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眼花翎不是乱给的乾隆在位只给过一对父子

不容否认,同样是改编自二月河的历史小说,电视剧《乾隆王朝》较之于《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语言要严谨得多,且很具文学性。但,瑜上有瑕,开场第一集就以虚构忘了常识。剧中乾隆,叫大起儿,大大嘉奖连年治旱有功的甘肃巡抚王亶望,以巡抚署理陕甘总督,赏三眼花翎。王亶望以巡抚代两省总督,位列封疆。这还没什么。特别的是,乾隆帝给了王亶望一个“三眼花翎”的奖励!

我们通常在清宫戏中,常见官员官帽上,拖着一根孔雀翎。这就是所谓的花翎。

而“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状的圆,一个圆圈就算做一眼。清代勋贵官员戴花翎,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贵。

清初,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的,为皇室成员中的贝子和固伦额附,像镇国公或辅国公、和硕额,附一般只能享戴二眼花翎。

花翎象征高贵,故在清朝是官员的一种政治追求。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平台有大功,被封靖海侯,然其力辞爵位,恳求照前此在内大臣之列赐戴花翎,康熙特旨许之。

《清史稿·施琅传》还特地记载:“疏至,正中秋,上赋诗旌琅功,复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世袭罔替,赐御用袍及诸服物。琅疏辞侯封,乞得如内大臣例赐花翎,部议谓非例,上命毋辞,并如其请赐花翎。”

至乾隆时,皇帝下明诏,花翎不但皇家亲贵可戴,如有显赫军功者也可戴。但,皇帝赐给臣下的三眼花翎是非常吝啬的!乾隆至清末被赐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终乾隆一朝,被赏戴三眼花翎者,只有傅恒、福康安父子。而在事实上,只有福安康真正顶戴过三眼孔雀翎。傅恒受此殊荣,确实不假,却被他辞掉了。

傅恒的姐姐富察氏是乾隆最爱的原配孝贤纯皇后,同时,他是姐夫乾隆帝的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授一等忠勇公,赐宝石顶、四团龙补服。

乾隆平定金川、平准噶尔、征战缅甸,都是傅恒为统帅。故,乾隆在他已被授一等公后,还要再次封公,格外恩宠。乾隆二十年,乾隆帝将百名功臣画像陈列于紫光阁,傅恒荣居首位。

乾隆三十年,缅甸军队多次侵扰西南边陲云南。刘藻、杨应琚、明瑞前后三任云贵总督,因征缅战争先后自杀。朝廷内部人心惶惶。

傅恒再次临危受命,给姐夫乾隆帝经略云南军务,指挥清缅战争。

乾隆三十四年七月,傅恒祭纛誓师,兵发腾越,对缅发动突袭,初战告捷。乾隆龙心大悦,赐御诗二章,被加赏三眼花翎。

《清史稿·傅恒传》记载:“上赉三眼孔雀翎,傅恒疏辞。”

此战,缅军据险顽抗,加之湿度较大,水土恶劣,清军将士纷纷染上瘴疠,三万余人伤亡过半。主帅傅恒,也未能幸免,染上恶疾,腹泻一天比一天厉害,以致一病不起。乾隆帝获悉大惊,颁谕令傅恒立即班师回京。此时,缅王和缅帅也怯于清朝军威,主动乞和罢兵。

客观原因致使征战失利,傅恒主动为乾隆宣战担责,疏请从重治罪。

《清史稿·傅恒传》记载:“会缅甸酋懵驳遣头人诺尔塔赍蒲叶书乞罢兵,傅恒奏入,上许其行成。傅恒附疏言:‘用兵之始,众以为难。臣执意请行,负委任,请从重治罪。’上手诏谓:‘用兵非得已,如以为非是,朕当首任其过。皇祖时,吴三桂请撤藩,谘于群臣,议撤者惟米思翰、明珠数人。及三桂反,众请诛议撤诸臣,皇祖深辟其非。朕仰绍祖训,傅恒此事,可援以相比。傅恒收猛拱,当赐三眼孔雀翎,疏辞,俟功成拜赐。今既未克贼巢,当缴进赐翎,以称其请罪之意。’”

