣,官至宰相。他为官四十多年,但一直都清廉正直,是难得一见的好官。但是却有传言说他曾做过杀子之事,这是真的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刘统勋是皇帝的肱骨之臣,历代对他的评价也多是夸赞之词。而关于他杀子之事,也找不到任何的相关记载。所以,关于刘统勋杀子之事应该只是野史,不可轻信。

刘统勋杀子其实是相声桥段立的情节。据说,当年乾隆对刘统勋说:“如果你的儿子长大之后不能做个好官,玷污了你的名声可怎么办?”刘统勋听到乾隆的话后,不知是如何理解了皇帝的意思,回到家后,竟然将他的两个儿子一刀铡死了。刘墉是他最小的儿子,身体灵活矫捷,趁刘统勋不备就跑了出去。慌忙逃跑的时候,一不小心撞到了太后。年幼的刘墉在惊魂未定之下,嚎啕大哭。待问明了原因之后,盛怒的太后跑去责问乾隆,并亲自出面保下了刘墉,刘墉这才救回了一条小命。

当然以上的种种情节并不可信。因为在历史上,刘墉并不是刘统勋的幼子,而是长子,所以关于刘墉逃跑之类的种种情节应该都是虚构出来的。

刘统勋是乾隆所倚重的重臣,他直言敢谏,是治水能臣。1773年,刘统勋在去上朝的路上卒逝。乾隆闻讯后忍不住哭泣出声,哀叹失去了一位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