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老兵忆抗战 一枪之仇还未报 非常气愤

黄埔军校,全名是“中国*陆军军官学校”,原址设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黄埔培养了国共两党大批优秀人才。黄埔师生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各个历史时期,为民族,为国家建立了许多彪炳史册的功勋。今年6月16日是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周年。为回顾黄埔军校办校历史,讲述黄埔师生为民族、为国家奋战牺牲的故事,“黄埔魂·民族心·两岸情”采访团在广西采访了多位黄埔老人。

林敬裕老人1922年生人,广西桂平人。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华民族八年全面抗战的序幕,此时,林敬裕正在广西桂平县桂山中学读书。1938年桂山中学遭到日军轰炸,校舍被毁,学校停课,不到16岁的林敬裕和许多同学一起报名参加了广西抗日青年学生军。经过短期培训,广西学生军的学生奔赴广西各地进行抗战宣传,发动民众参加抗战。

“我们是广西青年学生军,我们是铁打的一群,在伟大的时代里负起伟大的使命。我们抱定勇敢、坚强、战斗、牺牲的精神,我们要和前线战士、全国同胞誓死克服我们的敌人。我们为国家争独立,为民族争生存,为人类伸正义,为世界求和平,在伟大的时代里负起伟大的使命。我们是铁打的一群,我们是广西青年学生军。”采访中,林敬裕老人为我们演唱了当年的抗战歌曲《广西学生军军歌》。

广西学生军是新桂系组织的青年学生抗日军事化团体。1938年时,广西学生军人数达到四千多人,直属第五路军总司令部。他们除了做抗日宣传,协助地方*发动民众参加战备工作,也协助军队做战时交通、运输、给养、谍报、战地服务及组织游击队等工作。桂南会战期间,学生军直接参加了与日军作战,成为广西抗日活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学生军中大多是爱国青年,也受到主张抗日的中国*的影响,也因此被指受到赤化。1941年6月广西学生军被勒令解散。同年,林敬裕报考了黄埔军校四分校。

黄埔军校四分校的前身是黄埔广州分校,抗战爆发后曾多次迁校。1940年2月初,黄埔军校第四分校由广西省宜山县迁至贵州独山。无论是黄埔本校还是分校,都十分注重基础教育和军事专业技能培养。虽然时间过去七十多年,林敬裕老人至今仍能背诵《孙子兵法》十三篇。

当时四分校有4个专业分科:即无线电通讯科、炮兵科、工程兵科、步兵科。林敬裕老人是18期步科毕业,所学专业是步兵作战和指挥。初到学校,先学无线电和有线电,从如何使用、修理、原理都要学习,另外武器使用也是重点,步兵的步枪、机枪、轻机、重机、迫击炮,指挥方法、进攻、撤退等方案这些统统都学习。1942年秋天,林敬裕从黄埔四分校毕业,被分到第十六集团军31军131师。

1944年,日本为摧毁美军在华中、华南的空军基地,削弱美军利用这些基地轰炸日本本土的能力,在1944年发动了被中国称为“豫湘桂战役”的大规模作战,日军除了在湖南衡阳遭到了*军第10军的顽强抵抗外,战事一路进展顺利,连克河南、湖南,并集结近7个师团,15万兵力,进攻桂林。

桂林守军原为国民革命军第31军,但因其主力第188师调出,参加湖南、湖北方向作战,桂林守军只有31军第131师1万2千多人,加上后来从各地自发进入桂林城的广西地方民团,总兵力不到2万人,而且缺少坦克、火炮等重型装备,根本无法与十几万日军抗衡。

桂林守军抱着与桂林共存亡和抗战到底的决心,士气高涨。林敬裕当时在第31军131师319团一营2连3排任排长,直接参加了桂林保卫战。林敬裕老人所在的131师391团的阵地就在今天桂林著名的风景区七星岩。

桂林保卫战是抗战后期进行的一场比较激烈的战斗,日军为突破漓江防线就付出了阵亡7000余人的代价,被称为“令日军为之胆寒的战役”。在桂林保卫战中,林敬裕老人多次参加战斗,毙伤多名日军,自己也在战斗中身负重伤。

桂林保卫战打响后,日本军队连续向中国守军阵地发起进攻,但全部被中国军队击退。林敬裕所在连队坚守阵地三天,之后被换下来休整。刚休整一天,前线又传来战况,离七星岩不远的星子山被日军占领,团部命令林敬裕赶快集结部队,重新夺回星子山阵地。

那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

林敬裕:“当时我马上回来集合队伍,简单地宣布命令,带部队出发。三顶机关枪交给三个老资格的班长,我带步兵冲上前。到下午,我们冲上山顶,一个排40多个人连同从原来的阵地上败退下来的,大概也有20多人,一起跟我上到山顶。敌人就在前面,占领山顶位置,已经搞好阵地工事了。当时我没有步枪,就拿着一支冲锋枪,透过石头的掩护冲上去。敌人那时也准备好了,端着刺刀的日本鬼子那时没有冲锋枪,在距我不到十米的地方,我用冲锋枪打中他,但同时也被他身后的日本兵打中。“受伤后的林敬裕被困在大石缝里,进不得,退不得。如果日军下山搜索,他们肯定会当面遭遇。当时林敬裕和他的传令兵作好了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的准备。

林敬裕:“日本鬼子已经全部冲到我头顶大石头上,拼命丢手榴弹,统统丢下山谷。过了几分钟,我估计日本鬼子要下来搜索,我知道自己处境非常危险,只有一搏,没有别的办法。我示意身边的人解下我身上的手榴弹,拉出导火线,就等着日本兵下来搜查时,大家同归于尽。但忽然一阵冷风吹来,乌云密布,日本兵全都去躲雨,我们趁机撤离下来。”

由于当时失血过得,林敬裕已经无法动弹。此时战斗还没有结束,他们也不可能撤离。林敬裕的传令兵把他背到一个山洞躲藏起来,之后的事情他就全不知道了。他只感觉有象沙子一样的重物压到他的胸口,生命正在离他远去。

据林敬裕老人回忆,桂林保卫战,391团伤亡惨烈,1000多人的加强团,打得剩下不足百人。那次战斗,虽然捡回一条命,但林老的右手被打断,手臂弯曲无法伸直,落下终身残疾。说起七十年前那场战斗,林老对日本侵略军仍然充满怒火。

林敬裕:“七十多年了,一枪之仇还没报。他们现在还想欺负我们,我非常气愤。”

据桂平黄运生老师调查了解,当年报考黄埔军校的桂平籍学生,有姓名、资料、档案可考的就有148人。但七八十年后,他们大都已经去世,目前还健在的桂平籍黄埔军校学生还有11人。这其中就包括林敬裕,黄埔第4分校第18期学生;李贤俊,黄埔第4分校第18期学生,现居住在*台中市。

林敬裕和李贤俊两位老人,不光是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同期同学,也是桂平桂山中学同学,有两校同窗之谊。1949年后,海峡隔绝,两人失去联系,直到前些年他们才又重新聚首,此时两人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

他们回忆起当年的抗战岁月,唱起当年的抗战唱曲,不免感慨万千。

林敬裕:“李贤俊,是桂平人,他是我中学同学,后来也参加了广西学生军,考黄埔军校,我们是三重同学关系。清明拜山,他回来好几次。这次他回桂平找我们学生军的同学,当时健在的还有十多个人。”

回忆起抗战歌曲《八百壮士》,林敬裕老人现在还会唱。“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