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八路军的军工能力 40年兵工厂可以生产步枪
《八路军》里面说实话描写的很详尽,尤其是关于黄崖洞兵工厂的那段。看的我眼泪都快下来了。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八路军早期的军工实力。
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战前线,开展起了轰轰烈烈的人民游击战争。本来我党军队就不富裕又迅速扩充兵员,物资尤其是武器严重不足。许多新战士还在靠着大砍刀、长矛梭标与日军拼杀。
为此,八路军一二九师挺进太行山后,到1938 年初,在晋东南地区建立起5 个师属流动修械所同时,八路军总部在襄垣,决死纵队在沁源也各自建起1 个修械所,开始了最早的军工生产。但是这些修械所也就是能简单的维修个步枪,休整挺机枪都费劲。8 月,八路军总部决定整合各随军修械所在榆社县韩庄村组建总部修械所,由刘鼎担任负责人。这位可是神人 我们下文在慢慢说 。
1938 年底,总部修械所职工发展到380 多人,技术、装备也有了提高,初步具备了生产步枪的能力,月产步枪五六十支,但仍远远不能满足战场需要。另一方面,38年4 月八路军开辟了太行抗日根据地,为开展八路军军事工业正规化建设创造了条件。11 月"*在大会上提出 每块革命根据地都应该有自己的军工生产力量 让我们的革命事业在无枪支弹药之忧"。
1939 年6 月,八路军决定组建自己的大型兵工厂。当时总部修械所险些被日军攻占,。因此左权决定另外勘址,朱德总司令、*副总司令实地视察后一致决定将新址选在太行腹心区一处俗称黄崖洞的大山里。6 月中旬,八路军军工部正式成立,由八路军总部直接领导。
当月,军工部各机关、附属单位、部队、家属及筹建黄崖洞兵工厂的技师、工人等一大批人马开赴黎城黄崖洞地区。军工部成立后,即开始对晋冀鲁豫根据地各兵工生产所进行统一整合,1939 年7 月成立军工部一所,9 月成立军工部二所,10 月成立军工部三所,1940 年2 月成立军工部四所,3月建起复装子弹厂。
1939 年7 月,当时党*从全国搜集300 多人技术精英来到黄崖洞。其中,刘贵福原是太原兵工厂的优秀钳工从实枪械制造十余年。1938 年投身革命,曾在延安兵工厂设计制造过无名式步枪,被授予特等劳动英雄称号,并受到*宴请和题词。他先是担任军工部技师,后又任军工部一所副所长,并受命以随身带来的无名式马步枪为样枪改进研制新式步枪。
到1940 年4 月,黄崖洞兵工厂已经建立起一个铁厂一个火药厂 一个子弹复装厂一个修械厂在内的四个分厂,虽然已能修理枪械并少量产生步枪,但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手工作业造出的枪零件的尺寸不一样,零件不能互换,经常发生各种故障,与敌装备相差甚远。因此,尽快生产出第一种制式步枪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件大事。
1940 年4 月底八路军总部任命刘鼎为军工部部长,5 月1 日由*、左权、杨立三亲自护送到上赤峪村上任。刘鼎上任后,接连带领和组织人员进行了制式步枪试制生产、子弹生产、五零炮和炮弹研制、烈性炸药研制,以及提高管理技术、培训军工技术、创办军工学校等工作,使太行军工发展进入到一个鼎盛时期,为改善我军技术装备做出了突出贡献。
刘鼎,原名阚思俊,1902 年生于四川南溪县,1920 年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科学习。1924 年赴德国勤工俭学,由朱德介绍加入中国*。1925年在组织安排他去莫斯科东方大学进修。1929 年奉调回国,后应方志敏要求,出任洋源兵工厂政委,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组织工人制造出机关枪和迫击炮及炮弹等,得到了方志敏的赞叹,“他们用少的可怜的机器,居然造出了花机关和轻机关枪,更不可思议的是,居然还造出了好几门小钢炮”,成为红军中为数不多的军工专家。
制式步枪的研制生产是刘鼎到任后的头等大事。他仔细研究了当时我军使用的捷克式、三八式、汉阳造、老七九式、无名式等各种步枪的特点,认为步枪是一种近战武器,只要能在200 米以内准确射击,越灵巧越好。他提出了一种枪身短、刺刀长、重量轻的新型步枪设计方案,并交由“造枪能手”刘贵福组织试造.
