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灭西突厥之战经过 唐军是如何攻灭西突厥的

唐灭西突厥之战

开战

显庆二年闰正月二十一,唐以右屯卫将军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率燕然都护任雅相、侧都护萧嗣业、瀚海都督回纥婆闰,发唐兵及回纥骑兵万余人,从北道进击沙钵罗;又遣原西突厥酋长、右卫大将军阿史那弥射及左屯卫大将军那史阿步真为流沙道安抚大使,自南道招集西突厥旧部,以为策应。

十二月初一,苏定方率军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北,首先击破处木昆部,其俟斤嫩独禄等率万余帐来降,苏定方善抚之,发其千余骑兵同击沙钵罗。唐高宗采纳右领军郎将薛仁贵的建议,令唐军将所得贺鲁俘获的泥孰部家属全部送还,并厚加赏赐,从而争取了泥孰部共击沙钵罗。苏定方军至曳咥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西,沙钵罗率其十姓兵10万人迎战。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苏定方令步兵持矛环据南原,自率骑兵列阵于北原。沙钵罗军三冲南原未逞,苏定方率骑兵乘势从敌侧后反击,大败沙钵罗军,追击30里,斩获数万人,杀其大首领都搭达干等200人。

次日

唐军继续进击,扩大战果,胡禄福等五努失毕举部归降,沙钵罗仅率数百骑西遁。五咄陆部落闻沙钵罗兵败,也归降了阿史那步真率领的南路唐军。苏定方令萧嗣业与婆闰率骑兵为前军向邪罗斯川(今伊犁河西)方向追击,自与任雅相率新附部众继后。

当时正是风雪弥漫,地上积雪达2尺多厚。许多将士请示俟雪霁再行。但苏定方指出,绝不能给敌以喘息之机,沙钵罗以为雪深,必存侥幸心理,急追之必可大获全胜,遂鼓舞士众,继续踏雪追击,昼夜兼程,进至双河,与南路弥射、步真部会师。又长驱200余里,直抵金牙山(今乌兹别克*塔什干东北)沙钵罗牙帐,乘其将去打猎、毫无戒备之际,突然发起攻击,斩获数万人。

沙钵罗与其子咥远、婿阎啜等逃往石城(今乌兹别克*塔什干一带)。苏定方遂息兵,令西突厥诸部各归所居,修复道路,设置驿站,划定区域,恢复生产。并将沙钵罗掳掠的财物、牲畜等各归原主,西突厥十姓安居如故。又命萧嗣业率兵继续追歼沙钵罗,自引军班师。

不久,石国人诱擒沙钵罗,送交萧嗣业,西突厥遂亡。十二月,唐于其地置昆陵、濛池二都护府,分统其十姓各部。至此,唐统一了西突厥全境。

身为男人,又穿越到秦朝,怎么能不从军,战场上一显身手?带着这样的想法,你成为了虎狼秦军中的一员,与“同袍”们高唱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赶赴军营。秦军编制以“什伍制”为基础:五人一“伍”,两“伍”一“什”,五“什”一“屯”……各设伍长、什长、屯长等,直至一万人组成一个基本战斗单元,由一将统领。连坐制自然更被贯彻到了军中,你们每个人都要签保证书:如果伍内有一个人触犯禁令,其他四人必须揭发,否则全体都要受罚。

你在军中认识了两位同袍,他们是兄弟,哥哥叫黑夫,弟弟叫惊,两人都在因没有夏天的衣服发愁,于是各给家中写了一封信,希望母亲把夏天穿的衣服寄来,越快越好;如果家乡的布贵的话,就多寄些钱,他自己买布做夏衣。这两封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家信或许表明,秦军的军服是自己筹备的。

在当了一年预备役,也就是更卒之后,你成为了正规军——戍卒,终于迎来了浴血厮杀。你也许习惯了电视上常见的那种战争场面:武将骑着马、挥舞着兵器单挑,士兵们杂乱无章地蜂拥前冲,千万不要试图效法,否则等待你的必定是第一时间就慷慨捐躯。

古代战争其实更像是大规模的团体操表演:将军们并不亲自上阵,而是站在高处以便看清战局,用不同颜色的旗帜、不同声响和频率的金鼓发出号令,譬如《墨子》就记载了不同旗帜的含义:需要调集敢死队时就打出苍鹰旗,需要精锐部队就要挂出虎旗,请求多余士兵支援时挂双兔旗,等等。

你们则事先在训练中熟记这些信号,到时候根据指令排列成不同的战斗队形:常规阵形的方阵,用于防御的圆阵,用于进攻的锥形阵等,紧密有序地与战车、骑兵等各兵种协同作战。

战斗胜利了,你和同袍们将斩获的敌军人头血淋淋地排列在空地上,军吏们捏着鼻子赶着苍蝇逐一进行鉴定,评比结束后你换回了“公士”的爵位。商鞅变法时推出了军功爵制,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军衔制,它分为从“公士”到“彻侯”的二十级,级别越高,地位和待遇就越高,有爵位的人有更多机会当官、为吏;一旦犯法,爵位还可以用来赎罪和减刑,就连不同爵位的伙食都不一样;即使你战死沙场,爵位以及与爵位挂钩的各种待遇,也可以由家人继承。

也正因此,斩首换爵的渴望深深渗入了每一个秦军士卒的血液,它也成为激励秦军士气的最有效手段。有纵横家描述,战场上的秦人不穿铠甲,左手提着人头、右手夹着俘虏,疯狂追逐着丢盔弃甲的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