乾隆帝撤回对傅恒以三眼花翎的封赏,作为傅恒对缅一战的失利的惩罚。

傅恒原说克敌制胜后受奖,而今作战失败撤退,就不好再要了。所以说,他被奖励的机会但没抓住,即:他没有真正顶戴过三眼花翎。

《清史列传》对此事也有说明:“前于傅恒收服猛拱时,曾赐三眼孔雀翎,以示褒宠,傅恒恳俟成功后再用。今既未经攻克贼巢,前所赐翎即著缴回,任用伊原戴之翎。”

两个月后,傅恒病情恶化病逝,未满五十岁。盖棺定论,乾隆帝对傅恒一生予以充分肯定,亲登其府在灵前祭酒,并谕示丧礼按宗室镇国公规格办理,赐谥文忠。嘉庆元年,以其子福康安平苗之功,推恩赠郡王衔,并配享太庙。这也该是乾隆下旨给的,最起码需要他点头。

福康安为傅恒第三子,有传言为乾隆的私生子。那应该是因为乾隆对这个内侄,过于宠爱,而被人将其风流扩大化。若真有其事,他还敢将兵权先后交给傅恒和福康安。傅恒死后,福康安崭露头角,在平定大小金川战役中克敌制胜,因其军功,受到乾隆的宠信和重用,不断加官晋爵,成为声名显赫的朝廷名将、重臣。福康安28岁受封太子太保,二年后擢兵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晋嘉勇侯,33岁时因征廓尔喀之役获胜而被实授武英殿大学士,加封忠锐嘉勇公,赐红宝石帽顶、四团龙补服。乾隆五十七年,朝廷再次图形功臣于紫光阁,大学士阿桂让福康安居首。

乾隆六十年,乾隆帝破格封福康安为贝子,他是第一个宗室之外,活着被封为如此显爵的人。而其受赏三眼花翎,也是在这一年。《清史稿·福康安传》记载:“六十年,贵州苗石柳邓,湖南苗吴半生、石三保等为乱,命福康安讨之。柳邓围正大营、嗅脑营、松桃三城,福康安师至,力战,次第解三城围,赐三眼花翎。”

嘉庆元年,福康安病死军中,被已为太上皇却是实际最高*的乾隆,追封为嘉勇郡王,配享太庙,并建立专祠以致祭。

在福康安生前,乾隆帝便有意封其为王。《清史稿·福康安传》记载:乾隆曾手诏:“福康安能克阳布,俘拉特纳巴都尔、巴都尔萨,当酬以王爵。今以受降班师,不克副初原。然福康安孝贤皇后侄,大学士傅恒子,进封为王,天下或议朕厚于后族,富察氏亦虑过盛无益。今如此蕆事,较荡平廓尔喀倍为欣慰。”

但是,嘉庆帝对福康安不感冒,甚至反感,真正亲政后,几多次追加谴责他在军中挥霍无度,将其子由世袭贝勒降为贝子。

《清史稿·福康安传》说:“福康安受高宗殊宠,师有功。在军中习奢侈,犒军金币辄巨万,治饷吏承意指,糜滥滋甚。仁宗既亲政,屡下诏戒诸将帅毋滥赏,必斥福康安。德麟迎丧归,将吏具赙四万有奇,责令输八万。德麟旋坐雩坛视牲误班,降贝子。”

和琳获赏三眼花翎,虽也是其岳父乾隆所为,但是嘉庆元年六月通过新君的命令给的。

所以说,乾隆帝在位时,三眼花翎只给过傅恒、福康安二人。这一对父子,也是因为特大军功受赏,也是有清一代非皇家宗亲而被都被追封郡王的特例。

王亶望仅因所谓三年干旱而能自救,便被赏三眼花翎,明显是编剧不谙历史常识所为。即便是王亶望受封,因冒赈案发被杀,封赏褫夺,曾经的惊世殊荣也会载于史册。

就如和琳在其兄和珅倒台后,被嘉庆帝追责,下令撤出太庙,毁专祠,夺其子所袭公爵,《清史稿》《清史列传》都没隐没他那顶三眼花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