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太子疑案 到底真实的太子死于何人之手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军队直逼紫禁城,形势万分危急,皇宫内一片混乱。陷于绝境的思宗,令太子、定王、永王出逃,以期来日再兴复明朝。从此,这几位皇子逃往何处,是死是活,成为当时一大疑案。稍后,在南明和清初又接连发生了几起“伪太子案”,使得此案愈发变得扑朔迷离。

太子下落的传闻真伪难辨

思宗共有七个儿子,到甲申之变时,太子十六岁、皇三子定王十二岁、皇四子永王十岁,其他皇子都已早逝。遵照思宗的旨意,太子、定王、永王分别前去投奔成国公、嘉定侯、田皇亲:由于时间仓促,太子来不及到成国公府,隐藏于民间。永王、定王则一起到了嘉定侯府。

三月十九日,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下令搜寻皇太子及二王。二十日清晨,思宗的岳父嘉定侯周奎把永、定二王交出。据说,太子也被李自成的军队搜获,并且太子与李自成之间还有一段对话。太子挺立不屈,镇定自若,问李自成:“为何不杀了我?”李自成说:“你无罪,我岂能妄杀!”太子道:“既然如此,那么请听我言:一,不可扰我祖宗陵寝;二,速葬我父皇母后;三,不可妄杀我百姓。”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东征吴三桂时,太子曾被封为宋王,定王、永王也随军前往。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太子、定王、永王的下落谁都不清楚,或说曾被吴三桂夺去,或说定王已在城南遇害。清军入京后,也未见到太子及二王。明末清初诸多史料中也记载不一,甚至在《明史》中,也只是记载:“贼挟太子西逃,不知所终。”不得不承认有关太子下落的传闻实在是真伪难辨。

思宗死后,太子及二王的下落,关系着明朝国祚的延续,成为明朝遗老遗少关注的焦点,以至于南明、清政权都视为棘手的问题。对于反清复明的志士来说,也不失为一面好的旗帜。因此,稍后的北京、南京都曾出现过太子,民间也流传着太子出家为僧的故事,有关太子的真伪就成了明末清初的一个大议题。

“烫手的山芋”:

多尔衮将北京“太子”杀害于狱中

崇祯十七年(1644)十一月的一天夜里,一个貌似太子的男子,在常侍太监陪同下,来到嘉定侯周奎府中。周奎佯装不识,让他的侄子周铎喊长平公主前来相识。长平公主一见,两人就抱头痛哭。长平公主与太子均是周皇后所生,周奎为其外祖父。甲申之变时,气急败坏的思宗亲手挥刀砍伤女儿长平公主后,公主便一直在周府中养伤。长平公主为太子的亲姐姐,不可能认错,可见太子不是假冒的。

于是,周奎举家向太子行君臣之礼。礼毕后,周奎询问太子连日来的经历。太子说:“城陷当天,我一个人藏在东厂门外。一天夜里,又潜至东华门,投奔到一家豆腐店中。店小二收留了我,让我换了衣服,在灶前烧火。唯恐败露,待了五日,将我潜送至崇文门外的尼庵中,说我贫困无处可去,尼僧不曾怀疑,遂留我居住了半月。常侍(太监)偶然来见尼僧,发现了我,觉得这也不是久留之地,于是将我带回,藏在密室,所以至今得以无恙。听说公主在此,特前来相见。”说罢,与公主哭别而去。

几天后又来,公主送他一件锦袍,告诫他:“(你)每次前来,皇亲上下都以礼相待,外面肯定会生疑,今日出去了,千万不要再来了。”十九日,太子又来周府,周奎暂留他住下。

二十二日,周奎与侄子周铎商量:太子不可久留,否则必将受牵连,不如让他逃走。于是要求太子自称姓刘,扮成书生,否则就将他送往官府。当晚,周奎便命家人把太子逐出门外。太子一出去,就被京城巡逻的清兵以“犯夜”罪逮捕,送交给刑部,草草审理后,断为假冒太子,押入狱中。

对于这个“烫手的山芋”,清廷确实很为难,无论是杀是留都很麻烦。若是留他,前明的忠臣义士就会打着他的旗号前赴后继反清;若是杀了他,清朝精心炮制出来的“为尔雪君父之仇”的幌子就会不攻自破。

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不愧是精明的政治家,十二月初十,他出来表态了:我自有安排,你们又何必苦苦相争?太子真伪都无妨,如果真是太子,当以礼相待,封为王爵;如果是假冒的,则严惩不贷。然后宣布:太子继续押于*。

结果,凡是争言太子为真的官员,如刑部主事钱凤览、御史赵开心等都处以死刑。可见他所谓的“优以王爵”,只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幌子罢了,清廷绝不愿意真太子的出现与继续存在。后来由于廷臣的一再请求,赵开心得以免于死刑,钱凤览斩首改为绞刑。第二年四月初十,清朝公开榜示天下,断定太子是假的,同时却秘密将太子杀害于狱中。

