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的陵墓偏移导致国运衰退
公元1644年,明朝将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将清军从东北地区引入关内,之后历经二十余年不断征战中国全境皆为清朝天下,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也就此展开。
清朝的历代皇帝中除了末代皇帝溥仪没有建造陵寝之外,其余的帝王都建有自己的陵寝。这些陵寝都分布在河北遵化的马兰峪以及易县的梁格庄分别建立了陵园,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清东陵和西陵。这里不仅埋葬这历代皇帝的尸骨,而且这些帝王的皇后已经嫔妃、公主等女性也都随葬于此。在当初选址的时候,古人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风水格局理念,将这块土地赋予了神圣的意义,营造出永恒不朽的意象。
其实对于古代历史稍微有点研究或者是了解的人都知道,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在追寻一种长生不老,能够永远延续自己富贵荣华的方法,从刚开始的炼制仙丹妙药以求长生不老,再到最后对于这种幻想破灭。这些帝王们已经对之前的这些方法可以说已经失去了希望,他们转而去建造富丽堂皇的陵寝,来安慰自己在死后仍能在地宫里享受九五至尊的皇权。当然了,这些也只不过是生前掌握国家大权的帝王们对自己去世之后情形的一种希冀罢了。
对于满清王朝最后的覆灭,也有人从帝王陵寝的风水格局上作出了不一样的解释。这些人认为从咸丰皇帝下葬的定陵开始,这些陵寝就开始偏离了原本正常的轨道。也不知道是当时工匠们的大意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从这个陵寝开始就开始向北发生了一点偏移,然后接下来的陵寝也都受到了影响,与正常的轨道偏离的越来越远。这也就造成了清朝的皇位难以继续延续,结合真实的历史看来,也确实从咸丰朝开始整个国家就开始走了下坡路,直至最后灭亡,好像也有那么一点道理。
清朝帝王的这两个帝陵从建制到主要建筑的造型基本上都是仿照明朝的样式建造的,都是将墓葬集中在最中心然后再统一安排总入口,只有一条路能够直接到达最中心的陵寝。而且在陵区中建造了不少的石像、碑刻、牌楼等建筑,和历代帝王以及他们的妃嫔们所对应,形成了一套相当严谨的制度规则。
在东陵里面的十五座陵寝都是按照“居中为尊”、“尊卑有别”的传统理念来设计排布的。处在最中心最高处的就是入关的第一位清帝顺治的孝陵,处于最中心的中轴线上,然后两侧再往下就是按照辈分往下排列。两侧的陵寝就这样形成了一个大的扇形,体现了家族的主从隶属关系,也表明了大清*基业千秋万代的美好愿景。
而西陵则又有些不同了,虽然也严格遵守了这种家族辈分的排列,但是又没有拘泥于这整个*。从布局上来看更加的合理化,而且形式更加多样化,内涵也变得丰富起来。这里总共有四座帝王的陵寝,在规模和建筑上都反应出了清王朝由盛转衰的整个过程,这其中的泰陵可以说是众多陵寝中的集大成者。
无论是它的规格建制还是陵寝建筑物的雕刻等方面都集中反应了清王朝鼎盛时期的那种恢弘气势,牌楼以及碑刻的精细程度以及各种楼阁建造的巧妙让我们现代的工匠都叹为观止。即使是现在机器工业时代,我们都很难再做出这类精美的艺术品。而我们再看崇陵的时候,它的规模就要小很多了,相比之下它的文物价值就要比其他陵寝小一些,但是毕竟是皇家的陵寝,在文物研究的价值上还是能发挥很大的作用的。
这个王朝的最后一代帝王的陵墓其实在二十世纪初就开始建造了,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局势早就已经是风起云涌,各地革命的浪潮一波更比一波高涨,积压在劳苦大众心中的愤怒攒到了最高点,纷纷响应革命人士的号召,投身到这个大浪潮里面去。最终这个历经二百多年的封建王朝还是避免不了被灭亡的宿命。紫禁城从此不再有它的神秘感,末代皇帝的陵寝建造工程也就此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