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私塾为何不收女学生
公元十六世纪的末期,鼎鼎有名的文化名人,*教授李贽,在湖北麻城龙潭湖芝佛院讲学。他重视商业,主张发展商业,反对以孔子的观点为唯一的是非标准,反对歧视女性,在文学上主张真情,反对矫揉造作。下面就和360常识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从那个时代的意识来看,李教授是个说话很出格,而且行事也很出格的人,居然在自己的学院里收女学生,有名有姓的有梅澹然,女尼自信、明因和善因等。不仅让她们来听讲座,而且还跟她们书信往来切磋学术。
这在歧视妇女的封建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封建卫道士们痛心疾首,攻击他有作风问题:“宣淫败俗”,又侮辱他女学生的智商:“妇女见短,不堪学道。”
在信的开头,李老师承认了封建社会的女士们确实有空间上的劣势,常言道:女主内,男主外。李老师说: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女同胞们几千年来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家里宅着,“夫妇人不出阃(kun)域,”那个时代的花木兰毕竟是少数,而男同胞们拿着弓箭征战四方(其实也未必个个拿刀动枪的在外面混,只是打个比方而已)。从这个角度而言,女士们看见的空间确实要比爷们狭窄,这个不用说。
然而,李贽老师笔锋一转,开始厘清:生活空间狭窄不等于见识短。李老师说,所谓见识短,不是说宅在家里,只看见家里和院子里的东西,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所谓有远见,也不是说你跑得远,见得多。
演绎一下李贽先生的话,就是说:成天宅在家里不等于你没见识,成天在外面跑不等于你有见识。见识长短和你接触的活动空间没有太多的必然联系。
接下里,就澄清什么是短见和远见。在排除了用物理空间鉴定见识长短的可能性之后,李贽认为,要以时间和取向来衡量见识长短。见识短的人,眼光只能覆盖百年之内,或者只覆盖到自己的子孙,甚至只能覆盖到自身,“短见者只见得百年之内,或近而子孙,又近而一身而已”。
有远见的人,则能超出自身局限,甚至摆脱生死利害的限制,不仅如此,有远见的人的眼光又是可以细分的,能照顾到事务的方方面面,甚至最细微的方面,“极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算数譬喻之域是已。”
这话虽然夸张,但总体意思还是对的。其实按照现代的观点,就是说人既有宏观眼光,又有微观眼光。
从取向而言,见识短的人喜欢听“街谈巷议,市井小儿之语”,有见识的人却不屑理会那些东家长西家短,带有明显情绪化的内容,“不惑于流俗憎爱之口也”。
男子未必见识远
李贽教授进一步厘清:人有男女之分,但见识长短没有男女之分,“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见识有长短之分,但是如果要贴上性别标签,说男子的见识就一定远,女子的见识一定短,那就更加荒谬了。
李教授进一步嘲讽说,现在有的女子,虽然在性别上受歧视,但是她们的见识足以让当今的男子“羞愧流汗,不敢出声”,这样的女子是当年孔子周游天下,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人才。以此来看待大明王朝的女士们,岂不是很冤枉呢。
其实冤枉不冤枉,跟女士们本身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害臊的,出丑的应该是这些有偏见的大老爷们。“冤不冤与此人何与,但恐旁观者丑耳”。
李贽教授的意思就是,不管你歧视不歧视,女士们高超的智慧和眼光就摆在那里,不会因为你们的歧视而少半分。