这件事情的始末,详细记载于明末遗老钱士馨编的《甲申传信录》,与《明史》中李自成封太子为宋王的情节有所出入。当然这也只是关于崇祯皇太子传闻的一种说法,太子究竟死了没有,依然是个谜。而且,稍后南京又出现了一个“太子”。

大敌当前:

南明朝廷因“太子”真伪的争议导致内讧

清朝入主北京后,马士英拥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了南明小朝廷。虽然福王政权自称是继承明朝的正统,但是对于崇祯太子,他们和清廷一样,也仍然认为是“一个烫手的山芋”。皇太子一出现,福王的地位势必会受到威胁,这当然是他们不愿见到的。因而福王即帝位后,为安抚人心,口口声声称要恭迎大行皇帝梓宫及皇太子,但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根本没采取任何措施。

不久,福王政权就传出皇太子、定王、永王都遇害的消息,并且在大学士马士英的一手策划下,将大行皇帝追谥号为烈皇帝、庙号为思宗,接着赶紧追谥太子为献愍,永王为悼、定王为哀,弄得有模有样,似乎太子真的亡了。

然而当时的遗民并不相信皇太子真的已死,人们仍在期待太子有朝一日突然复出。在这种背景下,关于皇太子的传说愈加变得扑朔迷离,较为流传的一种说法,大致如下。

吴三桂从李自成手中夺走太子后,曾经晓谕臣民,不久即将奉太子入京即位。但由于清朝不准吴三桂进京,他便在途中放了太子。太子被人引导进入皇姑寺,然后与太监高起潜一起逃往天津,浮海南下,前往扬州。

高起潜打听到南明并不欢迎太子,不知所措。为了避免祸事缠身,欲加害太子。他的侄子高梦箕(原任鸿胪寺少卿)认为不妥,于是便带着太子渡江,辗转来到苏州、杭州。一路颠簸劳累,在元宵节观灯时,看到四处欢庆的场面,想着自己身在异乡。不禁浩然长叹,不小心被路人发现。高梦箕害怕此事会连累自己,立即赶往南京向马士英告密。于是马士英派太监李继周前往迎接太子。

顺治二年(1645)三月初一,皇太子被接回了南京,福王先派人把太子安置到兴善寺暂住,并派两名太监去见太子,以辨认真伪。结果,两个太监一见太子,就抱头痛哭,见天寒地冻,太子衣裳单薄,便急忙脱下衣服给太子穿上。福王得知后,大怒,说:“真假未辨,如何能这样?即使太子是真,让位与否,还要看我愿不愿意,这厮竟敢如此!”接着,福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处死了两名太监,赐死李继周,企图杀人灭口,掩盖事实真相。

然而南京城内的官员们听说太子已到,无不欢欣鼓舞,纷纷前来拜访,向太子递送名片的人络绎不绝。当时,南京市民都传闻弘光朝廷欲绝先帝血脉。他们对于马士英把持弘光朝廷非常不满,普遍加以抵制,马士英以为太子是假的,舆论越以为是真的。因此,到最后,弘光政权虽然不承认太子的真实性,却也不敢加害太子。

南明混乱的局势,使得对马士英早已不满的宁南侯左良玉,乘机大做文章,责问:“满朝文武大臣只知道逢迎君主,不顾大体,流贼李自成尚且能对太子礼遇,不敢加害,为何一家人反倒视为仇敌了呢?明明知道穷究下去无用,为什么非要辗转追问,加以株连,使得普天同怨呢?皇上听信少数人的言论,只与二三奸臣守天下,决无此道理。”于是左良玉在发布了一通声讨宣言后,便以此为借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兵东下,声称是奉了太子的密诏带领队伍来救援的。

大敌当前,南明小朝廷却因为太子真伪的争议导致内讧,事态愈发不可收拾。

清军南下:

统帅多铎处死南京“太子”

正当南京纠缠于太子的真伪,闹得不可开交时,清军乘机大举南下,进逼南京,一时间形势危急。五月初十,福王在太监与卫兵的簇拥下,从通济门逃出南京城,前往太平府避难。次日,马士英仓皇逃离南京。南明福王小朝廷至此土崩瓦解。南京市民数百人冲进*,救出太子,拥至武英殿,群呼万岁,俨然又成立了一个小朝廷。

只可惜五天之后,五月十五日,清军就进入南京城。当时,清军的统帅豫王多铎问:“太子在何处?”降清的忻城伯赵之龙说:“太子是假的,真名叫王之明。”多铎不以为然:“逃难之人,自然改姓易名,若说姓朱,早就被你们杀了。”已降清的保国公朱国弼解释:“太子原也不承认,是马士英策划的。”多铎笑道:“奸臣!奸臣!”当天晚上,赵之龙就带着太子来到多铎的军营,多铎离席迎接,要太子坐在自己的右侧,相去不过丈许。