1940 年8 月1 日在几个月时间内,刘鼎和他的团队定型造出第一支新型步枪,后由*定名为八一式步枪,也称为八一式步马枪。当时,刘鼎背着第一支新枪到八路军总部汇报,*、左权等首长看后都十分高兴,拿着枪边看边做刺杀动作,不住夸赞遵照*的指示,军工部按照工业化生产要求,将八一式步枪的图纸和生产工艺分发到各造枪厂统一生产,在太行区第一次实现了步枪制式化。资料显示八一式步枪后来制造了9685支。
1940 年10 月,黄崖洞兵工厂生产出第一批八一式步枪,刘鼎亲自送到了一二九师师部。刘伯承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刘鼎,咱们俩在苏联时就想自己造好枪,今天你终于造出来了,真是太好啦。”随即,将这批步枪全部补充给了陈庚的三八六旅。恰在此时,关家垴战斗打响了。在短兵相接中,日军发现八路军手中的步枪刺刀弹出非常快,往往没等日军把“三八大盖”的刺刀安上,八路军的刺刀就已经刺了过来,造成日军恐惧和伤亡。
最早我军造各种枪支使用的都是扒来的钢轨火车轴之类的,导致质量非常差。八一式步骑枪第一只支样枪打了10几发击针就断了。原因就是当时我们自己造不出合格的工具钢,后来无奈,陈赓旅带人洗劫了多个日本车站打劫来了大批日本产的工具拿去炼钢。才解决了这件事。
造枪任务完成了,新任务又来了。早在百团大战之初,八路军就受到日军一种名叫掷弹筒的新式武器的威胁。很多官兵经常还没看见敌人 就被掷弹筒炸伤了。1940 年9 月9 日,*亲自向刘鼎下令:“敌人有掷弹筒,我们也必须有。”
随即,军工部在驻地上赤峪组织一所、三所和柳沟铁厂的技术人员对日军掷弹筒进行解剖、测绘,从原材料、加工条件和面临的困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试制掷弹筒和弹是可能的,但不能照搬,要结合根据地资源条件进行改制
当时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筒身与弹体原料,二是加工方法。军工部依靠群众力量和集体智慧,想出了解决办法。掷弹筒筒身需要粗大钢材,就想办法用从敌占区拆毁的铁路道轨来代替。但仍显不足。图中就是早期仿制的掷弹筒 工艺非常粗糙。日本原产的榴弹用的球磨铸铁我们造不出来 ,但当时刘鼎还是带着几个留过洋的同志创造出了闷铁法造出了合格的弹体。膛体的来复线没有专用设备造不出来,就另辟蹊径,将筒身改为滑膛结构,适当加长,保证了射击精度,增加了射击距离。还将日制炮弹改进为带尾翼稳定的炮弹。
做炸药用的火硝,是用土法慢慢熬成。在老百姓碾粮食的石碾上慢慢碾制火药药,常常是碾着碾着忽然就炸了。至今赤峪、赵姑、柏官庄、平头、孔家峧几个村的村民还能回忆起当时帮八路军工厂烧木碳、造硝、收集麻秆和柳根的事。就是在这种艰难的条件和危险中
经过4个月的不懈努力,技术人员终于在黄崖洞兵工厂里制造出了我军的第一门掷弹筒。这种掷弹筒构造简单,操作方便,相对日军的掷弹筒改进了许多,口径从50 到100 毫米不等,分远、中、近3 个射程,最远能打到700 米,几乎是日军的1.5 倍。
1941 年4 月,这种掷弹筒在黄崖洞兵工厂和高峪兵工厂投入批量生产,被正式命名为五炮。5 月起,军工部组织生产的五炮和五炮弹成批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装备部队,使我军有了能与日军抗衡的火力,经常打得日军措手不及。日军震惊之余惊呼:“八路军在太行山上兴建了现代化兵工厂,拥有先进设备与外国专家。”
