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林献堂的议会运动为*分子埋下隐患
自雾社事件结束以后,*的武装斗争彻底结束,此后的*在日本治理下逐步日本化,日本人强迫*女子穿着和服,说日语,*人服日军兵役,向日本天皇遥拜,可以说逐步丧失了民族的独立性。
面对此等情况,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流传于亚洲各地,韩国、越南先后成立*,效法孙中山进行革命独立,*也受到此影响,其代表人物就是林献堂。
林献堂像林献堂,名大椿,号澧园,字献堂,*政治家、诗人,民族运动先驱,被称为“*议会之父”。原籍福建龙溪,出身望族雾峰林家,父亲林文钦是清末举人,与清朝*抗法名将林朝栋是同辈。林献堂倡导*民族运动,以汉人本位的思想(一生不说日语、不穿木屐,坚持汉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从事对于日本人的抗争,是位有道德勇气与使命感的民族运动先驱。
出身于*“第一家族”雾峰林家的林献堂,领导*民众在日据时代开展轰轰烈烈的非武装抗日运动,被史学界公认为“*议会之父”、“*民族运动领袖”。最近又被全台网络票选为“一百年来*第一人”。
雾社事件后,林献堂逐渐意识到武装抗争难以对抗强大的日本,是不现实的,唯有政党政治,议会政治运动,合法夺权才是良策。
1907年,27岁的林献堂听说戊戌变法领袖梁启超在日本办报,很想听听他对*前途的看法,于是携秘书甘得中赴日本横滨求见梁任公,但寻找多日未遇。在准备返台途经奈良时,不意竟在旅舍巧遇梁公。由于二人语言不通,只好在纸上笔谈。林献堂倾诉了台胞的不幸,向梁公请教如何抗日,梁坦率写道:“中国今后三十年,断无能力帮助台人争取*。故台胞切勿轻举妄动,而供作无谓之牺牲,最好仿效爱尔兰人对付英本国之手段,厚结日本*政界之显要,以牵制*总督府之政治,使其不敢过分压迫台人”(《林献堂纪念集》卷一年谱)。
林献堂认为梁公之论极有道理,当即邀请梁启超择日访台。1911年3月,梁公携长女令娴及友人汤觉顿赴台访问。林献堂率*爱国诗社“栎社”主要成员赴基隆港迎接,并请梁公去台中雾峰林家小住。其间他们在林家花园五桂楼共商非武装抗日大计。同时和栎社诗友唱和,写下上百首爱国诗歌。
此后三十多年,林献堂领导*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议会设置请愿运动”、“文化协会运动”等非武装抗日斗争,在*保留下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成为“甘地”式的领袖人物。此后林献堂在受到辛亥革命信仰下,效仿*建立了*文化协会,推举林献堂为总理;蒋渭水为专务理事;林幼春等人为常务理事。1914年3月,林献堂曾邀请日本*民权运动大佬板垣退助伯爵来台访问。1919年,与蔡惠如等人成立“启发会”,翌年改为“新民会”,林担任会长,成立于东京。1921年1月起,林献堂在周密准备下,开始向*会提出设立*议会的要求,此为第一次*议会设置请愿运动。
1911年后,梁启超*之行后回到日本,九月间接袁世凯的电报,邀请他到北京就任财政总长之职,他因路费无着,由横滨致电林献堂,借款千元。献堂当即汇去一千日元,但他和堂侄、栎社创办人林幼春都极力反对梁启超就任袁世凯的财政总长。林幼春还特地去函劝梁公与南方孙中山的*合作。
1912年6月26日,林献堂在给梁启超的信中提到当年3月间连横由*回祖国大陆,他曾托连横带六百日元给梁启超,改善梁启超生活拮据的状况。
1912年10月,梁启超从日本回国担任司法部总长。1913年初,梁启超写信邀请林献堂赴北京一游,一来感激林献堂在经济上给予他的赞助,二来也想为林献堂引荐一些*高官。
林献堂于1913年3月19日应梁启超之邀赴北京游历。临去之前,他给梁任公的信函中写道:“近阅各报,风声鹤唳,大有南北分离之势……只恐谣传不息,枝叶一披,危及根本耳。先生素主*集权之说,在当道果能执定此策,乘此时机以谋巩固……献堂蛰居海外,郁郁多年,以未能时领清诲为憾,兹决计屏除一切,买棹西行,拜谒之期当在不远尔。”
此次北京之行后,林献堂拜访袁世凯、熊希龄等大量北京高官,并且在此次出行时公祭黄帝陵,以汉人的身份宣誓自己的中国属性。为此日本当局恼羞成怒,回台后,6月17日林献堂应台中州知事之邀参加始政纪念会时,荻洲立兵便嗾使右翼浪人卖间善兵卫当众殴打于他。林献堂被日本军警当众掌掴,以示警戒。*议会也遭遇解散危机。
但是林献堂不曾退缩,1923年,为激起*人的民族意识,文化协会以《*民报》做为宣传,林担任社长。1927年2月,成立大东信托株式会社,由林献堂等人还花了2年筹设,为了打破日本人及御用绅士控制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业的状况,由林出任董事长,陈炘担任总经理。1927年1月,*文化协会分裂,转向由左派控制,林献堂也退出文化协会。同年7月,另组*民众党。1930年8月,林献堂等人组建*地方自治联盟,担任顾问,自治联盟以设立民选的地方各级议会为宗旨。
1937年7月15日,在日本殖民当局的压力下,*地方自治联盟最终宣告解散。轰轰烈烈的*议会请愿,自治运动宣告结束,林献堂*避走东京。仍然希望*自治的林献堂此时黯然伤神,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回归林献堂才再度回台,1946年5月当选第1届*省*。10月下旬蒋介石来台巡查时与之会面。但是四个月后,*发生二二八事件,加上林献堂被列入指为“台省汉奸”的黑名单,幸得友人相助才免去牢狱之灾。二二八事件至今很难定性,但是这无疑是*至今为止政治上的喉头之鲠,此后林献堂心灰意冷。1949年9月林献堂以养病为由黯然离开*,寓居日本。1956年病逝东京,年七十六岁。
林献堂的功绩很大,对他的评价如今也十分正面,他的议会情愿运动与甘地的非暴力合作类似,但是林献堂高明的地方在于他看到了政治自治,法律独立对于政治的意义是多么的深远,林献堂一直与梁启超保留着深厚的友谊,是他学术的忠实信徒,也是政治挚友。
明治维新后的大正时代,大正天皇身体羸弱,军派实力有所削弱,*民权风气开展,宪政、法治等思想蔓延日本,使得短暂的大正时代居然成了和平的盛世,林献堂正是借着这段东风而起,通过合法夺权的手段,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打下了*此后政治的坚实基础,也推动了*此后的改革。但是林献堂议会运动的戛然而止以及二二八事件中的尴尬角色,最终导致林献堂客死异国。他的*本土化也被李登辉等人不断利用演变,渐渐从心向汉族偏向本土原住民文化思维,为*分子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