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众望所归的袁绍为何会被枭雄曹操打败

袁绍早年还是还是一个县令,以精明能干被朝廷征召,但是袁绍隐退不去,实际上是自己在家聚集有识之士。东汉末年朝中宦官*,何进就号召天下王师进京讨贼,董卓依仗着自己兵强马达便肆意专横,废除少帝,另立刘协为献帝。自此洛阳成了董卓的天下,袁绍于之不和,出逃京师,被董卓追杀。

之后袁绍率领的声势浩大的联合军算是吓跑了董卓,但是面对已是空城的洛阳,联合军不欢而散。袁绍清楚冀州是天下物产富饶之地,要想成大事必须夺下韩馥的冀州。于是袁绍暗地结交韩馥反叛的部下麴义,这使得韩馥同时受到了公孙瓒和麴义之苦。手忙脚乱的韩馥在袁绍的说客高干和荀谌的唆使下,将冀州让给了袁绍。不久,韩馥在袁绍的压力之下,自杀身亡。

从初平二年(公元191)开始,袁绍就同公孙瓒交战不修,并于建安三年年(公元198年),打败公孙瓒的军队,公孙瓒*而死。此后袁绍的大军所向披靡,一举拿下了幽州,而袁绍也成了坐拥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四大州,实力已经是首屈一指了。

不过袁绍为人志大才疏,行事又优柔寡断,所以错过了很多良机。袁绍在官渡战役中,被异军突起的曹操大败。官渡之后,不仅军队士气大减,也是对实力一次巨大消耗。回到冀州不久,袁绍因病去世。

袁绍的谋士

袁绍身为一个作用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的*庞大的军阀,是东汉末年风云变换的中原最为抢眼的一位。所以像袁绍这样有着深厚家底的人,自然是有人来帮他打底和运筹的谋士。袁绍手下有着最为出名的四名谋士,分别是田丰、许攸、逢纪和审配。

田丰为人比较耿直,原本是东汉朝中的官员,因为不耻与专权的宦官为伍,辞官归家去了。后来遇到袁绍起兵,就应邀做了袁绍的别驾,为其攻打城池出谋划策,并实现自己匡扶天下的愿望。田丰极有远见卓识,也很有计谋。在他的帮助下,袁绍成功打败了公孙瓒,取得幽州。但是袁绍昏庸起来也是令人大跌眼镜的,田丰明确指出恭迎天子的重要性,但是袁绍没有听取,导致后来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再有就是田丰认为攻打曹操最好的方法是持久作战,但是袁绍急于求成,即便田丰力谏也是不听。最后袁绍在官渡大败,正史中袁绍因为羞于见到田丰,故将其杀害。

许攸虽然有才华,但是在袁绍军中并没有得到太大的重用,所以他一直对袁绍是心存芥蒂的。官渡之战中,因为家人犯法被投入大牢,这使得前线的许攸更加存有二心。于是战前倒戈曹操军中,并向曹操献计偷袭了袁绍的屯粮处。不过许攸虽然有才,却也是贪得无厌的小人,所以不知满足的许攸被曹操斩杀。

至于逢纪和审配,二人起先就开始明争暗斗。逢纪喜欢玩弄权术,到头来因为私心过重,被袁绍的儿子杀死了。审配则是没有大局观,大敌当前还将前线的许攸家属关入牢中,导致许攸临阵倒戈。

袁绍为何败给曹操

袁绍出生在“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的大家之中,袁家的旧臣遍布全国。当袁绍起兵之时,各地都有人响应,所以他的人望是极大的。诸如田丰、许攸、逢纪、审配、颜良、文丑等等这些文武人才都聚集在袁绍的营下,除此之外他还拥有冀、青、幽、并四州为基础,*之大是当时首屈一指的豪强。但是最后还是败给了不及于他的曹操,大抵原因有一下几个。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出在袁绍这个人优柔寡断,虽然谋略较多,却是不善于决断之人,从而时常错失良机。在官渡战役期间,刘备起兵反曹,田丰劝袁绍奇袭曹操后部。但是袁绍却以小二病重,而不愿出兵,等到了刘备败于曹操,他才兴师动众讨伐曹操起来了。再有就是袁绍虽会用人,但不懂的识人。袁绍手下的田丰、许攸、逢纪等人都是有名的谋士,但是他们内地里常因为不合而时常相互争斗,袁绍又部分忠良。田丰极力谏言要以持久战术拖延,令曹操断粮而败。但是袁绍非但不听反而将田丰关入大牢。还有就是袁绍心存妇人之心,部下受伤他会很伤心,但是倘若手下立功了,他有对封赏极为吝啬。导致袁绍军中很多人才没被重用,最后反而投降了曹操。

另外就是曹操无论在政治上的决策,还是军事上的部署,其能力和见识都超过了袁绍。曹操挟天子就为他的政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袁绍还嫌弃天子吴用。曹操面对袁绍的远超于他的大军,重点设防,做到从容应对。加上曹操对人才的渴望,才会令许攸背离袁绍,成为袁绍官渡之战失败的关键因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