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狂犬病有什么预防护理方法

狂犬病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近年来,随着养狗和家养宠物数量的增多及缺乏对犬和猫等宠物的严格管理,加之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普及不够,使我国狂犬病发病率已连续5年回升。据卫生部资料统计,至2003年狂犬病病死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面对这一严峻的事实,应充分发挥护士在预防工作中的干预作用,从社区到临床,需集宣传者、督促者、咨询者于一身,针对高危人群及养犬密度大的农村,开展预防宣传,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识,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

1 狂犬病流行的危险因素

因我国地域大、人口多、养犬基数大,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国际交往的频繁、开放地区增加和旅游业的发展,这些都是发生爆发性流行事件的危险因素。而且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狂犬病从家畜流行转化为在野生动物中流行,人们捕杀、食用野生动物是引起狂犬病传播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 [1] 。我们要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性控制狂犬病体系,对广大群众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狂犬病的基本知识,同时,加强管犬、灭犬及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管理措施,保护好生态环境。

2 加强犬咬伤者的伤口管理,开展一级护理工作

实验证明,咬伤后彻底处理伤口,可降低发病率9~18倍(一般咬伤),重度咬伤在1h内伤口处理得当,并同时应用免疫血清+疫苗可降低发病率3.5~6.0倍。

(1)伤口的及时彻底清洗是预防狂犬病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些伤者怕麻烦,不愿清洗或是草草了事,护理人员应告知早期彻底清洗伤口的重要性,协助其用20%肥皂水或0.1%的新洁尔灭,反复冲洗5~20min(二者不可同用),对较深的伤口可用注射器或插入导管对伤口深部行灌注冲洗,然后用70%~75%的酒精或碘酒消毒伤口,伤口一般不缝合,严禁包扎。如伤及大血管或撕裂较大时,应在彻底清洗伤口的前提下稀疏缝合,在伤口周围用足量抗狂犬病血清浸润注射,必要时,可用破伤风抗毒素及抗生素。

(2)注射抗狂犬病血清的护理 咬伤后72h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可降低发病率,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有时不易被伤者接受(伤者会顾虑血清对身体产生不良反应,或是经济原因)。这时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抗狂犬病血清是被动免疫抗体,它可中和入侵人体的狂犬病毒(在注射疫苗后,自动免疫的抗体要在10~14天后产生),从而抑制病毒繁殖,延长潜伏期。再用疫苗,形成被动免疫抗体-自动免疫抗体“接力”式地持续,使重伤患者的发病率显着下降。注射血清前要仔细询问既往有无过敏史,并做血清过敏试验,如血清试验阳性者,可改用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行脱敏注射。

WHO建议:见表1。首先应尽可能多的在伤口部位浸润注射,最后将多余的抗狂犬病血清注射到大腿肌肉(头部咬伤者可注射于颈背部肌肉),总量按40IU/kg计算,特别严重者可酌情增至80~100IU/kg。注射完毕后要留观伤者15~30min才能离开,告知伤者有可能发生血清迟缓过敏反应,一般在3~14天内注射部位可出现红肿、瘙痒,严重者累及全身,这时千万不要紧张恐惧,可按常规抗过敏治疗。

(3)注射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的护理 要督促伤者必须全程足量按时接种完疫苗。但血清与疫苗两种制品的注射部位和器具要严格分开。疫苗应注射在伤口对侧的上臂三角肌内(成人)或伤口对侧的大腿前内侧肌肉内(儿童),按0、3、7、14、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支,儿童剂量相同。严重咬伤者在0、3天要加倍量注射疫苗,联合应用血清者,在全程注射完后第15、75天或第10、20、90天加强注射疫苗。

(4)饮食护理 被犬咬伤者在经过上述三个重要环节的处理后,还要注意合理的饮食,禁忌辛辣食物、浓茶、酒、咖啡,避免过度劳累、受寒。酗酒、身体虚弱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可使潜伏期内的病毒提前致病。

(5)被污染的衣物管理 狂犬病毒不耐强酸、强碱及高温,50℃15min,60℃5min,100℃2min即被灭活,告知伤者被动物撕裂的衣服应及时更换煮沸,以防止再接触皮肤和黏膜发生“非咬伤性接触感染”。

3 加强犬类管理,推行管、免、灭相结合的综合性预防和控制措施

开展各种宣传形式,教育群众遵纪守法,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狂犬病预防工作。禁养区应坚持捕杀野犬和违章犬,对家犬、实验用狗、军犬进行预防接种,并登记管理。对进口动物与*带入犬应实行严格的检疫和免疫制度。对已被打死的疯动物严禁吃肉剥皮,及时焚烧和挖坑深埋,防止野生动物刨土、啃尸,污染环境。

4 完善二、三级护理工作

因为狂犬病潜伏期最长可达30余年,所以护理人员有责任进行科普宣教,普及狂犬病的预防知识,提高人群的防病意识。对于已确诊的患者,不能在病室内高声谈论患者的病情,护士在实施护理操作过程中,应动作轻巧,加强心理护理,尊重和安慰患者,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住过的病室及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同时做好自身的防护。

总之,虽然狂犬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重要疾病,且影响狂犬病的危险因素众多,但目前积极的预防仍是首要的措施。医护人员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探索与研究,采取最有效的护理手段,为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