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消失的古国回纥 回纥的名称与起源
一、回纥的名称与起源
回纥一词为*这一名称的古译。在传世的古突厥文碑铭,如回纥《磨延啜碑》(《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 碑》)中,作*(音),一般认为其意为“联合”。汉文译名最早见于《魏书·太祖本纪》登国五年(390)春三月的记载,作“袁纥”。《隋书·北 狄·铁勒传》作“韦纥”。唐代称“回纥”,《旧唐书》作迴纥。788年(贞元四年)冬十月,回纥合骨咄禄可汗上表文给唐朝,请改回纥为回鹘。“义取迴旋轻 捷如鹘也”。《新唐书·回鹘传》说:“袁纥者,亦曰乌护,曰乌纥,至隋曰韦纥。”乌护、乌纥也是回纥一名的同名异译。据《北史·铁勒传》记载:乌护为“伊 吾(今**自治区哈密市)以西,焉耆(今*焉耆回族自治县)之北,傍白山(今天山山脉)”的铁勒诸部之一。
袁纥(回纥)是南 北朝时高车六部之一。据《魏书》记载:“高车,盖古赤狄之余种也,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可见回纥的起源可以追溯至纪元前的赤 狄、丁零。秦汉时代丁零主要分布在今贝加尔湖一带。后来一部分丁零人南迁。留在漠北的大部分丁零,《晋书》称之为敕勒。《魏书》作勑(同敕)勒,《隋书》 作铁勒。由于铁勒“俗多乘高轮车”所以被人们称为“高车”部。隋代,回纥(韦纥)作为铁勒的一支,与仆骨、同罗、拔也古、覆罗等部相邻,分布在独洛河(今 蒙古国土拉河)北。归附于东突厥。乌护则属于西突厥。
回纥民间传说,其祖先五人出生于秃忽剌河(土拉河)和薛灵哥河(今蒙古国色楞格河)之间一棵大树的瘿(囊状赘生物)中。今土拉河流入鄂尔浑河,该河又流入色愣格河,鄂尔浑河位于另两条河流之间。这一传说表明回纥的起源之地为鄂尔浑河流域。
二、回纥部的构成
据《旧唐书·迴纥传》记载:回纥本身原由九个氏族组成。第一个是药罗葛,这是世袭回纥可汗家族的姓氏。二是胡咄葛。三是咄罗勿。四是貊歌息讫。五是阿勿 嘀。六是葛萨。七是斛嗢素。八是药勿葛。九是奚耶勿。学者称之为内九族。 据《磨延啜碑》记载:回纥由十姓回纥与九姓乌古斯两个部分结合而成。九姓乌古斯或译九姓乌护,乌护即回纥。回纥民间传说: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流域的山 区中,“有一处地方有十条河,另一处地方有九条河。在古代,畏兀儿(回纥)诸部的驻地就在这些河流沿岸、山里和平原上。沿着十条河流居住的称为温(十)畏 兀儿,而住在九河地区的称为脱忽思(九)畏兀儿”。
《唐会要》记载有以回纥为首的“九姓”部落联盟,即回纥、仆固、浑、拔曳固、同罗、思结、契苾、阿布思、骨仑屋骨,并说明前七个“姓部”在唐初即见于史传,后面两个“姓”大概在天宝(742—755)以后才和前七“姓”并列。
在回纥兴起以前,铁勒诸部统称“九姓铁勒”。但铁勒并不仅仅包括9个“姓”(部落),《隋书·铁勒传》中即有铁勒诸部的名称40个,其中在今土拉河北有 10个,天山一带有9个,阿尔泰山西南有4个。“九”是突厥、铁勒的吉祥之数,并代表“整数”,含有“许多”的意思。“九姓”实际上和“诸姓”的含意差不 多。回纥兴起以后,成为漠北铁勒诸部的总代表,于是人们使用“九姓回纥”一名替代“九姓铁勒”。
三、回纥的立国
隋 代,回纥分布在铁勒薛延陀部的北面,娑陵水(今蒙古国色楞格河)流域,有10万人口,过游牧生活。群众推举时健俟斤为首领。时健的儿子菩萨智勇双全,作战 时身先士卒,所向披靡。时健死后,部众拥护菩萨继其父位。他的母亲乌罗浑主持裁决争端,处事严明公正,使部内秩序井然。回纥从此兴旺起来。
627年(贞观元年),回纥、薛延陀、拔野古等部叛离东突厥。颉利可汗派侄儿欲谷设率领10万骑兵讨伐之。回纥酋长菩萨指挥5000骑兵大破突厥军于马 鬣山。欲谷设逃走。菩萨追至天山,俘虏了许多突厥部众。回纥声威大振。菩萨以“活颉利发”为称号,在独乐水(今蒙古国土拉河)上建立牙帐。
629年(贞观三年),菩萨遣使向唐朝贡献方物。东突厥亡后,回纥与薛延陀两部称雄漠北。菩萨死后,胡禄俟利发吐迷度继任回纥酋 长。当时,薛延陀多弥可汗无道,国人不附。646年(贞观二十年)夏六月,吐迷度联合仆骨、同罗等部进攻薛延陀。唐朝发兵与相配合。回纥攻杀多弥可汗。薛 延陀汗国亡。
唐朝遣使招谕九姓铁勒诸部。秋八月间,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契苾、跌结、浑、斛薛等铁勒十一姓各遣使向唐朝贡。九 月,唐太宗亲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招抚铁勒诸部。各部俟斤派到灵州的使者多达数千人。冬十二月,回纥俟利发吐迷度等铁勒12部首领 至唐京朝觐。
第二年(647年)正月,唐朝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隶属于燕然都护府,任命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瀚海都督。这时吐迷度已私称可汗。
648年(贞观二十二年)吐迷度之侄乌纥与其连襟俱陆莫贺达官俱罗勃谋杀吐迷度。燕然副都护元礼臣擒斩乌纥。俱罗勃被送往内地软禁。唐太宗派兵部尚书崔 敦礼持节前往慰抚回纥。封赠吐迷度左卫大将军。提拔其子婆闰为左骁卫大将军,继其父职。当651年(永徽二年)瑶池都督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唐时,婆闰率领 5万骑兵,协助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等打败贺鲁,收复北庭(治所在今*吉木萨尔北破城子)。655年(永徽六年)婆闰从征高丽有功。
657年(显庆二年),婆闰随燕然都护任雅相等讨平贺鲁,以功升任右卫大将军。(661年)龙朔元年,婆闰去世。婆闰之侄比粟毒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