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帝国的幕后大佬于谨 靠大智慧掌控帝国政局
宇文泰死后,对于谁当执政官,大佬们争论不休,于谨向宇文护下拜,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而于瑾之所以在当时做出那样超然的选择,主要原因恐怕是,于谨并不是六镇军人出身,更不是武川镇军人出身。在一个六镇军人为主体的、一个武川镇军人为核心的西魏帝国。凭于谨这种出身,本身就有着先天的不足,换而言之,他似乎没有取代宇文家族的客观条件。
在这种背景下,于谨自然容易保持超然。因为,反正他是没有机会当执政官的,也没有机会当皇帝的。在这种背景下,他选择了支持宇文家族。
但是,赵贵、独孤信没有这样超然了。
在那种复杂的政治格局,赵贵、独孤信虽然影响力巨大,却被很快排出局了。
此时的结局,显然对宇文家族非常有利。因为一个强势竞争者,被彻底的清出了局(赵贵一系);因为一个强势的竞争者,受到了削弱了(独孤信一系领衔人物被清出了局)。从前能与宇文泰平起平坐,且实力相当的代表人物,现在越来越少了。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宇文家族,后来可以真正掌控皇权的重要原因。
当然了,此时的结局,对于谨也非常有利。因为,宇文泰时代的*大佬,现在就剩下他与李弼两个人了。而且不久后,李弼也自然死亡了。
这意味着,于谨在北周帝国的地位更高了。
但是,在这种背景下,于谨依然无意争夺帝国最高权力。
因为前面的博弈结果已表明,此时的博弈格局,并不利于强者胜出,而是某些弱者稀里糊涂的一再捡便宜。宇文护的实力、影响力不够,却当了帝国执政官;宇文泰的儿子实力、影响力更弱了,却是当了皇帝。
从某种意义上,帝国各个大佬,都不希望一个强势的皇帝、执政官出现。在这种背景下,于谨就选择了充当幕后的庄家。换而言之,于谨并不奢求帝国执政、皇帝的位置,他只希望可以强有力的影响帝国。
于谨对帝国的影响,一直是巨大的。只是于谨选择了保守的方案,所以他尽量避免用扩张家族的方式维持权力(这样做,可以避免让其它各大家族产生无限的恐惧,从而引起难以避免的冲突),而是尽量以一个超然的、帝国仅存的大佬身份维持权力(这样做,可以避免其它军政大佬产生无限的恐惧,从而引起大家的集体反对)。
在于谨死前,北周帝国的真正幕后大老板就是于谨,宇文护只是一个推在台前的执行者。当然了,于谨维持自己幕后大佬板的代价,就是让自己家族永远与皇位无缘了。
如果于谨不断扩张自己的嫡系力量,他的实力也许会更大,但是这会让他处于权力纷争的风口浪尖上。如果出现这种结果,于谨就很难稳坐幕后大佬的位置了。因为,他很可能成为大家共同的敌人。到时于谨只能沿着不归路向上走了,而走下去的结果是什么?显然是谁也不敢多想的。
于谨可以这样超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有着真正的大智慧;另一个原因,恐怕也是因为他并不六镇军人出身,所以,他知道在六镇军人为主体的北周帝国,他如果一心向上爬,是注定不会有好结果的。
我为什么说,于谨活着的时候,北周帝国的幕后大佬是于谨呢?
因为于谨一直是和宇文泰平起平坐的大佬;而宇文护从前见到于谨,都得对于谨行拜见礼;当然了,宇文护的地位,也是于谨一手支持下形成的。
如果以此说于谨是幕后大佬,似乎证据还不足够。那我们从后来的事去看吧!
宇文家族篡位,无论从宇文家族的实力,还是宇文护的实力,都也找不到答案。而除掉赵贵,逼死独孤信,显然也绝不是宇文护可能做到的。虽然相关事件中,都也没有看到于谨的影子,只是提到宇文护,但是,如果抛开于谨的影响力,这一切就无法解释了。
而且后来,宇文护连杀宇文泰两个儿子(宇文觉、宇文毓),这更不是宇文护本身力量可以解释的。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于谨那种大佬在背后操纵。凭宇文护的实力,先杀赵贵、后来独孤信,再接连杀掉帝国两个皇帝。宇文护恐怕早死好几回了。因为,哪件事也绝不是他可以做到的。
于谨为什么要选择当幕后大佬呢?显然是因为,大家并不想看到一个强势的执政官出现,所以会有意无意的联合起来,阻止于谨接近那个位置。而于谨也不愿意拿全家人的脑袋赌明天。
事实上,北周帝国的长久稳定,就是因为有于谨这种超然的大佬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于谨与东晋时的王导比较相似,司马氏的皇权就是在王导的支持下建立起来,而且王导最初的实力,地位也比司马睿强多了。但王导却一直无法接近皇权,甚至有时还会处于皇权的压制之下。但是,王导一系在帝国的影响,却一直不可低估。于谨也是如此。
虽然于谨可以作另一种选择,那就是向皇位冲刺。但是,因为有实力的大佬太多了,而皇帝只有一个位置,皇族只有一家。竞争这个位置时,本身就是危机重重的。
