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为何痛恨妻舅宋子文却重用贪腐的孔祥熙
杨天石先生对蒋介石日记的研究后发现,*败退到*以后,孔祥熙也去了*,蒋介石非常欢迎,经常到医院去看他,跟孔家的关系很好。宋子文到*,蒋介石在中秋晚上,只跟他谈了半个小时,话不投机,就各自分别了。蒋介石一辈子不能原谅宋子文,也不想再用宋子文,原因在这个地方……但是,孔祥熙善于理财,而且只要蒋介石要钱,他一定是有求必应,而且不问用处。八年抗战之后,国库里面居然有十亿外汇和黄金。相对于宋子文后来造成的财政灾难,蒋介石一直后悔没有继续让孔祥熙管理财政。
著名近代史研究专家杨天石在《找寻真实的蒋介石Ⅱ》一书中,写到了蒋介石与各种政治人物的关系。其中有一部分,就是他与宋子文、孔祥熙等有着亲戚关系的裙带,以及他与宋美龄的夫妻关系。那么,他与这些裙带的关系如何,蒋介石是否任人唯亲和一味袒护?杨天石先生的研究,揭开了这个谜底。
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夫妻关系,过去总是用政治婚姻来概括,但实情并非如此。宋美龄漂亮,文化高,修养好,两人实际上是一种感情上的结合。
夫人宋美龄 政治联姻,但感情深厚
对于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夫妻关系,过去总是用政治婚姻来概括。杨天石不赞成这种说法,“宋美龄漂亮、文化高、修养好,我认为蒋介石跟宋美龄应该是一种感情上的结合,当然这个跟宋家的地位、身份也有关系。”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认为蒋介石跟宋结婚,一个是政治婚姻,另外,跟宋家联姻,可以有利于和江浙财团的联系,这个说法也没有根据,宋家有钱,但是宋家不是很有钱,而且和江浙财团,和那些大银行更没有什么关系。”
蒋介石对宋美龄产生爱慕之情是在第二次广州见面时。1926年6月30日,蒋介石日记出现“往访大、三姊妹”的记载,“大”,指大姐宋蔼龄;“三”指的就是宋美龄。7月2日,宋美龄回上海,日记云:“美龄将回沪,心甚依依。”虽短短几字,但说明了蒋介石的爱慕之心。在当年日记《姓名录》一栏,他特别写上:“宋美龄:西摩路一三九”等字。
进入1927年,蒋介石日记中关于宋美龄的记载逐渐增多。如:3月21日日记:“今日思念美妹不已。”5月4日日记:“致梅林电。”5月11日日记:“赠梅弟相。”“晚,致梅弟信。”
这里的“美妹”、“梅林”、“梅弟”,指的都是宋美龄。又是思念,又是致电、致函,又是寄赠相片,说明蒋介石开始了对宋美龄的“苦苦追求”。5月18日,蒋介石自南京到上海参加陈其美殉国纪念会。上午7时,车到上海,蒋介石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去看望宋美龄。这一天,蒋介石虽然照例在日记开端写了一行字:“叛逆未除,列强未平,何以家为?”意指在陈炯明和“列强”尚未平定之前,不该考虑个人“成家”一类问题。
1927年,蒋介石用不同办法处理完了与前三位夫人的关系,于当年12月1日与宋美龄结婚。当日,蒋介石感到幸福之至,他在日记中写道:“见余爱姗姗而出,如云霞飘落。平生未有之爱情,于此一时间并现,不知余身置何处矣!”婚礼完成后,二人共同乘坐新买的汽车兜风,当晚,至宋宅宴会。9时,回新宅,入新房。次日,在家“与爱妻拥谈”,他在日记中写道:“乃知新婚之蜜,非任何事所可比拟。”
宋子文花光了孔祥熙在国库积累的财富,在解放战争期间造成了财政灾难,蒋介石多次在日记中詈骂,认为宋子文是他失败的部分原因。
郎舅宋子文 挥霍国库,导致失败
杨天石先生对蒋介石日记研究发现,“蒋介石与宋子文在大部分时间关系极坏。”
20年代,宋子文是*左派。1926年底,发生迁都之争,到底*的中国*是设在武昌还是南昌,蒋介石主张南昌,汪精卫、宋子文主张在武昌。蒋介石派他的军需官向宋子文要钱,宋子文以军费威胁,最后,蒋介石只好同意武昌建都。
宋子文当了财政部长、行政院长后,为了平息物价,稳定货币,大量地抛售黄金外汇,短短的几个月,把国库的黄金外汇用得差不多了。蒋介石发现以后,紧急刹车,说再这么花下去,我的家底就被人花光了,所以又把宋子文给撤了。这件事,蒋介石永远不原谅宋,他觉得孔祥熙虽然贪污,但是毕竟国库里攒了很多钱,但是宋子文把自己那点家底全部花光了,以后打仗买军火从哪儿来钱?后来,蒋介石一直把宋子文看成他失败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因为宋子文把国库的外汇黄金全部花光了。
