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末名将左良玉还是让张献忠跑了?

左良玉是一位在明朝末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在明末的军事斗争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大明左良玉,山东临清人,出身十分贫苦。因此他投效行伍,参加了辽东军,和后金作战。后来由于宁远之战前,蓟辽督师高第撤出了辽东的防线,将大片土地拱手让于后金。孙承宗被重新启用后,就打算修复右屯、大凌河等地的要塞。但是工事刚刚修到一半,后金军队忽然蜂拥而至。左良玉受总兵官尤世威之命,带兵前去增援。在战斗中,左良玉立下的功劳,是全军第一,因此受到了侯恂的赏识,提拔他为副将。

左良玉的画像

此后,由于关内农民军作乱,大明王朝不得不面临着双线作战的困境,左良玉又被崇祯皇帝调往山西、河南等地镇压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的农民起义军。左良玉联合卢象升、曹文诏等人,几次打败农民军。由于左良玉战功卓越,崇祯皇帝令他坐镇武昌,并许以世袭罔替。但同时,左良玉也变得日渐跋扈,不受地方长官的节制。

此后,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克北京,不久满清入关,在紫禁城取代了李自成的皇位。明朝皇室衣冠南渡,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称帝,为弘光帝。当时拱卫南京的有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四镇兵力,而这四镇兵力中最强大的高杰,也没有左良玉的*大。

当时南明弘光朝的朝政被马士英、阮大铖等人把控,他们排挤东林党人,并对左良玉处处设防。左良玉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向南京进军。在进军途中,左良玉已经身染重病,不久就去世了。

为什么左良玉没有剿灭张献忠

在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的素质参差不齐,但无论如何起义军的作战实力,都不能和明朝的正规军相提并论。而和张献忠作战的明朝将领左良玉,几次打得张献忠走投无路。有一次左良玉甚至还在四川一带将张献忠逼入了绝境,但因为某些原因,还是让张献忠跑了。为什么左良玉没有剿灭张献忠呢?

张献忠作战的画像

这个问题主要出在左良玉自己的身上。左良玉的军队从来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士兵们都喜欢打劫,每到一处,都在掳掠一番。在明朝,纵兵抢劫是死罪。为了这件事,很多言官都在皇帝面前弹劾过左良玉。但由于当时天下大乱,明朝方面能和农民军作战的将领没几个,左良玉就是这少数的几个能人之一。为什么称他为能人,不称他为名将?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的个人素质和军队素质,实在无法配得上名将的称谓。

对于以上的问题,左良玉自己当然也心知肚明。他知道,现在是朝廷用得着他,万一某一天天下太平了,朝廷就会找他秋后算帐。因此,他就选择了一个办法,即养寇自保。

就拿四川的那次堵截战来说,左良玉已经把张献忠打得打败,甚至连张献忠的妻子孩子都让左良玉给捉了。张献忠在四川的那块山区里转了好几天都没有出路,眼看就要饿死。他灵机一动,马上派人去向左良玉乞求,说,左大帅你能有今日,都是因为打我张献忠的功劳。如果我张献忠一死,你还能有今天这么威风吗?

左良玉一听,觉得张献忠说的话很有道理。鉴于之前提到的,左良玉纵兵打劫的事情,他左思右想,就下定决心放张献忠一条生路。然后左良玉给他的上司杨嗣昌写了一封信,说因为自己在四川水土不服,得了重病,所以一不小心让张献忠给跑了。气得杨嗣昌拍桌子骂娘。

养寇自保,这就是为什么左良玉没有剿灭张献忠的原因了。马士英的关系崩盘,左良玉出兵清君侧,不料死于途中九江。左良玉死后,柳敬亭失去了靠山,被马士英等人追捕,柳敬亭只好逃回苏州,重新干起了说书的行业。柳敬亭的下半生,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成的大军就已经攻破了北京,崇祯帝上吊自缢。随即,明朝的皇室在江南建立了南明王朝,继续和农民军和清军作战。左良玉与马士英不和,借着清君侧的名义,出兵讨伐逆党,但在途中病逝。

左良玉清君侧

左良玉清君侧的事,发生在南明的弘光朝建立不久。当时,北京已经被大顺的农民军攻陷,清军入关后又击败了李自成的大顺军,在中国的北方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而南方相对于北方来说,暂时比较安定。

左良玉“清君侧”的主要对象马士英和阮大铖

为什么说这个安定是暂时的?因此满洲八旗入关后,首先要对付的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因此给南明的建立提供了客观的条件。但是随着李自成的大顺军一败涂地,满清的矛头开始指向了南明。而南明王朝在此时依旧浑然不觉,他们采取了“联虏抗贼”的政治措施,还在做着希望清军替明朝消灭李自成起义军的美梦。

在南明的内部,马士英、阮大铖等人把持了朝政,他们对于东林党的实力大肆打压。而当时的左良玉,正是属于东林党的人士。但由于左良玉的*比较大,在武昌盘踞了八十万的大军,随时可以倾覆刚刚建立的南明。因此,马士英和阮大铖表面上与左良玉和好,实际上在金陵以西设置防线,用来防备左良玉。

左良玉部下的监军御史黄澍得罪了朝中的马士英,马士英派锦衣卫捉拿他。左良玉为了包庇黄澍,和马士英彻底翻脸。恰好此时在南京发生了“南渡太子案”,一个自称是崇祯太子的人来到南京,被弘光帝捉拿下狱。

姑且不说这个太子的真假性如何,但左良玉觉得这正是一个可以被自己利用的机会,因此假借着太子的名号,用“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大军开始朝南京进军。

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左良玉清君侧的行为,实属不明智之举,不仅消耗了南明内部的实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清军有可趁之机。据说左良玉进军在一半的时候,路过扬州。当时扬州的史可法正要准备抗清,见左良玉来了不由大喜。结果左良玉不仅没有帮助他打清军,反而告知他自己要向南京进军,令史可法气得破口大骂。

最终,左良玉清君侧的行动无疾而终,他本人在进军途中去世,接替他位置的是他儿子左梦庚,还没到南京,南京已经被清军攻陷,而左梦庚也在铜陵被黄得功击败,投降了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