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开疆拓土不善用兵 埋下了衰亡的种子
汉武帝的用兵,很不得法,任用的统兵将领,多半是跟他有裙带关系的外戚,虽然运气好时,外戚里也有卫青、霍去病这种能打仗的人,但更多是像李广利这样的庸才,真正有才干无关系的将军,像李广、李陵,都得不到重用。
经过66年的休养生息,一个十五岁的男孩登上了皇位,并享国54年。
我们知道,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他们的伟大并不是因为本身多么了不起,而多半是因缘际会,正好在那个时代坐在那个位置上。汉武帝刘彻,他的父祖为他基本摆平了内乱,又让天下积聚了相当的财富。留给他的任务,是如何去处理天下财富,与保证长治久安。
汉武帝首先宣布了他的意识形态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事实上这位皇上并不太懂儒学,他只是跟他的曾祖刘邦一样,觉得皇帝该有皇帝的架子,以昭示他特殊的地位,而仪礼这一项,自然是儒家(以董仲舒为代表)最擅长。汉武的“独尊”,主要还是改正朔、易服色等等,用外在的形式将等级的*固化下来。因为要用儒家人才,所以文化政策有了排他性,为“五经”博士设官学,发俸禄,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动用国家力量来推广某种学说。
但说到筹集财富,就不是儒家能干的了。于是汉武任用桑弘羊,实行盐铁专卖,又一反父祖之道,大肆设置苛捐杂税,百姓家生了小孩,三岁起就要出人头税,出门去坐车坐船,也要交税。*又开了捐纳一途,交多少钱,就可以给你一个官当当。这一来*财富大大增加,可是人民肯定不乐意。为了镇压民众,张汤、赵禹这样的酷吏得到重用,这下子又回到法家的道路上去。这就是“阳儒阴法”的起源。
刘彻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他从民间搜集了那么多财富,一部分用来打匈奴,开拓疆土——唐诗里说“武皇开边意未已”,刘彻对国土的贪婪,跟历史上一切“大帝”都差不多;另一部分全都浪费在封禅、修宫室、巡幸全国、任用方士这些面子工程上了。
汉武时期,与匈奴的战争持续了二十年之久。汉武帝的用兵,很不得法,任用的统兵将领,多半是跟他有裙带关系的外戚,虽然运气好时,外戚里也有卫青、霍去病这种能打仗的人,但更多是像李广利这样的庸才,真正有才干无关系的将军,像李广、李陵,都得不到重用。他讨伐匈奴,一方面不节约物资(按司马迁的说法,内地出产64石粮食,运到西域战场的才一石,这还没算上将官们的大量贪污),也不爱惜士卒,每次战役死伤很多;另一方面,他与所有自以为是的领导一样,喜欢过问每件小事,制定每条行军路线,指挥每场战役。所以,汉武开边,成本产出比非常糟糕,之所以能取胜,将匈奴赶到大漠以北,主要是双方国力差距太大。
张骞通西域,是史上大书特书的重大事件。事情的起因,先是汉武帝派张骞去寻找西迁的匈奴世仇月氏国,希望能合击匈奴,此事不成,回来的张骞却向汉武帝描绘了西域的广大,勾起了汉武对西域的野心,正好匈奴内斗,浑邪王降汉,带来了甘肃西北部的土地,西域之路从此打通。通西域,在当时是满足了汉武的野心,在历史上对于中国西北边疆的形成,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对于东西文明的交汇,也有开创之功。
另外,汉武开边还包括东破朝鲜,正式在朝鲜半岛设置郡县,向西南则灭掉南越和闽越,云、贵两省从此并入中国版图。汉朝军队还打败了羌族,开进了青海东部地区。
汉武的这一系列开疆拓土,当时确可说是劳民伤财,对帝国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好处,因此舆论大都反对,不过挡不住汉武帝的一意孤行。因为这些战事,对国内人民的压迫搜刮达于极点,百姓交税往往超过应交数额的数倍,前108年,汉武巡视各地,各地郡守因供应不能达到要求而普遍被责,两个郡守甚至因此自杀。“汉武帝的军事行动折断了帝国的脊梁”(黄仁宇),埋下了前汉衰亡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