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丧葬文化 瑶族古老的“洞葬”是什么样的

瑶麓死了人,丧家要举行“砍牛”祭祀活动。这是堪与西班牙斗牛相媲美的壮举。丧家的女婿在围观众人的呐喊喝彩声中与牛搏斗,当众杀死牺牲品。这是十分热闹而壮观的场面。瑶族人认为,老人死后丧葬场面越热闹越好,这样死者的亡灵才会高高兴兴地走向另一个世界。

砍牛以后,小伙子抬着柩棺在砍牛场上开始兜圈子。他们各自紧拉住棺箍,一边转圈子,一边暗暗用力拉扯,都想把抬另一头的人整倒在地。围观的众人在旁边为双方呐喊助威,鼓掌叫好。终于有一头的人因力气不支而致棺材倒地,砍牛场上便爆发哄堂大笑。这时祭师便看棺材脚部(小的那一头)倒地的方向,如果朝着“死人洞”,便可抬棺上山进洞,否则,还要重新抬起棺材继续兜圈子,直至棺材落地方向正确,才停止转圈子。

这时,出丧便正式开始了。人们嬉闹意犹未尽,依旧抬着棺材一路趔趔趄趄转圈走。一路上,棺材不断跃落地上,人们高兴得开怀大笑。最后大家都力尽兴尽,才抬棺材进洞。

这一带属喀斯特地貌,溶洞多。瑶麓的“死人洞”便是岩溶洞。寨子里按姓氏划分葬洞,一个姓氏一个死人洞。棺材抬进洞后堆积在一起,每个“死人洞”总有几百具棺材,重重叠叠,阴森怖人。

棺材抬进洞安放好以后,送葬的人群把扛来的花旗、彩伞砸烂,意思是从此寨里再也不会死人,不必再用这些“晦气”的祭品了。丧家随即将带来的糯米饭和酒肉分给送葬的人吃。吃肉不准用筷子,只可用手抓,而且要全部吃完。

从抬棺进洞安葬起七天内,寨里人不准上山砍柴割草。实在无柴草要断炊了,也必须在寨口将柴草用烟火薰过,除去“晦气”,方能挑进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