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禹是怎样称王建立夏朝的?夏禹生平事迹简介
夏禹称王
《孟子·万章上》载“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古本竹书纪年》载“禹居阳城”,《世本·居篇》载“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史记·夏本记》则说“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从有关文献看,夏禹与阳城、平阳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说苑》记载大禹“卑小宫室,损薄饮食,土阶三等,衣裳细布。”
涂山之会
夏建立后,大禹在阳城东南的涂山尽早召开诸侯大会,以检讨自己的过失,这次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到了正式大会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按着他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礼。
礼毕之后,夏禹大声向诸侯说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个骄字。先帝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
大家都明白禹受命于天,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诸侯看到大禹这种态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虑,史书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铸造九鼎
涂山大会之后,为表示敬意,各方诸侯常来阳城献金(即青铜),后来,九州所贡之铜年年增多,大禹想起从前黄帝轩辕氏功成铸鼎,为了纪念涂山大会,就准备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金,铸造成几个大鼎。
后九鼎(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铸成,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异兽,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大鼎,豫州即为*枢纽。
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夏禹逝世
禹在位的第十年东行,到了会稽去世(竹书纪年载为四十五年),皇甫谧认为禹享年一百岁左右,禹去世后,其子启继夏朝天子位。
总的来说,夏禹王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历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洪水,发展国家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夏禹王完成了国家的建立,用阶级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时代社会代替野蛮时代社会,推动中国帝王室历史沿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