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于文喜回忆 被子弹击中险些丧命
寻访地点:江东档案馆
寻访内容:抗战老兵的抗日故事
讲述人:于文喜,98岁,抗战老兵
江东区曙光路23号,98岁的抗战老兵于文喜就住在这里,每日过着平静的生活,看看电视,翻翻报纸,天气好的时候出去散散步。于老很喜欢看有关战争题材的纪录片、影视剧,片中枪林弹雨保家卫国的片段,曾是他走过的岁月。
1917年,于文喜出生在山东牟平县的一个贫苦家庭。16岁时,于文喜开始在地主家做长工,每天艰苦的劳作没有磨平他的棱角。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在中华大地上肆虐,日本人的暴行让于文喜 愤怒不已。
“当时我参军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保护家人,赶走日寇。”于文喜说,当时,他对中国*领导的部队印象特别深,纪律严明,与群众和谐相处。于是,1941年八路军在山东莱阳征兵时,24岁的于文喜主动报了名。
参军之后,于文喜马上随部队投入到了抗日战斗中。“虽然当时的装备并不好,但我们能想办法,打起仗来绝不含糊。”
1943年,日军在莱阳一带扫荡,驻扎在莱阳高家村的八路军司令部需要紧急转移,于文喜所在的连队负责掩护机关撤退。“我们连队集中火力向敌人扫射,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在进行了数次交锋后,于文喜边回击,边随着连队往一人多高的高粱地转移,就在将要进入高粱地的刹那,一颗子弹从于文喜的胸前擦过,贯穿了他的右臂。战斗结束后,于文喜转入后方医院治疗。
“如果当时身体稍微弯一点,我当场就没命了。”于文喜撸起衣袖,在老人的右上臂,一处铜钱大小的伤疤依然清晰可见。
1944年,伤口痊愈的于文喜再次回到部队,因为手臂受伤活动不便,他被调去负责180团一营一连150多人的伙食,也曾无数次冒着枪林弹雨将补给品送到前线阵地。
“战场上,枪炮一响,就有人死伤。有的战友一秒前还活得好好的,一转眼就挂彩了。”老人一脸严肃地说,在目睹战友的伤亡后,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战士们的英勇。“因为阵亡的将士太多,部队的兵换了好几轮。”
记者第一次见到于文喜老人,是在不久前江东区委党史办、档案局主办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座谈会上,老人的亲历被摄录在《留住历史记忆》专题片中,收入江东区档案馆,成为珍贵的历史见证。
这位98岁的老人说,民族兴亡,匹夫有责,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华民族是用鲜血赢得抗战胜利的,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决不能忘记那段悲壮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