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曾国藩如何建立广泛人脉从而步步高升的
刘传莹对曾国藩的学术影响很大。刘传莹是湖北人,但湖南、湖北在雍正元年(1723)之前是一个省,称湖广省。湖北省的京官也是曾国藩交往的对象。道光二十六年(1846)十月,曾国藩又生病了,便向皇帝请假,去城南报国寺养病,在此结识了刘传莹。刘传莹治古文经学,精通考据,曾国藩不时向他请教。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曾国藩懂得了考据学,弥补了学识上的欠缺,改变了他对考据学的看法,提高了认识,在学术上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为他以后在学术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奠定了基础。
同年关系,也就是同学关系,这是一种最为真挚、最为亲切的情感。他与同学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在同学中,他与梅霖生、陈源兖关系最好。三人经常在一起吟诗作对,喝酒下棋,上至国计民生,下至油盐酱醋,无话不谈。
道光二十一年(1841)五月十五日,梅霖生因患咯血病,奄奄一息,曾国藩忙前忙后,请吴廷栋前往诊治。十六日,曾国藩再到吴廷栋家,不料吴廷栋恰巧有事外出,他扑了个空。第二天,他又不厌其烦地再次前往,终于邀请到吴廷栋出诊。梅霖生的病总不见好转,十九日下午,曾国藩还是放心不下,又到梅霖生家询问病情。二十五日,听到梅霖生病逝的消息,悲痛不已。七月十五日,梅霖生的灵柩出城,曾国藩坐车送至东便门。
师生、同乡、同年,对曾国藩在京城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直接的影响。还有一种,便是亲族血缘关系,虽然对曾国藩的京官生涯影响不大,却对他日后练湘军,走向事业的巅峰起着杠鼎的作用。
俗话说,“打虎莫过亲兄弟”。曾国藩非常注意培养与兄弟们的感情。当初入京时,还特意打算把弟弟们带到北京,让他们开阔视野,磨炼心志才能,但由于经费问题,只能带曾国荃一人前往。道光二十一年(1841)八月下旬,曾国荃因思乡心切,想回湖南,但曾国藩怕耽误他的学习,再三劝阻。曾国荃毕竟小孩心性,竟赌气不说话,不读书,也不和曾国藩一家人同桌吃饭。
曾国藩无奈之下,叫家人将自己的餐具也送到弟弟房中,他和弟弟促膝谈心,苦口婆心地对曾国荃说:“如兄弟有不对的地方,必须明言,万万不可以暗中生气较劲,如果你提出意见,我没采纳,你可以写信告诉父亲。现在你要独自一个人回去,浪费路费与光阴,而且道路遥远艰险,祖父母、父母听见后,必然食不甘味,寝不安枕,我又怎么能放心呢?”谈完之后,还是放心不下,又给曾国荃写了一封二千字的信,还作诗一首,劝告曾国荃在北京安心学习。曾国荃终于被兄长的诚心感动,并开始反思自己的任性妄为,至十一日,曾国藩生日,曾国荃买来酒菜,为哥哥庆祝,一家人又坐在一起吃饭,和好如初。曾国荃也开始读书,后来成为曾国藩大展拳脚的好帮手。
虽然祖父再三叮嘱家中开支无需曾国藩操心,京官收入也不高,但曾国藩一直竭力补贴家用。道光二十七年(1847)六月,曾国藩就托好友金竺虔寄回五十两银子,分配是这样的:六弟、九弟在省城长沙读书,开销较大,给二十六两,四弟、季弟学费六两,买漆四两,欧阳太岳母奠金四两,还余十两。曾国藩让叔父将这十两银换成铜钱,分送给亲戚族中最穷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