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食疗方 给你健康好脾胃
日常健脾养胃吃什么?怎样健脾养胃?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5个健脾养胃粥疗法,并且告诉你其它一些健脾养胃的方法,效果很不错哦!
5食疗方 给你健康好脾胃
1.白术猪肚粥
做法:白术30克,猪肚1只,粳米60克,生姜少许。将猪肚洗净切成小片,同白术、生姜加水煎煮取汁,再加粳米同煮成粥,早晚2次分服。
专家点评: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脘腹作胀、大便滞下等症。
2.豆蔻馒头
做法:白豆蔻15克,面粉1000克,酵母50克。将白豆蔻研为细末,待面粉发酵后,一起加入制成馒头。
专家点评:用于脾胃气滞的脘腹胀痛,食欲不振或胃脘冷痛,恶心呕吐等。
3.神曲粥
做法:神曲10~15克,粳米30~60克。先将神曲捣碎,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取汁,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分早晚2次温服。
专家点评: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积难消、嗳气、泛酸水、脘闷腹胀等症。
4.玉竹粥
做法:鲜玉竹30~60克,粳米60克,冰糖少许。将鲜玉竹洗净,除去根须、切碎,加水煎取浓汁约500毫升,再加粳米煮为稀粥,加少许冰糖即可,每日分3~4次服用。
专家点评:适用于胃火炽盛或阴虚内热的胃炎患者。
5.椒面饼
做法:蜀椒6克,白面粉60克,葱白茎。将蜀椒焙干研末,与面粉拌和,加水揉成小饼状。将水烧沸,下椒面饼,煮熟后,放入葱白,并加味精、香油、精盐等调味。
专家点评:适用于寒凝气滞导致的胃脘冷痛、胀闷不舒、食欲不振等症。
活动脚趾健脾养胃
由于生活忙碌,饮食不规律等,许多人都有胃不好的毛病,近日,日本医学家研究发现,经常活动脚趾可以健胃。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医内科杨国华教授也指出,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经常活动活动脚趾及脚部确实能起到健脾养胃的保健作用。
多动脚趾可健胃
从经络看,胃经经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管脾胃的内庭穴也在脚趾的部位。一般来说,胃肠功能强的人,站立时脚趾抓地也很牢固。因此,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方法有:
脚趾抓地站立或坐姿,将双脚放平,紧贴地面,与肩同宽,脚趾可练习抓地、放松相结合的方式,对经络形成松紧交替刺激。
脚趾取物还可以每天抽一点时间,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或在坐、卧时有意识地活动脚趾,持之以恒,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扳脚趾反复将脚趾往上扳或往下扳,同时配合按摩第二、三脚趾趾缝间。
按摩脚趾消化不良及有口臭、便秘者,宜顺着脚趾的方向按摩,以达到泻胃火的目的;对脾胃虚弱、腹泻者,可逆着脚趾的方向按摩。
小腿集中脾胃经
在动脚趾的同时,还可以顺手将小腿从上到下依次按摩一次,效果会更明显。因为,小腿上集中了不少消化系统的穴位,像管脾经、肝经的足三阴在小腿内侧,管胃经、胆经的足三阳在小腿外侧,能够健脾的足三里在膝盖下三寸的外侧。按按这些穴位,都可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
需要注意:做时力度以按后觉得舒服即可,但不要在过饱和过饿时按摩。儿童脾胃的穴位和成人不同,不要选择这种方法健脾养胃。
日行千米摩胃肠
运动能加强胃肠道蠕动,加强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还可增加呼吸的深度与频率,促使膈肌上下移动和腹肌较大幅度的活动,从而对胃肠道起到较好的按摩作用。
胃病患者可以参加太极拳、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刚开始锻炼时,运动强度宜小。如采用速度缓慢、全身放松的步行,可步行两千米左右,时间每次20~30分钟,改善胃肠功能,对消除腹胀、嗳气,促进溃疡愈合有一定作用。
随着病情好转,可适当加大运动量。
脾胃不和怎么办 健脾养胃5法
脾胃不和等脾胃病,如果日积月累不愈不但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会导致胃病症状的衍生,脾胃不合等脾胃病的病因大多来自个体的饮食结构和滥用抗生素。那么对脾胃健康的保健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招:脾胃关系,弄清主次做好防治
脾与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二者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因此中医称脾和胃为“后天之本”。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指胃接受食物和盛纳食物,“腐熟”是指胃有初步消化食物之功能。经胃初步消化后的食物分为“清”、“浊”两部分。其清者即津液,由脾吸收运化送至全身各处。故有“脾为胃行其津液”之说。其浊者,由胃下行至小肠,再行进一步消化。
脾主运化,主要指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过程,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主管运输与消化。水谷入胃。经胃的初步消化之后,下送于脾,由脾再进一步消化与吸收。
第二招:脾胃同治,抓住方法解决问题
脾主运化,当脾出现问题时,造成胃部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不能运输到身体各部,同时也不能反补营养给胃,脾病造成机体主症有:胃胀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胃主受纳,当胃出现问题时,容易出现脘痛,呕吐,嗳气,呃逆等症状。
由此可见,脾胃病的症状基本都是同时出现的,这也是我们平常“胃痛医胃”难以解决问题的所在。中医理论认为胃病属于脾胃病的范畴,在治疗胃病的同时也要解决脾病,真正的“脾胃同治”。
第三招:慢性胃炎多属脾虚,重在调理
出现上腹部不适、饱胀、隐隐痛、烧灼感,多数进食后症状较为严重,其次就是食欲下降,嗳气、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一般以上症状持续三个月以上,通过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则可诊断为“慢性胃炎”。
减少慢性胃炎的发生主要在于“防”,因为该病主要由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吃太多生冷的食物,精神压力大等众多因素造成,而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脾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胃部出现症状。
慢性胃炎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在治疗过程中重在调理,在治疗过程中药物选择方面常采用具有“治养结合”功能的药物来防止复发,同时也要养成按照疗程服用习惯,减低慢性胃炎的反复发作。
第四招:运动养生方式帮你养胃护胃
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腿脚运动养生方式。有研究表明,经常活动脚趾可以健胃消食,起到养胃护胃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放松站立,十趾紧抓地面。两分钟后慢慢放松,反复数次。这样能对足底、趾间穴位形成松紧交替刺激。还可以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或在坐、卧时有意识地活动脚趾,持之以恒,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除了简单地活动脚趾外,也可以在洗完脚后自我按摩脚趾。同时可以顺手将小腿从上到下依次按摩一遍,效果会更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动脚锻炼,不用刻意讲究章法,力度以能够承受为宜,按后觉得舒服即可,不要在过饱和过饿时按摩。
第五招:胃痛胃胀,分清症状恰当用药
(1) 肝胃不和
症状:胃胀痛、嗳气频繁,反酸、舌质红、舌苔白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2) 脾胃湿热
症状:胃痛、口干苦、食欲差、便溏(稀便)、舌红、苔黄腻
治法:清热化湿,和中醒脾
(3)脾胃虚弱
症状:胃胀、餐后明显,或隐隐作痛,食欲差,便溏,疲倦乏力,舌质淡或有齿印,舌苔白
治法:健脾益气,行气止痛
总结:以上介绍的这些健脾胃的食物,大家不妨多多食用,健脾祛湿养胃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