1941 年初,*军委发出“关于普遍设立炸弹制造厂”的指示,刘鼎代表军工部向*提出了一个发展军工生产的建议,即军工部集中力量生产步枪、子弹、五小炮、炮弹和火药,重点供应主力部队;军分区组织制造手榴弹,每个军分区成立一个手榴弹厂,由军工部选派*和技术骨干;地方*以县为单位,组织地雷生产,由军工部负责技术指导、培训骨干并供应雷管,在全区普及地雷制造,发动民众开展爆破运动。
*高兴地采纳了这个建议。2 月6 日,八路军总部召开后勤工作会议,决定各军分区制造地雷、手榴弹,军工部负责技术指导;未经军工部同意,各军分区不得更改手榴弹的式样和质量标准;当月,军工部在黎城县东崖底村和武乡县温庄村分别开办地雷训练班,分期分批培训武委会主任和民兵队长。刘鼎除主持外还亲自到东崖底培训班授课,并专门印发了《地雷制造与使用法》《各种地雷触发装置法》等教材发给学员。
1941 年夏秋,遵照朱德、*发出“关于大量制造地雷的训令”,以这些学员为骨干,在各地层层开办训练班,很快在根据地掀起了“村村碾炸药,户户造地雷”的群众性爆破运动。根据地人民还从当地实际条件出发,大量制造石雷。“一块青石蛋,当中钻个眼,装上四两药,安上爆发管,黄土封好口,线子在外边,事先准备好,到处都能安,鬼子来"扫荡",石雷到处响,炸死大洋马,留下机关枪,保卫老百姓,保卫公私粮,石雷真顶事,大家赶快装。”那时,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成年人几乎人人都学会了制造地雷的技术。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地雷战”。
从1939 年6 月到1941 年11 月,经过两年半的发展,军工部在晋冀地区逐步整合为10个生产单位,职工总数达到3300 多人,拥有相当于120 马力的蒸汽动力设备和简易机床124台,初步形成了八路军太行军工基地。黄崖洞兵工厂,保密代号为“八路军总部流动工作团”,后称“工兵营”。1939 年7 月开工建设,12 月开始生产。厂区面积约2 平方公里,工房面积约8000 平方米。共有机器设备40余台,包括1 台荷兰产精密机床,动力设备三节锅炉、10 千瓦直流发电机各1 台、25 马力蒸汽机2 台。职工700 余人,所长程明升,副所长刘贵福、李作锦。主要产品为七九式步枪、八一式步枪、五炮(掷弹筒)、五炮弹(掷榴弹)等近10 种武器。至1941 年11 月,共生产步枪4000 多支,其中八一式步枪3000 余支,五掷弹筒800 门,掷榴弹2 万多发,是军工部所属建厂时间最早、厂区规模最大、生产能力最强、质量最好、生产种类、数量最多的“第一厂”,也是整个华北敌后规模最大的军工生产基地,年产武器弹药可装备16 个团,被朱德称为“掌上明珠”
军工部四所:位于河北省武安县梁沟村,又称梁沟兵工厂,保密代号为“晋冀工作队”。鼎盛时期有职工680 余人,生产规模仅次于黄崖洞兵工厂。主要产品初期为七九式步枪,后为八一式步枪,到1942年5 月,共生产约4000 余支。
事实证明 八路军当时的军火生产能力不能小看,42年 黄崖洞兵工厂好像就能自造黄色炸药。连硝化甘油都能自己搞定。当时可是全国独一份。43年晋绥军区就是李云龙那嘎达还自研过导气式自动步枪就是上图那支,虽然 后来没装备 但是这能力实在很吓人。当时的条件可是还没现在的巴基斯坦部族区枪匠村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