更主要的是,在许多时候,皇位并不是单纯依靠实力角逐出来的。换而言之,许多时候成为皇帝的人,并不是最有实力的人,仅仅是因为他们在几个军政大佬的竞争中捡了便宜。最经典的,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满清顺治能当皇帝。而实力最大的两个人,豪格、多尔衮都也与皇位无缘。
从这层意义上,于谨的选择应该是最佳的选择。
于谨的选择,与东晋的王导,有着惊人相似的地方。那就是这两个人都是帝国最举足轻重的大佬,他们都是以温和、保守的形象出现。而且在最初,他们都有着比皇帝更强大的实力,而皇帝就是在他的一手运作下,才登上皇位了。
关键是,他们的结局,都是非常幸运的,他们一直在帝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受到帝国普遍的爱戴,他们子孙也拥有着长远的利益。
于谨只在在于文护当执政时,曾以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出现过,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史书上说得明明白白,于谨从前的地位一直在宇文护之上,而宇文护可以取得执政地位,就是因为有于谨支持。
但是后来,于谨的身影一直就若有若无了。
直到在一次礼节性的仪式中,我们再次看到于谨那种绝对尊荣的地位。
《资治通鉴》是这样记录这段历史的:北周国主(周武帝)登上台阶,站立在画有斧形的屏风前,面朝西。膳食官送上饭食,北周国主端着酱盘,跪着向于谨献食,又挽起袖子亲自为于谨割肉。于谨吃完饭,北周国主又跪着送上漱口的酒给他。膳食官撒去酒席后,北周国主面北站立,向于谨请教治国之道。
虽然这一切,只是礼仪性质的事。但是这种礼仪本身,就足以证明于谨在北周有着绝对尊荣的地位。因为翻开历史,在公开场合,曾让皇帝跪着献食、割肉、递漱口水的人,有几个?曾让皇帝站立在旁边,听他讲授治国之道(完全是空洞的、大而无用的道理)的人,又有几个?似乎一个也没有。
当年的王导,在东晋帝国,恐怕也没有混到这种地位。
从这段话描写,我们可以看出来,于谨在帝国的影响依然是绝不可低估的。
而《资治通鉴》还这样记述于谨一系在帝国的地位与影响:朝廷凡是有军国大事,大多由于谨决断。于谨也竭尽自己的才智能力,辅佐调和帝室。所以在功臣当中,特别受到委用信任,始终如一,人们也没有说闲话的。他常教训儿子们,一定要恬静谦退。加上他年寿很长,受到的礼遇隆重,他的子孙绵延,都官位显达,当时没有人能够和他相比。
这段话,更是明着说,于谨才是帝国真正的幕后大佬(“朝廷凡是有军国大事,大多由于谨决断”)。当然了,于谨成为幕后大佬的代价,就是他永远的远离了皇位。当然了,这才是于谨的大智慧。因为,皇权是天下利益汇集的中心,在豪门贵族并存的社会中,一个家族处于那种位置,通常并不是什么幸事。
赵贵、独孤信仅仅是试图窥视执政官的位置,很快就被清理出局了;宇文护当了十五年执政官,就被满门抄斩了;宇文泰的两个儿子,当了皇帝,结果都死于非命了;而且宇文泰死后仅仅26年,整个宇文家族就被杨坚灭了满门了。
在豪门贵族林立的时代,一个家族拥有了皇位、一个人当了皇帝,通常未必就是幸运的事。因为,许多时候你获取了皇位,就等于与魔鬼签订了协议。因为,皇位本身就是嗜血的,谁拥有它,常常就意味着自己一家将要骨肉相残、或是被人灭门了。
以周相、王导、于谨那样的人,恐怕就是有机会当一把手,他们也会选择拒绝的。其实,在许多时候,周相都有机会争夺一把手位置的,但是,周相从来也没有试图这样做过。
王导、于谨也是如此的。因为,他们都希望可以找到万全之策;而且,从某种意义上,他们是成功的。
所以,周相生前是时代最主要的权力者,死后拥有近乎完美的盖棺定论。近几年非议周相的人很多,但是,那是因为他们都认为周相是一个官僚,换而言之,认为周相是依附太祖才拥有权力的。但其实,周相绝对是标准的大哥类型人物,有一大批追随者,他的权力并不是来自上级,所以谁当老大,都得尊重周相的权力。
所以,王导死后多年,于谨死后多年,他们的家族尊荣一直保持。就是司马家族被*殆尽后,就是宇文家族被*殆尽后,他们的子孙依然拥有着尊荣的地位。
如果王导、于谨也争夺一把手,也许在争夺的过程中,就领着全家上断头台了;就算成功了,这种尊敬也未必能保持多久。因为,翻开当时的历史,爬上皇位的家族,大都是以骨肉相残,满门抄斩为结束的。
从某种意义上,这才是他们的大智慧。而且,他们所处的时代政局稳定,就是因为他们这种太极高手;所以许多矛盾,都有机会得到缓和与化解。我们无法想象没有王导的东晋,也很难想象没有于谨的北周,同样也无法想象没有周相的我朝。虽然离了谁,地球也照样转,但是如果没有他们,结果应该只会变得更糟,而不会变得更好。因为大家都有魄力,那就意味大家都当仁不让,都玩命向前冲,局势只会更加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