所以,后来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1942年底到1943年初的开罗会议,照道理,外交部长是要出席的。蒋介石去了,宋美龄、王宠惠去了,但是没有让宋子文出席。就因为当时蒋介石很生宋子文的气,蒋介石认为宋子文嚣张跋扈,认为此人不可用。
杨天石先生对蒋介石日记的研究后发现,*败退到*以后,孔祥熙也去了*,蒋介石非常欢迎,经常到医院去看他,跟孔家的关系很好。宋子文到*,蒋介石在中秋晚上,只跟他谈了半个小时,话不投机,就各自分别了。蒋介石一辈子不能原谅宋子文,也不想再用宋子文,原因在这个地方。
孔祥熙虽然贪污,但善于理财,只要蒋介石要钱,他一定是有求必应,而且不问用处。蒋介石后来对于撤换他非常后悔。
虽然贪污,但善于理财
抗战期间,孔祥熙劣迹斑斑,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反对。连军统骨干唐纵都认为“孔之为人,莫不痛恨”。*反映出当时社会公众对孔祥熙和*官僚阶层的普遍不满。这一点,蒋介石有认识。他在日记和《反省录》中写道:
骄矜自满而不自知者是为政治者之大忌。不能齐家,何能治国,人皆由于自侮也,可不戒乎?(《蒋介石日记》,1942年1月10日)
戚属恃势凌人,骄矜自大,不知公私,不明地位,亦时令人愤懑。(《上星期反省录》,《蒋介石日记》(手稿本),1942年1月17日)
滇黔各校反对庸之夫妇之运动已酝酿普遍之风潮,此乃政客、官僚争夺政权之阴谋,可谓丧心极矣。然而平时之不加自检,骄矜无忌,亦为之主因也。1942年1月21日。
这些地方,说明蒋介石不是没有看到孔祥熙家族,特别是孔祥熙本人的问题,但是,他并没有对孔祥熙和行政院采取任何措施,仍然怪罪于“国人”,特别是学生。他在1942年1月9日的日记中写道,“国人与青年皆无辨别之智能,故任人煽惑,以致是非不彰,黑白颠倒,自古皆然。”
1945年春,国库局的几个知情的年轻人,开始向重庆国民*秘密检举身为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和*银行总裁的孔祥熙有贪污“美金公债券”的行为。3月19日,蒋介石日记云:“研究*银行舞弊案。”此后,蒋介石日记中连续出现相关记载。
1945年5月22日,蒋介石因*银行业务局的黄金舞弊案发现重大嫌疑,电召孔祥熙速回。同年5月5日,*在重庆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日,选举*新一届*委员。长期以来,孔祥熙的贪渎名声早已流传在外,口碑甚坏,但是,孔是蒋的姻亲,宋蔼龄、宋美龄都“护孔”,蒋在财政上也要依赖孔,因此,外间虽反孔,而蒋介石却常加维护。选举中,孔祥熙和粮食部长徐堪的票数都很低。后来选举常委时,孔祥熙竟至于落选。蒋介石感叹地在日记中写道:“其信望坠落至此,犹不知余往日维持之艰难也。可叹。”
同月28日,六届一中全会开幕,任务之一是解决行政院的改组问题。1938年1月,孔祥熙任行政院长,至1939年11月,蒋介石自兼行政院长,孔祥熙改任副院长。此后,社会“反孔”情绪更趋强烈,蒋介石不能不考虑“换马”。六届一中全会期间,蒋介石日记云:“为庸兄副院长职务亦甚烦恼,但为党国计,不能不以公忘私也,苦痛极矣。”从这一页日记不难看出,蒋介石既想甩开孔祥熙而又难于决断的矛盾心理。次日,蒋介石宣布,他本人和孔祥熙分别辞去行政院正副院长职务,改以宋子文、翁文灏充任。6月1日,蒋介石考察*状况,在日记中写下了他对孔祥熙的考语:“(庸之)不能为党国与革命前途着想,而徒为本身毁誉与名位是图。”至此,孔祥熙不仅在政治上失势,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地位也很不堪了。
但是,孔祥熙善于理财,而且只要蒋介石要钱,他一定是有求必应,而且不问用处。八年抗战之后,国库里面居然有十亿外汇和黄金。相对于宋子文后来造成的财政灾难,蒋介石一直后悔没有继续让孔祥熙管理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