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通过睡眠养生的

古人是如何通过睡眠养生的

古人是如何通过睡眠养生的

1、睡前不可进食。

临睡进食容易增加胃肠负担,既影响入睡,又伤害身体。如睡前感觉饥饿,饮食后宜稍休息一段时间再睡。早饭宜早,午饭宜饱,晚饭宜少。这确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养生经验。若夜卧以后,在床上进食,更为不利。

2、睡前不可恼怒。

凡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气血的紊乱,从而导致失眠,甚至疾玻所以睡前非但不可恼怒,还应防止任何,情绪的过激。

3、睡眠不可忧虑。

睡时一定要专心安稳思睡,不可想事。古人说:“先睡心,后睡身”,是睡眠的重要秘诀。如果睡下以后思想日间或过去未来的杂事,甚至忧愁焦虑,不但会失眠,而且对身体的损害会比白天更大。

4、睡眠不可仰卧。

睡时宜侧身屈膝,则精力不散:醒时宜舒展活动,则气血流通。如果仰卧,则体直。“不舒”肌肉不能放松,且手易搭胸,多生盛梦,还影响呼吸与心跳。

5、睡卧不可对灯。

开着灯睡使心神不能安定,不易入睡。

6、睡卧不可言语。

睡前说话会使精神兴奋、思想活跃,从而影响入睡,导致失眠。

7、睡时不可掩面。

以被覆面,使人呼吸困难,而且吸入自己呼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对于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8、睡时不可张口。

张口呼吸有很多缺点,不仅不卫生,而且使肺脏易受冷空气和灰尘等的刺激,胃内也易进入凉气。

9、卧时不可头对火炉。

睡眠时温度过高,容易在入睡后将被撩开,反而着凉。

10、卧处不可当风。

古人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人体睡眠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最易受风邪的侵袭。

提高你的睡眠质量,尝试以下方法

1、起居有规律

我们生活要有一定的规律。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人体内有一架精密的“生物钟”,它时刻在规定着人类生命活动的进程。中医学也主张,不同的季节应该安排不同的日常起居,如春季起居讲究“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季讲究“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季要求“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提倡“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只有养成了按时入睡的生活习惯,每到就寝的时间才可以安然入睡。此外就寝前要洗脸、刷牙、漱口,尤其用热水洗脚更有助于睡眠。睡觉前看书看报、饮咖啡、喝茶、吸烟等,都会引起兴奋而导致失眠。

2、好的睡眠环境

《内经》中说:“躁则消亡,静则神藏。”这就告诉我们,只有在心情平静的时候,才更容易入睡。睡前过多的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都可能会引起失眠。因此人到中老年一定要心胸开朗,入睡之前需要排除私心杂念,把心思都放在“睡眠”上,这就叫做“先睡心”,只有这样才能睡得快、睡得安稳、睡得香。

3、适宜的室温

《十叟长寿歌》说:“七叟摩巨鼻,空气通窗牖。”歌诀中说的就是睡眠时要保证空气新鲜,即使冬季白天也应在睡前开窗换气。但是要注意睡眠时,要避免“穿堂风”和“隙风”的袭入。除以上这些睡眠要求之外,还要创造入睡的条件,如被褥柔软暖和,夜里室内光线暗淡,温度、湿度要适宜,并且保持安静等因素。

4、注意劳逸适度

当一个人缺少运动和劳动时,入睡会比较困难。相反,当一个人过于劳累时,也很难一下子入睡,因此要注意劳逸适度,才能保证良好的睡眠。尤其是老年人退休之后,脑力和体力活动有所减少,由于劳逸不当,常常不能够熟睡。这就要求老年人白天可以适当做些体力活动,或在睡前散步20~30分钟,这些都能帮助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