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秦汉以后无贵族?秦汉贵族的没落
十几年前,也就是我高考刚刚结束,还未进入大学校门的那个暑假。一天,和一位当时颇有名气的学者闲聊。他知道我喜欢历史、读过几本史书,高考报志愿,全部填报了历史系,便高看我一眼,问起我心中最喜欢哪位历史人物。我考虑片刻,答道:“项羽”。理由很简单,项羽是少年英雄,24岁出道,驰骋天下,未尝一败。
人总是缺什么就想什么,想什么就喜欢什么。我从小体弱,常受人欺负,内心里对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便有一种天生的渴望。这一点至今未未变。前些日子,看电影《天国王朝》中,当身染麻风病的鲍德温国王对他的妹妹感慨地说:“你还记得么?那一年,我16岁的那一年打败了萨拉丁。那一天,我身穿银色的盔甲,骑在白色的骏马上……”顿时,我的泪如泉涌,正在晾衣服的妻子跑来问我,我说:“我一生都不会再有机会骑在马上,手持宝剑,为点儿值得的东西而战了,我能不悲从中来么?”直到此刻,我依然羡慕项羽的人生,可惜自刎乌江时,他30岁刚出头,而我已近30岁了。
十一年前,我可没有现在这样多愁善感,我只说“因为项羽是一个凭一己之力,颠覆了一个帝国的英雄,无论最终的成败,他在我心里都是第一号人物,何况还有虞姬”,年长我20多岁的学者笑道:“我最喜欢的人正好与你最喜欢的人在同一个时代,还是棋逢对手。”这个人就是张良。
张良这个人可是牛逼大了,他是恐怖袭击的祖师爷;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帝王师;最强的是他还间接创立了一门宗教流传至今。先说恐怖袭击,张良与本拉登真有一比,两人都是大贵族出身、都是家财万贯、都生于弱国、都散尽家财、都策划了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在大历史的眼光中“博浪沙”与“911”的影响力也不分伯仲。
当罗马人还在与迦太基人血战到底的时候,秦始皇已经扫灭六国,统治世界。作为一个世界的君王,嬴政登上泰山之巅时,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的人们有理由相信“历史的终结”,这时候张良出现了,他用“博浪沙”恐怖袭击告诉世人,历史没有终结。
试想秦始皇巡游东方的排场:那是一座移动的鸟巢,也是一次漫长的国庆大阅兵,他展现着秦帝国的综合国力,告诉世人帝国的威严。就在这威严之下,张良还是成功的击中了皇帝的副车,全身而退。自此,爆得大名。
十年之后,当帝国彻底动摇之时,张良又回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他辅佐了一位君王,成就了一个前后400年的王朝。我曾经戏言:“将来有一天天下大乱,能一统寰宇的很可能是一个城管”,刘邦就是一个城管。汉初布衣将相们,按今天的话说,不是科级*就是开饭馆、酒吧或者网吧台球厅的混混。只有张良出身高贵。所以,每当刘邦着急着慌,说出那句经典的“如之奈何?”时,张良总是能拨开云雾,一语中的。在刘邦夺取中原的过程中,张良担当了“帝王师”的角色,并且没出什么闪失。两个人配合默契,关键时刻,只要在案下轻踩一脚,刘邦便能立即领悟,改口骂道:“大丈夫既定诸侯,就要做个真王,何必要做假王”。能遇到这么配合的老板,张良很幸运。
在秦汉之际,贵族政治尚未衰败的时代,出生于显赫世家的张良能选择刘邦,简直太了不起了。我心里总犯疑,他是如何能忍耐那些没什么文化、说话五大三粗的同僚?刺秦之后隐姓埋名十年的张良,活在民间、认识民间、理解民间。我想他最终是看明白、想明白了,所以才会选择刘邦这个混混。
到汉朝初建,张良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但仍然拥有客观的政治影响力,“商山四皓”的精巧策划,足见其洞若观火。晚年张良退出政治舞台,修仙得道去了,留下的蛛丝马迹足够把自己的传奇延续到人类历史真正的终结时刻。
十一年前的那个晚上,没有时间谈这么多故事。那位当过政治局委员的秘书,40不到就官至正局级的著名学者也不会和我这个高中生推心置腹,不过恰好我最爱的项羽和他欣赏的张良博弈过,便多说了几句:“张良,这个人少年时策划暗杀秦始皇爆得大名,中年时候当了帝王师,晚年全身而退,还创立了一门宗教,起码是成了一门宗教的一代宗师吧。他的人生基本上完成了一个知识分子所有的期望”,果然是缺什么就想什么,想什么就喜欢什么。十一年过去了,我还会为自己不能横刀立马而流泪,而他是否会为自己始终未能更进一步进入权力核心,徘徊于正局与副部之间而沮丧?
项羽和张良都是六国贵族中的佼佼者,项羽为了他的阶级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埋下了他失败的种子。人不能和时代斗,军神也不成。
张良也是贵族,在楚汉之争最艰难的时刻,楚军兵围荥阳,双方久战不决。当时,张良不在,刘邦问群臣有何良策。谋士献计:“复立六国之后,六国君臣、百姓必皆感戴陛下之德,德义已行,陛下便能南向称霸。”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好在张良及时回来阻止了这个自毁长城的计划。昔日张良一心“复韩”也曾请立韩王,如今却谏阻分封。这个转变对于张良来说,就是“背叛自己的阶级”,托克维尔说过,这样就会死的很惨。
历史告诉我们,死的很惨的是项羽,而不是张良。贵族失去了时代的眷顾,只剩下历史包袱加自鸣得意的时候,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项羽和他的八千江东子弟、田横和他的五百壮士,只有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