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初期着名诗人骆宾王之死为何众说纷纭
骆宾王是唐代初期着名的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字观光,浙江义乌人。骆宾王的父亲曾是青州博昌县令,死于在任期间,而其父死的时候骆宾王还尚且年幼,便只能流落他方,在穷困潦倒中生活。
直到永辉年间,骆宾王成为了李元庆的府属,凭借着自己的才能被封为东台详正学士,但因他犯事被降职,发配到了西域,驻守边疆。在此期间,他写了很多边塞诗。到了公元678年,骆宾王被调任为武功主簿,之后有过两次升迁,官至侍御史。当时正是武则天当政,对于受传统思想影响的骆宾王而言,认为女子执政是极为讽刺的,故骆宾王便多次上书讽刺武则天的行为,致使他受到了牢狱之灾。在他入狱的第二年遇到特赦才得以被释放,被派到临海作县丞,后来他自动放弃官位,过起了云游的生活。公元684年,骆宾王成为徐敬业的府属,参与了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自立为女皇事件,并写下了《为徐敬业讨武瞾榭》这篇气势磅礴的名作。同年十一月,徐敬业起义失败,被诛杀,骆宾王则下落不明。对于骆宾王的死,有多种说法,一说是骆宾王被徐敬业的部将王那相所杀,还有一说是骆宾王逃了出来,最后出家为僧。
骆宾王七岁便能写诗,被人称为是“神童”,据说朗朗上口的《咏鹅》正是他七岁时候作的。骆宾王擅作七言歌行,比较出名的是初唐时期较为罕见的长篇《帝京篇》,在当时被认为是千古绝唱。骆宾王在五律诗、骈文上也有具有时代意义的代表之作,如《为徐敬业讨武瞾榭》,他的诗作是“初唐四杰”中最多的。
骆宾王怎么死的
对于骆宾王是怎么死的,到现在也仍旧存在着争论,有许多的说法。
一说是徐敬业兵变失败后,骆宾王和徐敬业的旧部意欲逃去高丽,在去往高丽的途中因为遇到了风浪被阻,徐敬业的部将王那相叛变,为了将功赎罪、为自己讨得一线生机,遂将骆宾王给杀了,并将其头颅上交至朝廷,骆宾王全家也因此无一幸免都被杀害了。在《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史书中,对于骆宾王的死,都记载的是此说法;
一说徐敬业兵变失败后,只有骆宾王和徐敬业的儿子逃了出来,二人躲藏在水荡,最后骆宾王死在崇川,徐敬业的儿子为其修的墓;
一说徐敬业兵变失败后,官军一直都没有抓到徐敬业和骆宾王,他们纷纷害怕武则天怪罪下来,遂找了两具尸体来冒充徐敬业和骆宾王,并将两具尸体的头颅砍了下来上交至朝廷算是交差了。据传徐敬业和骆宾王后来都出了家,做了和尚。此说法记录在唐朝的《本事诗》中;
一说徐敬业兵变失败后,骆宾王知自己已经毫无退路了,便跳江自杀了。此说法记录在唐人所撰写的《朝野佥载》中;
对于骆宾王到底是怎么死的,其争论点在于徐敬业兵变失败之后,骆宾王到底是逃了还是死了。有相关记载的正史和野史说法不一,大家都各执一词,致使到现如今关于骆宾王的死也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说法,毕竟那已成为历史,对于当时的情况除了这些史书记载外,也没有其他的考究办法。
骆宾王代表作
骆宾王是个唐初的大诗人,虽说他最擅长写的是七言歌行,但是他的代表作却是他年幼时所创作的《咏鹅》。很多人称之为“神童”,也正是因为他七岁时所创作的这首诗。
这首诗的创作是一个意外,骆宾王家有人来访,正巧旁边池塘的景色十分优美,鹅群在池塘中十分的惬意,加上清风拂柳,倒映在水面上,一副美丽的风景画就这样形成了。而客人问了他几个问题他全都对答如流,客人并不相信一个小孩子的能力竟如此之大,因此借着池塘的风景要求骆宾王作诗,从而故意刁难他。骆宾王思索了一会儿便做出了这首家喻户晓的《咏鹅》。
说起代表作《咏鹅》是他小时候一时成名的代表的话,那么《帝京篇》应该算得上另外一首了吧,这首诗不仅是他本人的代表作更是初唐的诗歌代表作。这首长篇诗歌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被人称为姊妹篇。这首诗是有名的现实主义,全诗在描绘长安城的繁华以及夜景、国家的盛况、长安险峻的地形、上流社会骄奢的生活,同时也描绘了现实的残酷。这首诗在当时就已经传遍京城,老少皆知,成为绝唱。
骆宾王的代表作不仅为这两首,小诗《于易水送人》其诗短小却和精炼,其诗悲凉,但情感真挚。他的诗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清高或者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或者是内心所想,所写之诗,皆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