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遗址挖掘出石砌城址 始建于4300年前

昨日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最新考古成果,发现神木石峁遗址内有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砌城址,它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部分构成,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史前最大城址。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相当于一个西安世园会。这个曾经的“石城”寿命超过300年。

1976年就被发现的石峁遗址,经过近两年的系统调查和考古发掘,又有了惊人的发现。首先发现了石峁城址,这是一处宏大的石砌城址。

今年开始的考古勘探确认它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内城城内面积约210余万平方米,外城城内面积约190余万平方米,石峁城址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其规模远大于年代相近的良渚遗址(300多万平方米)、陶寺遗址(270万平方米)等已知城址,成为目前所知最大史前城址。

“皇城台”位于内城偏西的中心部位,为一座四面包砌护坡石墙的台城,大致呈方形。内城将“皇城台”包围其中,依山势而建,城墙为高出地面的石砌城墙。外城系利用内城东南部墙体、向东南方向再行扩筑的一道弧形石墙,绝大部分墙体高出地面,保存最好处高出现今地表亦有1米余。

本次调查发现的城墙越沟现象将石峁城址基本闭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空间,为探讨石峁早期地貌变迁及环境提供了重要资料。

根据清理出年代特征明显的陶器和玉器,并结合地层关系及出土遗物,专家初步认定最早一处是“皇城台”修于龙山中期或略晚(距今4300年左右),兴盛于龙山晚期,夏(距今4000年)时期毁弃,属于我国北方地区一个超大型中心聚落。这个“石城”的寿命超过300年。

这次考古主要对石峁城址外城北部的2500余平方米的一座城门遗址进行了重点发掘。从地势上看,外城东门址位于遗址区域内最高处,由“外瓮城”、两座包石夯土墩台、曲尺形“内瓮城”、“门塾”等部分组成。

考古中发掘出6件完整的玉器,种类为玉铲、玉璜、石雕人头像等。这是石峁遗址考古中首次发掘出的玉器。玉器就在石墙里,这是奇特的发现。考古工地负责人邵晶告诉记者,调查时当地老乡说过去流失的石峁玉器是在石墙里面发现的,这一度让考古人员很怀疑。可发掘中确实如此。出土的玉器一种是在倾斜的石墙里面,第二种就是在倒塌的石墙堆积里面,距离地面都比较低。

这也给考古人员留下了一个谜团:“考虑到墙未塌时,玉器怎么承受得了这个负重,很难想象。而且还有些石头与石头中间的缝隙最薄只有几毫米,怎么把玉器放进去的?”

“上世纪70年代,就有考古人员在石峁征集到127件玉器。其中不少被陕博收藏着。目前流失在世界各地的石峁玉器有4000件左右。”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炜林告诉记者,石峁玉器世界闻名,但是一直没有“正名”。这是因为没有在考古发掘上发现过石峁玉器,缺乏关键依据。

所以,此次在石峁遗址内首次发掘出的6件完整玉器就非常珍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收获。证明了石峁玉器确实存在,流散各地的石峁玉器也因此“正名”。

外城东门的考古发掘中,还出现了壁画的身影。考古人员在一段石墙墙根底部的地面上,发现了100余块成层、成片分布的壁画残块,部分壁画还附着在晚期石墙的墙面上。这些壁画以白灰面为底,以红、黄、黑、橙等颜色绘出几何形图案,最大的一块约30厘米见方。“这些颜色都是来自铁矿物原料,是从石头中提取的。”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助理、石峁城址考古队队长孙周勇告诉记者。这是龙山时期遗址中发现壁画数量最多的一次。几何图案是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流行图案,之前就曾发现过这类图案。

本次考古还发现了48个人头骨。考古人员在下层地面下发现了两处集中埋置的人头骨的遗迹。每处均有24个头骨。一处位于外瓮城南北向长墙的外侧;一处位于门道入口处,靠近北墩台。这两处人头骨摆放方式似有一定规律,摆放范围,外瓮城外侧呈南北向椭圆形,门道入口处的遗迹略呈南北向长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