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主刘备痛杀义子刘封的背后有何隐情?
当年,刘备心血来潮,想收刘封为“义子”。
心有此念,却又拿不定主意,就去征求诸葛亮的意见。诸葛亮明白,刘备此举,征求意见是假,实则是想从自己这里获得认同感。支持,心有不甘;不支持吧,又怕拂了“老大”的面子。
诸葛亮狡猾,不想淌这个浑水,就说:“此乃家事,可问关、张”。轻描淡写一句话就把自己置身事外。于是,刘备又撇开张飞去问关羽。关羽虽知书达理,却是个出了名的“直肠子”,见大哥相问,直接说道:“你自己不是有儿子嘛!为什么还要收一个义子呢?”
其实,关羽也是为大哥将来着想,寻常人家收个“义子”不算什么,而刘备将来是要为帝为王的,一旦收了这个“义子”,就免不了封赏,一封赏,势必就会做大。倘若以后“尾大不掉”,麻烦就来了,弄不好还要威胁到刘备继承者的地位。或许是在危难之中,前途未卜,面对关羽的“良药苦口”,刘备只一句“我视其如亲子,何愁其有异心”就接纳了。
此时关羽才明白,大哥这是跟自己客气。但关羽不知道,自己的这句肺腑之言也为后来“败走麦城”埋下了伏笔和隐患。诸葛亮不想过问,是因为诸葛亮心理明白,“清官难断家务事”,结果好坏都没有多少益处。“皮球”虽然踢走了,为长远计,诸葛亮对刘备的这个“义子”却并不看好,但此时正值用人之际,多个刘封也能多分力量,暂且留着吧。
其实,自从收刘封为“义子”之后,刘备也有些后悔了。诸葛亮不表态,实际就等于不支持,只不过碍于面子和君臣名分,不便明说而已。关羽是自己的生死兄弟,自然会说真心话。真话往往不好听,道理却显而易见。刘备不傻,当然知道其中的利害。这么一想,刘备就有些不淡定了。但木已成舟,话一出口,不能收回。古时不比现在,讲究一言九鼎,天理人伦,义子也是子,如果轻易废掉,岂不惹天下人耻笑。尤其像刘备这个一向以仁德自居的人物,就更不能出尔反尔,装也要装到底。
这事暂时搁下了,但后来刘备的事业越做越大,最后自立为“汉中王”。当王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涉及到文武百官和立世子的问题。刘备这时才猛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又派使者“往荆州问于关公”。这次跟上次不一样,有些急眼了。
关羽明白大哥的心思,于是献计:“封乃螟蛉之子,使往山城之远,免遗祸于亲骨肉也。”这次,刘备听从了关羽的意见,派刘封和孟达往上庸镇守。这一来,刘备倒是安心了,却不料将关羽置于了“火炉”之上。后来关羽在荆州中了吕蒙“白衣渡江”之计,败走麦城,生擒被杀。这期间,关羽多次派出使者前往上庸求救,但刘封听了孟达讲述关羽排挤之事,内心顿时愤恨起来,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关羽走向灭亡。
关羽死了,丢失荆州,刘备勃然大怒,追究责任,于是就有人说出了刘封见死不救的事情。刘备心想这个义子果然不顾大局,不讲情义。就在这时,刘封回来了,“只带百余骑。”刘备一见刘封,更加愤怒,杀心陡起。犹豫未决之际,诸葛亮出现了,而且一上来就把刘备拉到一边,附耳低言道:“此子极其刚强,今日不除,后必生祸于子孙耳。”一听此言,刘备不假思索,忙令左右推出去斩首。
刘封当然可杀。但显然,刘备与诸葛亮的想法不大一样。诸葛亮想借此机会除掉刘封,为将来幼主“接班”铺平道路。而刘备虽有除掉刘封之心,却怕担上杀子骂名。诸葛亮的一番话,似乎给了刘备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内心抚平了不少。但接下来的一件事,却让刘备再次忐忑起来。当跟随刘封的士兵说起刘封不被孟达劝降、“扯书斩使”之事,刘备马上就“后悔”了:“吾儿虽然刚烈,有此忠义之心也,凛然可爱。”赶紧让人推回来,却不料早已斩首,动作之快,令人防不胜防。
见刘备“后悔”,诸葛亮假意宽慰:“若欲嗣主久远之计,杀之何足惜也。做事业者,岂可生儿女之情耶!”只此一句,把无情无义的脏水全部泼到了自己身上。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见诸葛亮嗔怒,刘备仍想摘得干净一些:“纵使他日杀孤之子,孤不忍今日废忠义之人也。”看看,杀都杀完了,还忘不了搽脂抹粉,虚伪掩饰。这是刘备一贯的拿手好戏,效果就是“文武闻之,无不落泪”,效果好极了!
刘封死了,死的有些不可饶恕却也心有不甘。在其内心深处,刘备不仅是慈父,也是仁德之主,之所以不被孟达劝降,冒着杀头危险回到刘备身边,可能就是觉得自己断不至死——孩子犯了错,责罚一顿而已。但刘封实在太天真了,他哪里想到,自己早就成了人家的“眼中钉、肉中刺”了,在政治斗争和权力传承的问题上从来就没有仁德可言,有的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罢了。
这一点,即便是所谓的明君贤臣也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