多铎命令已降清的刘良佐前往黄得功军营捉拿福王。五月二十五日,刘良佐押解福王回到南京。福王乘坐一顶无幔小轿,蒙着包头布,身穿蓝布衣,用油纸扇遮着脸,昔日弘光皇帝的威风已荡然无存。路旁民众个个唾骂,甚至投掷瓦砾。

多铎设宴招待刚擒获的福王,并将他的位置安排在太子之下。席间,多铎屡屡责问朱由崧,为何妄称位?朱由崧被问得汗流浃背,一言不发。

太子也发难:“皇伯亲自下令召我来,却不认,又改我姓名,对我用刑,难道是奸臣所为,皇伯还不知吗?”朱由崧支支吾吾,不敢出声,一直俯首到终席。多铎对太子故作亲昵姿态,显然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目的是彻底孤立福王,分化和瓦解反清力量。

据传说,几个月以后,多铎北上,将太子、福王都带走了,随后均被清廷处死。至于太子真伪尚未定,但清朝还是将他处以极刑,致使太子一案更加难辨真伪。

思宗死后的短短几个月中,北京、南京先后出现了两个太子,孰真孰伪,众说纷纭。明史专家孟森认为北京出现的太子是真的,只是清朝站在改朝换代的立场,不愿承认前明的皇太子,以避免政权交替之际引起动荡与不安。至于南京出现的太子是假的,但百姓痛恨弘光政权朱由崧,所以宁愿相信是真太子。

陈寅恪先生认为,万历时代“争国本”时,东林人士支持太子常洛反对福王常洵(即朱由崧的父亲),所以在思宗死后,东林人士必然与福王朱由崧相抗衡。马士英以为假,舆论越以为真,其间或多或少夹杂着“党争”色彩,是东林、复社人士故意与马士英唱对台戏。这种说法为南京假太子案提供了一种解释思路,但毕竟缺乏实证,难以令人信服。

难解之谜:崇祯太子出家为僧?

政治风云变幻莫测,使得崇祯皇太子案成为一个难解之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北京出现的太子与南京出现的太子不论孰真孰伪,都已经处死。在这样的形势下,即便真太子在世,也不敢抛头露面。因而民间还流传,崇祯太子在粤东嘉应阴那山灵光寺出家为僧。

李自成攻破北京擒获太子后,将他与东宫侍读李士淳等人一起交给刘宗敏关押。大西军西撤途中节节败退,自顾不暇,他俩乘战乱结伴逃了出来。为了躲避各种*的追寻捉拿,两人历尽艰辛,终于逃到了李士淳的家乡粤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县)的阴那山。崇祯太子眼见清朝铁骑席卷江南、明朝复兴的希望逐渐化为泡影,自己偏处一隅,没有什么可资凭借,心灰意冷之下,只好面对现实,削发为僧。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梅县地区长期以来流传着一个“太子菩萨”的故事。在明光寺中,长期供奉一位和尚的神位,名字很怪,叫做“太子菩萨”。每当新谷登场,该寺住持便雇人挑着“太子菩萨”的神牌到乡间化缘募捐,以所得供“太子菩萨”。久而久之,“太子菩萨”被讹传为“稗子菩萨”。据称他的原身是明末一位和尚。李士淳编的《阴那山志》收录了两首诗:

谁人伸臂划虚空,裂碎迷云千万重。掌握明珠山吐月,周天星斗五轮中。

天画棋盘星作子,指弹日月照将军。不知何处神仙着,花落棋声迅耳闻。

诗的作者期待有一位能人帮助自己“裂碎迷云”,实现“天画棋盘星作子”的抱负。这一抱负颇有帝王之气,恐非一般僧人所能为。

在《嘉应州志》里,有关于李士淳的记载,他曾任山西翼城令,因为治行卓异,授翰林院编修,充东宫讲读。后来闯王陷都,潜遁归里。另外,在清朝康熙年间刘广聪修的《程乡里志》中也说李士淳“逆闯陷都,身受刑笞,不污伪命,潜遁归里”。这些记载都表明李士淳曾经被李自成俘虏,并且受过刑,随后又逃回广东。太子因与他有旧,很可能也一同逃回。

由于崇祯太子的身份实在过于特殊,加之政治上的原因,李家也没敢说出事情的真相。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了,太子一案才不必再顾及政治上的风险,禁忌渐少。李士淳(又名李二何)的后人李大中在《二何先生事略》一文中公开宣称,其祖曾救过崇祯太子。他不仅提到了李士淳回到家乡后的所作所为,而且指出那位和尚就是崇祯太子。但这种说法毕竟只是一家之说,没有什么相关的佐证。

由此可见,崇祯皇太子之谜在当时对于清朝、南明或者一般民众,都是一个不可等闲视之的重大政治问题。当政者,无论是南明小朝廷,还是清廷都不认太子,唯恐太子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而民间,对明朝有感情的遗民们又企图保护太子,那些反清复明的义士也一次又一次地以此为旗号。至于太子究竟飘零何处,至今仍是一个谜,恐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