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小常识 金秋最适宜养肺

明天就是传统的节气立秋了,立秋一过,天气就会转凉,经受了一夏天的酷暑折磨,此时做好养生对于我们在秋季的生活还是非常有好处的。接下来就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秋季该如何养生

立秋养生小常识

中医认为人应与天地相应,天人相应即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是中医的一个重要观点,由此产生了顺应自然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季节养生和时令养生就是其中之一。祖国医学认为肺属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黄,故肺主秋季。从季节养生角度看,秋季最宜养肺。另外秋季主收,燥为秋季之主气,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通过鼻与外界相通,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中医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认为肺和皮肤粘膜的关系非常密切,也就是说在秋季,干燥是伤害肺脏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呼吸道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器官,从鼻腔到气管再到肺部,秋季由于早晚比较凉、温差比较大,干冷的空气容易侵害和损伤粘膜导致呼吸道疾病。如果秋燥伤肺,则冬季来临时易出现肺系疾病,所以秋季重点养肺不无道理。

我们首先应该了解秋燥伤肺的易感人群:大凡老年、儿童、体弱者、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糖尿病、心脏病患者;还有长期疲劳、生活不规律等所致的亚健康状态者,这些人由于抵抗力低下,对季节变化的适应能力弱,因此容易被秋季的燥邪所伤。同时这些人经过了漫长的炎夏酷暑,必然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因此,有句俗话说:“入夏无病三分虚。”入秋后,气候干燥,又是慢性病容易复发和病情加重的季节。因此,大多数人认为,为了增强体质,秋季应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调补,特别是加强对肺脏的调养,以免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频发。秋季如何补养,以增强体质,抗病益寿,是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保健方法:

饮食养肺

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此时可以通过食疗达到生津润肺、补益肺气之功。古代医书提到:形寒饮冷则伤肺。是说如果没有适当保暖、避风寒,或者经常吃喝冰冷食物饮料,则容易损伤肺部机能而出现疾病。因此饮食养肺应多吃乌骨鸡、猪肺、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梨等,但要结合个人体质、肠胃功能酌量选用。白木耳有补肺润燥之功能,胡桃有补肾安神之效,秋季服用更有疗效。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这些食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搭配则功效更佳。

药粥养肺

①百合杏仁赤豆粥(清肺火):百合10克,杏仁6克,赤小豆60克,白糖少许。先将赤小豆洗净,加水适量,与粳米一起,先以大火煮沸,然后在半熟的粳米锅内加入百合、杏仁、白糖,以文火同煮至热即成。适用于肺阴虚,虚火旺盛,素有口干、口苦者。

②枇杷梨皮川贝饮(润肺止咳): 枇杷叶15克,鲜梨皮15克,川贝10克。以水煎煮取汁去渣代茶饮。适用于肺热,口干咳嗽者。

③黄芪山药粥(补肺气):黄芪30克,山药30克,粳米50克。先用水煮黄芪取汁去渣,再用汁煮山药、粳米做粥,晨起空腹食用。适用于肺气虚,容易感冒者。

运动养肺

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可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慢跑、呼吸操、快步走等。其中如太极拳等传统健身运动对于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练习深沉而缓慢的呼吸具有很明显的作用,是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慢性病患者最佳的锻炼方法。

总之,在金秋季节,我们除了享受凉爽的气候、丰收的果实以外,还要预防一些呼吸道疾患,防止秋燥伤肺,同时适当的进行科学的调养,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减少自身患病的机会,还可以减少慢性病的复发或加重,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立秋吃什么

秋燥时节,一方面要多喝盐水和蜜水,另一方面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之类的食品,这些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对我们人体的危害。当然,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姜,它含挥发油,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使消化的功能;生姜还含有姜酚,可减少胆结石的发生。所以它既有利亦有弊,民间也因此留下了"上床萝卜下床姜"一说。但在秋天,最好别吃,因为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在古代医书中也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五彩蜜珠果

配抖:苹果1个,梨1个,菠萝半个。杨梅10粒,荸荠l0粒,柠檬1个,白糖适量。

做法:苹果、鸭梨、菠萝洗净去皮,分别用圆珠勺挖成圆珠,荸荠洗净去皮,杨梅洗净待用。将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锅内烧热溶解。冷却后加入柠檬汁,把五种水果摆成喜欢的图案,食用时将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姜爆鸭

配料:鸭半片,姜,青椒,葱蒜,豆豉,辣椒酱,甜面酱

做法:鸭子剁块,姜一小块拍破,另外的全部切丝,青椒切丝;油热后下葱姜蒜炸香后放鸭子干爆,直到把鸭子爆的干干的才可以;油8成热,放豆豉,辣酱,甜面酱炒香后放姜丝煸一会,最后放爆好的鸭子,白糖,和青椒翻炒几下即可

功效:滋阴,补虚,养胃,利水。

食用;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适宜肝硬化腹水者食用;适宜肺结核患者食用;适宜慢性肾炎浮肿者食用。

糖醋小排骨

配料:小排骨、淀粉、青红椒、姜、鸡蛋

做法:打散的鸡蛋液加入适量盐,鸡精,和一点米酒拌匀,再加入排骨中拌匀,腌10分钟入味。把腌好的排骨均匀沾上淀粉,并用手捏紧防止脱落。小火慢炸排骨至表面金黄,全熟时捞出。

另起锅,放少量油,放入姜片,青红椒略炒。把已经炸熟的排骨回锅快速翻炒一下,炒匀即可关火。

功效:猪排骨具有滋阴润燥、益精补血的功效;适宜于气血不足,阴虚纳差者。

醋椒鱼

配料:黄鱼l条,香莱、葱、姜、胡椒粉、黄酒、麻油、味精、鲜汤、白醋、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黄鱼洗净后剞成花刀纹备用,葱、姜洗净切丝。油锅烧热,鱼下锅两面煎至见黄,捞出淋干油:锅内放少量油,热后,将胡椒粉、姜丝入锅略加煸炒,随即加入鲜汤、酒、盐、鱼.烧至鱼熟,捞起放入深盘内,散上葱丝、香菜;锅内汤汁烧开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搅匀倒入鱼盘内即可。

立秋习俗

农历七月间的立秋,是由来已久的传统时节。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汉代沿承此俗,并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东汉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从唐宋时起,就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过去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这与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无关系。“民以食为天”,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所以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伏天人们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大多是称小孩),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和“咬春”一样,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立秋以后,如天旱少雨,赤日炎炎,产生连续酷热天气,就把伏天拖长了,即所谓“秋老虎”,意谓炎势如虎,反常的酷热不逊于大暑。此时人们更感到闷热难当。当然秋天的炎热毕竟像“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立秋后如逢雨水多,下一阵雨凉一阵,处暑后,暑气当已消退,确实进入秋季了。

结语:立秋一过,天气将会逐渐转凉,此时夏季的养生方式已经不管用了,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制定不同的养生方法,希望下药过好秋季的朋友可以试一试小编所说的秋季养生的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